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采用即有稿酬:《閱讀悅讀》作者獎勵標(biāo)準(zhǔn)(2018第四版)和征稿選題
文/韓雪麗
【作者簡介】韓雪麗,石家莊人,熱愛詩歌,有作品發(fā)表在《寫乎》《現(xiàn)代詩歌》《詩歌網(wǎng)》《長江詩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黛玉不能缺少的是什么,是手帕,她是還淚來的,自然離不得手帕。
書中提到過幾次黛玉用手帕擦淚的場景,和寶玉因張道士提親鬧意見那一回,寶玉來賠禮,黛玉就是哭著,后來寶玉哭了,用衣服擦眼淚,黛玉看見了,忙把自己的手帕給了寶玉,那帕子上有過黛玉的眼淚,如今有了寶玉的眼淚,也是淚與淚的相知。
還有題帕三絕這一場,晴雯來送帕子的時候,丫環(huán)春纖就正在晾帕子,那必是黛玉哭得多了,所以丫環(huán),洗得勤了。
晴雯不懂寶玉送什么舊帕子給黛玉,會讓黛玉以為打趣她,可是寶玉說,沒事,她明白。寶玉是如此的肯定,黛玉懂舊帕含義。黛玉果然想了一想,馬上明白了。
然后,黛玉題帕三絕,表達(dá)了真實的情感,其實雙玉都是封建禮教教育出來的,這種表白與互知,也是危險的。承認(rèn)私相授受,也是要承擔(dān)心理的壓力。他們本身并不是叛逆的,都是賈府長大的孩子,只是因了愛情,天生一段癡心,這才有了題帕三絕,心意互知,情緣互認(rèn)。
在寶黛愛情的見證和信物上,就是手帕。
這手帕和小紅和賈蕓之間的傳遞還不同,雙玉是心心相映,彼此互知,是心靈的感受,小紅和賈蕓之間,有更多的戲劇性偶然性。
這手帕黛玉一直留著,成了她心事的見證。
高公的續(xù)書里,金玉良緣成親時,黛玉燒了手帕,不讓它留下來,她要走了,要帶走這愛情的見證,這手帕是她的心意與靈魂。
世間最真的是眼淚,而見證眼淚的是手帕,所以黛玉的手帕,是她愛情的見證。
春光明媚時,黛玉走向怡紅院,手中一方帕子,不離不棄,那時的黛玉,還有著美好的夢。手帕是她的貼身物品。
想像黛玉手帕的顏色,必然是素色的,才合了眼淚的晶瑩。有藕合色,有米色,有白色,有秋香色,還有雨過天晴色。
它們就這樣陪著黛玉,有時歡喜,有時憂傷,有時用手帕捂了臉,有時用它擦了眼淚,有時為寶玉擦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