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離開琿春。
揖別圖們江,我們也結(jié)束了“東北邊境界江行”第二階段!
繼續(xù)向東、北,將追尋“烏蘇里江”,開啟第三階段的旅程!
馬上離開吉林,進入黑龍江境內(nèi)。
S201、206沿琿春河北上。
又轉(zhuǎn)入X091、087——密林深處盤山路,人跡罕至。
我們的旅途中經(jīng)常獨享這樣的“秘徑”。心情與之相宜!
路遇兩個當(dāng)?shù)厣矫?,搭訕幾句,看了看他們挖的草藥~?br>
山民們采的是“野生芍藥”——
穿越密林,豁然一片綠色丘陵(谷地)——
而眼前地上“長著”的密密匝匝整齊劃一的灰白色圓柱體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是啥玩意兒?——
還有個草簾子“蓋”的小房子——
這些應(yīng)該是“晾曬架”——
還有這么吊起來的——
好像“紡線錘”——
拉近看,“紡線錘”上還有一個個蜂巢狀的小孔——
有人好奇心大發(fā),忍不住下車走到近處一探究竟——
還是看不太明白,干脆撿了一個親手掰開研究下——
給個“怪物”特寫
——
當(dāng)撕開包裝,露出里面的木屑木渣狀物質(zhì),俺心里就明白了這是做啥的了——
這里便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最南端的東寧縣。
縣內(nèi)山多林密,森林復(fù)蓋率達87.1%,
有紅松、赤松、水曲柳、柞樺木等70馀種木材,林木蓄積量為3500萬立方米。
東寧盛產(chǎn)山珍,其中,黑木耳歷史悠久,品質(zhì)上乘,被稱為天下第一耳。
而目睹了一路的“木耳基地”,
卻更加讓我堅信市場上辣么多所謂“野生木耳”是多么不靠譜!
但是,即便人工種植,在如此山清水秀無污染環(huán)境中出產(chǎn)的山珍,
也算彌足珍貴了。
車行不久,忽見路邊一戶人家正在晾曬木耳。
這也是這一路第一次見到的“居民”。
下車拉呱幾句吧——
露天晾曬著收摘的木耳。說3天就能干了??磥磉@里還是挺干燥的——
一大家就住在簡陋的茅草房里。
當(dāng)?shù)胤窖圆皇翘?。大約是他們的家不在這里,而是專門來此種木耳的。
木耳種植季節(jié)性很強,對溫度有要求。一般都是夏秋季節(jié)。
估計他們收獲了這一季木耳就回自己家了。
露天簡易灶臺上大鍋里正煮著木耳??磥硎侵形绲牟恕?/span>
感覺就水煮木耳,沒啥油星和調(diào)料。
水煮木耳于我們吃了有利于降脂減肥的好東西。
于他們,卻是……
拿了一些我們的車餐(餅干等)送給這家十來歲小姑娘。
估計這里鮮有外人。小女孩十分害羞,掉頭跑回屋里了!
婉言謝絕了女主人吃飯的邀請,
繼續(xù)趕路,繼續(xù)路上的風(fēng)土人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