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當(dāng)今常用鸞鳳和鳴、鳳凰相攜、琴瑟調(diào)和等成語形容夫妻恩愛,把男子對女子表現(xiàn)愛慕之意的行為美化成鳳求凰。歷史上著名的詩篇《鳳求凰》就出自西漢文學(xué)
司馬相如作品鳳求凰 當(dāng)今常用鸞鳳和鳴、鳳凰相攜、琴瑟調(diào)和等成語形容夫妻恩愛,把男子對女子表現(xiàn)愛慕之意的行為美化成鳳求凰。歷史上著名的詩篇《鳳求凰》就出自西漢文學(xué)家司馬相如之手。他把自己的心聲灌輸在《鳳求凰》中,讓卓文君感受到自己慢慢的愛意,最后抱得美人歸。
司馬相如鳳求凰
《鳳求凰》的原文是:“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皇。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司馬相如把自己比作鳳,把卓文君比作凰。鳳求凰,表明了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無限的愛慕和追求。司馬相如稱自從回到故鄉(xiāng)后,已經(jīng)尋尋覓覓找自己心中所愛很久了,可惜佳偶難得。見到卓文君的淑女氣質(zhì)后傾心不已,不知道有沒有緣分成為連理,攜手并進(jìn)。如果一旦認(rèn)定,卓文君就是自己棲息、停留的地方。司馬相如在詩中大膽地呼喚卓文君的到來并欲與其結(jié)合。兩人情投意合即使連夜私奔也不會有人知道,叮嚀卓文君不要讓自己失望,為思念她而悲傷。
他們的浪漫故事,就從這一曲《鳳求凰》開始,熱烈又大膽的表白讓人拒絕不了。整篇的詩詞奔放又纏綿,旖旎又清新之后,不少文人墨客,大凡有些文學(xué)造詣的,紛紛以此作為與佳偶的定情之作。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 ”的典故盡人皆知,很多人以為,它不過是一個浪漫的古代才子佳人故事,其實,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是有一封封史料記載的往來書信作為憑證的。仔細(xì)閱讀這些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可以讓今天的讀者,真正體會這段二千多年前超乎尋常的愛情,同時為自己的人生增加一分啟示。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以上是著名的《鳳求凰》,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是相如“琴挑文君”的詳細(xì)內(nèi)容。據(jù)《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字長卿,生于公元前179年前后,是四川成都人,長得“雍容閑雅,甚都(都:美好的樣子)”,漢景帝(前188年—前141年)時做過“武騎常侍”的官。他曾受梁孝王邀請到梁國做客,在從梁地返鄉(xiāng)途中路過臨邛,結(jié)識了當(dāng)?shù)赜忻母缓雷客鯇O。在得知其家中新寡女兒卓文君也同樣愛好音律后,擅長詞賦又精于鼓琴的司馬相如多次用琴音向文君表達(dá)愛慕之情?!而P求凰》就是其中的二段琴歌,收錄于陳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用現(xiàn)在通俗的話解釋是這樣的:
“我游歷四海后剛剛歸故鄉(xiāng),孑然一身尋覓新娘。沒想到上天賜予良緣,與你相逢在高堂。我知道美麗的你就在相隔不遠(yuǎn)的閨房,然而不得見面令我相思愈深欲斷腸。能否與你結(jié)成鸞鳳,從此比翼翱翔?如果與我情意相通,就出來和我幽會,一起遠(yuǎn)走他鄉(xiāng)。我們的愛情一定會天長地久,你千萬不要辜負(fù)我、讓我失望心傷!”
