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魏征是朝廷的肱骨之臣,給李世民提出過不少中肯的建議,被李世民認作標準的諫臣,做出過不小的貢獻。魏征死的也很風光,魏征病死時李世民感慨到自己失去了一個一面可以正自身言行舉止的鏡子。
但就是在魏征去世以后,李世民的態(tài)度卻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變,甚至是親自砸了魏征的墓碑。
大圖模式 魏征者,原本是大唐太子李建成的一個重要謀臣,但在李建成兵敗之后,魏征也落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對魏征,非但沒有對其趕盡殺絕,反而是非常佩服魏征敢于直言進諫的勇氣,讓其成為了自己手下一名專門負責諫言的謀臣。
曾經(jīng)的李世民,視魏征為其手下最為難得的進言之才,但是自從魏征病逝,李世民卻是慢慢的開始懷疑魏征有結(jié)黨營私,肆意謀反的心思。
大圖模式 這時候的魏征已經(jīng)去世了,為何李世民卻會有如此的顧慮呢?
魏征在任時,曾經(jīng)推舉過兩個人,杜正倫與侯君集,杜正倫其人因罪被捕,而侯君集更是因為參與謀反而被斬首。
本身魏征的一切都像是白的一樣,是一個為了大唐江山敢于直言的諫臣,但經(jīng)過了這件事情,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征早已包藏禍心,畢竟侯君集與杜正倫兩個人都是魏征舉薦上來的,還都出了問題,如果要找責任,必定要從魏征身上找了。
李世民之所以在魏征死后,還要做出這種毀人墳墓的惡事,也是因為如此原因,若不是魏征推舉的兩個人犯了龍顏,魏征也不會因此在死后還被李世民追究責任。
大圖模式 魏征之人,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忠臣,但如果真的簡單認為魏征就是個如何清白的忠臣,卻是有些片面了,忠臣與否,并不簡單取決于此人留給后世的名聲,岳飛精忠報國,然而歷史上的岳飛卻不真的完全是個精忠報國的名將,相反的,秦檜也不是個完全的奸臣,更多的時候,秦檜只是負責背鍋的,歷史上如此的現(xiàn)象實在是太多了。
大圖模式 李世民曾經(jīng)聽說過關(guān)于魏征的這樣一件事情,魏征曾經(jīng)找過史官,將自己呈遞給李世民的信件交于他看,這樣做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沽名釣譽,而李世民也是在聽了這件事時候,憤怒至極兩魏征的墓碑都給砸了。
魏征雖然生前是李世民極為重視的大臣,但他是死后,卻成為了李世民極為唾棄之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