韓信這個人很有本事,曾經攻無不取,戰(zhàn)無不勝。當時諸侯唯霸王之命是從,自從劉邦有了韓信,再也不把眾諸侯放到眼里。最后終于逼得楚霸王烏江自刎,不過項羽死后沒有多久,劉邦的夫人呂后也定計把韓信給殺了。
那么劉邦為什么容不下韓信:
其一,韓信不是自己的窮哥們。劉邦任用朋友,大多是自己的老上司老同事老部下。比如蕭何,那是自己的上司,劉邦做泗水亭長的時候,蕭何就是縣城里的秘書。當時劉邦家里窮,蕭何幫他不少忙。至于曹參夏侯嬰諸人都是劉邦的好朋友,和劉邦關系甚厚。
其二,韓信有時太急功近利。韓信這個人有能力,也有本事,可惜有時自己很沖動,因為想急于立名,居然逼著劉邦封自己做齊王。劉邦當時就很惱火,要不是謀士張良的及時提醒,當時就要辦韓信這小子。劉邦就說:現在你沒辦法,韓信太牛,這小子勢力大,別說他想干假的齊王,就是做真齊王,你要有什么辦法?不如順個人情,讓他干個王爺,等收拾完項羽,再找他算賬。果然劉邦封韓信做了齊王,不過從此韓信就成了劉邦的心腹大患。
其三,韓信功高無法獎賞。正如蒯通有言: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臣請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xiāng)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是呀,漢家天下都是你韓信打下的,萬一你有擁兵自重之心,讓劉邦夫婦如何安枕?
其四,韓信自己不檢點。越是城府極深的人,越很低調。曹操想殺劉備,就觀察劉備有沒有過激的言行。劉備像個孫子,每天就去澆花種菜。讓關羽張飛看的不耐煩,認為自己哥哥玩物喪志。后來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嚇得劉備筷子都掉在地上,劉備借口雷聲太大,想瞞哄過去,結果果然騙住了曹操。而韓信則不然,還是大大咧咧的,甚至嘲笑了樊噲。
可見,劉邦容不下韓信,劉邦有原因,韓信也有自身無法調和的問題,跟領導在一起,自己不小心翼翼,處處出差錯,如何不成為別人的階下囚,大軍事家韓信沒有思索,結果身首異處,后果是很嚴重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