即便以今人的眼光來看,這份“情書”的內(nèi)容也相當(dāng)大膽直白,當(dāng)時年僅17歲的卓文君在收到這份火熱熾烈的愛情“戰(zhàn)書”后,“心悅而好之”,不顧司馬相如“家貧無以自業(yè)”的窘境和相互身份地位的懸殊,當(dāng)夜與之私奔。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一見鐘情、結(jié)為夫婦后,一開始并沒有過上優(yōu)裕富足的生活,而是家徒四壁。于是司馬相如“盡賣車騎,買酒舍”,文君“當(dāng)壚賣酒”,相如“雜作、滌器”。后來,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為漢武帝賞識,被召到長安為官,從此擺脫了衣食之憂,然而他與卓文君也千里相隔。幾年之后,司馬相如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但他與文君濃情似火、相濡以沫的感情卻發(fā)生了變化,李白曾為此作詩《白頭吟》:“相如不憶貧賤日,位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見求,文君歡愛從此畢”。據(jù)傳,司馬相如顯貴后,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給卓文君寫了這樣一封家書,上面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13個字。一行數(shù)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字,聰慧的文君讀懂了其中“夫妻已‘無憶’”的含義,回詩一首: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yán)溆隄不ǘ?,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流水,飄零零二月風(fēng)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這首有名的《怨郎詩》,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它將數(shù)字一至萬嵌入詩中,分別順向、倒向各用一遍,堪稱精妙。雖然該詩表現(xiàn)出明顯的元代散曲風(fēng)格,似乎不是出自生活在西漢的卓文君之手,或許是后人偽托之作,但從一個側(cè)面印證了二人的感情波瀾。
在《樂府詩集》里記載有一首相傳為卓文君所作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白頭吟》大意為:我心目中的愛情,當(dāng)如云間明月、山頭白雪般高潔。一旦發(fā)現(xiàn)你心存兩意,我就主動提出決絕。想到昨日的好夫妻,今天卻如流水般各奔東西,不禁徘徊猶豫。但是離合嫁娶不由人,悲傷哭泣有何意義?只盼望得到一心一意的情郎,與自己白頭攜老、不離不棄。多羨慕那些甜美和諧的夫妻!男子漢本應(yīng)該更重情義,(因為愛情一旦失去,)任何金錢都無法補償與代替。
這首詩后有一段附書,人稱《訣別書》: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訣別書》的大意為:春天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絢爛的色彩掩蓋了素潔的顏色。琴聲依舊在奏響,但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人在彈奏了。錦江中有相伴游泳的鴛鴦,漢宮中有交援伸展的枝條,他們都不曾離棄伴侶??畤@世上的人,卻迷惑于美色,喜新厭舊。朱弦斷,知音絕。明鏡缺,夫妻分。朝露晞,緣分盡。芳時歇,人分離。白頭吟,傷離別。希望您吃的好好的不要掛念我。對著浩浩蕩蕩的錦水發(fā)誓,從今以后和你永遠(yuǎn)訣別。
司馬遷對司馬相如十分推崇,《史記》中專為文學(xué)家作的傳只有兩篇,一篇是《屈原賈生列傳》,另一篇就是《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的作品,如《子虛賦》、《上林賦》等在《史記》的《司馬相如列傳》中全篇都有抄錄,而有關(guān)卓文君,司馬遷只用“文君竊從戶窺”、“夜亡奔相如”等寥寥數(shù)句提到。但上文中一首《白頭吟》及其附書《訣別書》,卻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卓文君出眾的文才和鮮明的個性:一方面她追求崇高愛情時果敢、執(zhí)著、剛毅,另一方面身陷困境時又理智、周密、圓通。值得一提的是,在《訣別書》中她先用四句排比輕淺明快地譴責(zé)了司馬相如的負(fù)心,正如李白詩中所說的“丈夫好新多異心”,指出他的喜新厭舊不過是愚昧無知、昏聵錯亂的俗人態(tài)度;接著平靜地表示自己不會哭哭啼啼,而是主動地“與君長訣”,尤其是“努力加餐勿念妾”一句,頗值得玩味——卓文君說自己雖然有“白頭之嘆”而“傷別離”,但仍然希望對方過得好,請他注意飲食務(wù)自珍重。這句話隱隱透露出卓文君仍關(guān)愛司馬相如,并不想失去他的內(nèi)心意愿。由此看來,卓文君的確是一位慧質(zhì)蘭心的奇女子,她面臨丈夫的負(fù)心離棄表現(xiàn)得平靜而清醒,雖然悲憤怨怒,但主動訣別,卻不忘為彼此留下感情回旋的余地。
漢代劉歆所著《西京雜記》卷三,記錄了這起愛情風(fēng)波的最終結(jié)果:“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
《司馬相如集校注》中還收錄了一篇《報卓文君書》,據(jù)說是司馬相如對文君絕決信的回復(fù),讀起來非常有趣。信中,司馬相如一邊訕訕地解釋自己納妾的初衷,一邊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立刻悔改,絕不拋棄糟糠之妻。原文是這樣的:
五味雖甘,寧先稻黍?五色有燦,而不掩韋布。惟此綠衣,將執(zhí)子之釜。錦水有鴛,漢宮有木。誦子嘉吟,而回予故步。當(dāng)不令負(fù)丹青,感白頭也!
