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對蘇軾的這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非常熟悉,但他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也不是最后一個。幾乎每個朝代都有不少詩人寫過,而且每個朝代都有代表作。
“逆旅”,就是旅店、旅館。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人生的就是一個旅店,我也就是暫住在里面的旅客而已。注意哦,不是常駐客、不是店家,而是行人。那也就是住住就走的意思。不管是歡愉的時光還是悲傷的事情,你想想,都是發(fā)生在一個不屬于你的旅館當(dāng)中的那么短暫的事情,還有什么值得我們過多在意呢。
大圖模式 先提出這個人生過客概念的應(yīng)該是在漢代《古詩十九首》當(dāng)中的這首《青青陵上柏》
漢代: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
大圖模式 山上的柏樹萬古長青,溪流當(dāng)中的石頭,千秋不滅。而生于天地間的人,卻匆忙的像一個遠(yuǎn)行的客人。我能有一點酒喝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雖然可能酒不好。雖然馬也不是什么優(yōu)良品種,但能夠給我駕著車,讓我在宛洛之間自由地來回。
洛陽城里何其熱鬧,達(dá)官貴人們在相互走動,就連大街旁邊的小巷里,很多都是大官們的住宅。洛陽城里南北兩宮遙遙相對,就連望樓都有一百多尺高。他們在奢華的酒宴上盡情享樂,可為什么,他們卻愁容滿面呢?
大圖模式 是啊,為什么有的人擁有的權(quán)勢擁有了我們常人無法企及的財富,卻還是不高興?恐怕就是因為他們不懂“人生如寄”吧。
魏晉: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其馳。
大圖模式 這首詩里說:我們上山去摘野菜,黃昏的時候已經(jīng)很餓了。而且身處溪谷當(dāng)中,風(fēng)很大,霜和露水把衣服都打濕了。還有一群群的野雞在林間叫著,猿猴相互追逐著。在這樣的曠野當(dāng)中,我想起我的故鄉(xiāng),心情異常的煩悶啊。
因為高山所以有山崖,因為有樹木所以有樹枝,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我的憂愁從哪里來,我卻不知道。人生不過是暫時寄居于這個世界,所以,為什么要那么多憂愁?。〗裉炀退阄也豢鞓?,時間還是一刻不停地往前飛奔。就像那湯湯的流水當(dāng)中的一艘小船,隨著波浪走走停停,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不由自主。還是騎上我的駿馬,披上我的大衣,飛奔著忘記這些煩惱吧。
大圖模式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煩惱,帝王將相有帝王將相的煩惱。吟風(fēng)頌月的詩人們,他們的煩惱更是車載斗量。
李白在《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當(dāng)中曾經(jīng)說過,天地就是世間萬物的旅店,而人類就算是百代人生也不過是時間里匆匆的過客而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首詩在前面的專題當(dāng)中介紹過,今天要說的是李白的另一首。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大圖模式 我們的一生就是這世間的過客,死了,其實就是回家了。天地就像一間旅社,共同的遺憾是我們的千秋萬代都會化作灰塵。
月兔在月亮上天天為嫦娥搗藥,嫦娥雖然長生不老卻很孤單,太陽升起之處的那棵扶桑樹也已經(jīng)干枯變成柴火了。埋在地下的白骨不說話,而常青的松樹也分不清四季的變化。思前想后我更覺得,世間這些虛浮的融化富貴沒什么珍貴的。
大圖模式 宋代: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大圖模式 我和你一別已經(jīng)三年了,三年來,你行走了很多地方。如今我們老友見面只微微一笑一如般的溫暖。你的心像古井因為深沉所以沒有波紋,而你的氣節(jié)像是秋天的竹子,偉岸挺拔。
最惆悵的就是你又要連夜走了。送行的時候,天上風(fēng)輕云淡,其實,和踐行酒的時候不用皺著眉頭。人生就像是旅館,你我都是匆匆而過的行人而已。既然都是過客,那就不必去計較眼前的短暫的分別。山水有相逢,終會再見面。
大圖模式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大圖模式 意思是說:你想要去的地方,穿著粗布的鞋子就能去。人生是一次不怎么順利的旅行,就算用蘆葦做船也可以去航行。說出的話要像調(diào)了酥油一樣。遇到不順利要像平常一樣對待。自己對自己說話,自己為自己負(fù)責(zé),沒有大的喜悅也沒有悲傷。不管世間如何,我只要不辜負(fù)自己的初心,這杯人生的酒,我干了,你隨意。
大圖模式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清朝以前的所有古詩當(dāng)中,逆旅解釋為“旅館”但在七堇年的作品當(dāng)中,逆旅解釋為:頗為坎坷的旅行。是一個轉(zhuǎn)化,但表示的意思大致相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痹谶@幾十年的人生當(dāng)中,怎樣才算是不枉此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吧。
感謝觀賞品讀,你的留言和點贊對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