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詩詞
每周一至周五晚7:50
長治電視臺都市頻道
江畔獨步尋花
唐代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注釋譯文
《江畔獨步尋花》,作者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詩人杜甫在飽經(jīng)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草堂,有了暫時的安身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心情舒暢的詩人,一壺濁酒,漫步江畔,寫下《江畔獨步尋花》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詩人走在鄰居黃四娘家的小路上,但見繁花似錦,將小路遮蓋,爭奇斗艷,裝點著明麗春光。抬頭一看,春花滿樹,密密層層,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繁花間,彩蝶翩躚,花間醉舞,不舍離去。正當詩人為花之嬌媚和蝶之翩躚而流連忘返時,突然傳來鳥鳴聲聲,仔細看去,原來是黃鶯鳥兒也在為無限風光吟唱,柔美而又圓潤。
《江畔獨步尋花》讓我們見識了杜子美,沉郁頓挫之外的另一種風貌,清新閑淡,色彩秾麗,展現(xiàn)了一幅春暖花開、鶯歌蝶舞、生意盎然、恬靜宜人的畫面,詩人陶醉于春光、其樂也融融的神情充分表現(xiàn)在字里行間。漂泊西南的十一年,是杜詩的第二高峰,尤其律詩創(chuàng)作以臻爐火純青的境界,杜甫把這種形式運用得熟練自如,十全十美,的確堪為后世垂范。
本期嘉賓:康園中學(小學部)
老師: 韓笑 學生:李沐辰
編輯:李慧芳
監(jiān)制:史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