大意是:我沒有因為嘗到各種美味而忘記了稻黍,也不會讓五彩斑斕的華服掩蓋了皮繩土布。綠綺琴握著你征服我感情的大斧。讀到你“錦水有鴛,漢宮有木’的佳句,趕緊回轉(zhuǎn)腳步。我已覺悟,不會讓你有“白頭吟”的感嘆,也不會把你辜負(fù)!
卓文君用自己的才智終止了司馬相如的“蠢蠢”之心,挽救了自己的愛情。司馬相如回心轉(zhuǎn)意,最終與文君同歸故里,安居林泉。
從《鳳求凰》到《報卓文君書》,幾封贈答書信,以詩詞、曲、賦等不同形式,情真意切、真實生動地講述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從一見鐘情到幾欲恩斷義絕,最后又重拾舊好一波三折的愛情。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告訴人們:見到心儀的人,要像司馬相如那樣勇于追求;面對降了溫的感情,要如卓文君般冷靜,通達(dá)。正所謂,愛要勇敢,但愛也需要智慧,需要經(jīng)營,這也許是我們重溫這個二千多年前浪漫傳奇故事的價值所在。
從《鳳求凰》到《白頭吟》
從《鳳求凰》到《白頭吟》只有數(shù)年,
卻是一個女子從喜到悲的全部......
兩千多年前,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一女子只帶了個丫鬟,
和一個男人私奔了。
在封建的漢朝,她的勇氣,讓人汗顏。
一切,只因見了他風(fēng)流倜儻,氣宇軒昂;
只因聽了那首百轉(zhuǎn)千回,情深意惻的《鳳求凰》: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翩翩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張弦代語兮,欲訴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她的名字:卓文君,川蜀第一富賈的女兒,川蜀第一絕色女子。
而他,就是漢代以賦盛名的才子,后來為陳皇后千金買賦的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不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夕登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鵠頑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子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即使封建的束縛,縱然家財萬貫的父親極力反對,
卓文君還是和這個打動她心扉的男人走了,結(jié)廬賣酒,甘之如飴。
據(jù)說,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婚后不久,司馬相如即赴長安做了官,五年不歸。
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來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
不料拆開一看,只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數(shù)字。
聰明過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數(shù)字無“億”即無“意”?。?br>卓文君看了信,知道丈夫有意為難自己,十分傷心。
想著自己如此深愛對方,對方竟然忘了昔日月夜琴挑的美麗往事,
於是提筆寫道:
一別之后,
二地相思,
只說是三四月,
卻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huán)從中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般想,
千般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
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望孤雁,
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yán)溆隄玻?/p>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欲亂。
匆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
飄零零,二月風(fēng)箏線兒斷,
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收信后心中驚嘆不已。
夫人的才思敏捷和對自己的一往情深,都使他心弦受到很大的震撼,
於是很快打消了休妻的念頭。
《鳳求凰》賞析: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xué)家司馬相如的古琴曲,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jié)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爐。即使是后人偽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shù)價值。歷代同名的詩歌、小說、歌曲、影視很多。
其一: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其二: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譯文
其一:
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見了她的容貌,就此難以忘懷。一日不見她,心中牽念得像是要發(fā)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飛的鳳鳥,在天下各處尋覓著凰鳥。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東墻鄰近。我以琴聲替代心中情語,姑且描寫我內(nèi)心的情意。希望我的德行可以與你相配,攜手同在一起。何時能允諾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無法與你比翼偕飛,百年好合?這樣的傷情結(jié)果,令我淪陷於情愁而欲喪亡,令我淪陷於情愁而欲喪亡。
其二:
鳳鳥啊鳳鳥,回到了家鄉(xiāng)。行蹤無定,游覽天下只為尋求心中的凰鳥。未遇凰鳥時啊,不知所往。 怎能悟解今日登門后心中所感? 有位美麗而嫻雅貞靜的女子在她的居室,居處雖近,這美麗女子卻離我很遠(yuǎn)?。思念之情,正殘虐著我的心腸。如何能夠得此良緣,結(jié)為夫婦,做那恩愛的交頸鴛鴦? 但愿我這鳳鳥,能與你這凰鳥一同雙飛,天際游翔。凰鳥啊凰鳥愿你與我起居相依,形影不離,哺育生子,永遠(yuǎn)做我的配偶,情投意合,兩心和睦諧順。半夜里與我互相追隨,又有誰會知曉? 展開雙翼遠(yuǎn)走高飛,徒然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悲傷。
賞析
第一首表達(dá)相如對文君的無限傾慕和熱烈追求。相如自喻為鳳,比文君為皇(凰),在本詩的特定背景中有多重含義。其一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雄曰鳳,雌曰凰。古人稱麟、鳳、龜、龍為天地間“四靈”,(《禮記·禮運》)鳳凰則為鳥中之王?!洞蟠鞫Y·易本名》云:“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遍L卿自幼慕藺相如之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當(dāng)時文壇上已負(fù)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絕非等閑女流。故此處比為鳳凰,正有浩氣凌云、自命非凡之意?!板塾嗡暮!备訌娏艘粚釉⒁?,既緊扣鳳凰“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羽弱水,莫(暮)宿風(fēng)穴”(郭璞注《爾雅》引天老云)的神話傳說,又隱喻相如的宦游經(jīng)歷:此前他曾游京師,被景帝任為武騎常侍,因景帝不好辭賦,相如志不獲展,因借病辭官客游天梁。梁孝王廣納文士,相如在其門下“與諸生游士居數(shù)歲”。后因梁王卒,這才反“歸故鄉(xiāng)”。足見其“良禽擇木而棲?!逼涠湃顺R浴傍P凰于飛”、“鸞鳳和鳴”喻夫妻和諧美好。如《左傳·莊公廿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鏗鏘?!贝颂巹t以鳳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愛,而“遨游四?!保瑒t意味著佳偶之難得。其三,鳳凰又與音樂相關(guān)。如《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庇帧读邢蓚鳌份d: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蕭史吹簫,鳳凰皆來止其屋,穆公為作鳳臺,后弄玉夫婦皆乘鳳而去。故李賀嘗以“昆山玉碎鳳凰叫”(《李憑箜篌引》)比音樂之美。文君雅好音樂,相如以琴聲“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使人想起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的音樂交浪,從而發(fā)出蕓蕓人海,知音難覓之嘆。
第二首寫得更為大膽熾烈,暗約文君半夜幽會,并一起私奔?!版芪病保给B獸雌雄交媾?!渡袝虻洹罚骸柏拭裎?,鳥獸孳尾。”《傳》云:“乳化曰孳,交接曰尾?!薄板?,配偶?!墩f文》:“妃,匹也。”“交情通意”,交流溝通情意,即情投意合。“中夜”,即半夜。前兩句呼喚文君前來幽媾結(jié)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連夜私奔,不會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遠(yuǎn)走高飛,叮嚀對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為你感念相思而悲傷。蓋相如既已事前買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對文君寡居心理狀態(tài)和愛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復(fù)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膽無忌如此。
這兩首琴歌之所以贏得后人津津樂道,首先在于“鳳求凰”表現(xiàn)了強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膽沖破了封建禮教的羅網(wǎng)和封建家長制的樊籬,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裁础皨D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保ā秲x禮·喪服》)什么“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保ò嗾选杜]》)什么“男女……無幣不相見,”(《禮記·坊記》)“門當(dāng)戶對”等等神圣禮法,統(tǒng)統(tǒng)被相如文君的大膽私奔行動崐踩在腳下,成為后代男女青年爭取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一面旗幟。試看榜樣的力量在后代文學(xué)中的影響吧:《西廂記》中張生亦隔墻彈唱《鳳求凰》,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薄秹︻^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為自己私奔辯護;《玉簪記》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動陳妙常私下結(jié)合;《琴心記》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臺……足見《鳳求凰》反封建之影響深遠(yuǎn)。
其次,在藝術(shù)上,這兩首琴歌,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jié)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爐。即使是后人偽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shù)價值。
題外話:傳說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彈唱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開始的:“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由交接為鴛鴦?!边@種在今天看來也是直率、大膽、熱烈的措辭,自然使得在簾后傾聽的卓文君怦然心動,并且在與司馬相如會面之后一見傾心,雙雙約定私奔。當(dāng)夜,卓文君收拾細(xì)軟走出家門,與早已等在門外的司馬相如會合,從而完成了兩人生命中最輝煌一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個奇女子,與司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對家徒四壁的境地(這對愛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大方方地回臨邛老家開酒肆,自己當(dāng)壚賣酒,終于使得要面子的父親承認(rèn)了他們的愛情。盡管后世的道學(xué)家們稱他們的私奔為“淫奔”,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成為日后多少情侶們的榜樣。這之后還有一個事件值得一記:司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頭吟》,以這樣的句子“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苯K使相如回心轉(zhuǎn)意。
作者簡介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是西漢大辭賦家。漢族,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人,一說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jié)構(gòu)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后人稱之為賦圣。他與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xué)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jié)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司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為“綠綺”,西漢景帝時梁王所贈,是名噪一時的古琴,其名流傳至今,甚至在文學(xué)作品中成了古琴的別稱。
他與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長期以來膾炙人口,傳為佳話。據(j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他人京師、梁國宦游歸蜀,應(yīng)好友臨邛(今四川邛崍)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當(dāng)?shù)仡^號富翁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才貌雙全,精通音樂,青年寡居。一次,卓王孫舉行數(shù)百人的盛大宴會,王吉與相如均以貴賓身份應(yīng)邀參加。席間,王吉介紹相如精通琴藝,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毕嗳缇彤?dāng)眾以“綠綺”彈了兩首琴曲,意欲以此挑動文君?!拔木`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婢女)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但是卓文君一到司馬相如家才知道他家一貧如洗,生活逐漸拮據(jù),司馬相如只好賣了房子與卓文君一起回到了臨邛,開起了酒店。最后由卓王孫救濟才慢慢好起來。這兩首詩,據(jù)說就是相如彈琴歌唱的《鳳求凰》歌辭。因《史記》未載此辭,到陳朝徐陵編《玉臺新詠》始見收錄,并加序說明,唐《藝文類聚》、宋《樂府詩集》等書亦收載,故近人或疑乃兩漢琴工假托司馬相如所作。琴歌一類作品,假托的現(xiàn)象確實很多,但又難以找到確切根據(jù)來證明。這方面的問題,只好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