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思考》
文│赤羽雄二
寫在前面的話
學習思維導圖,其實并不是想學習導圖繪制的方法,而是想學會怎么樣思考,這才是更關鍵的問題。
講課的時候,很多學員有問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很含糊,思維導圖多畫畫,你會逐漸熟悉常見的思考套路,自然就學會如何思考了。
話雖這么說,但是我也不知道思考究竟是怎么發(fā)生的,我們該如何提升思考能力?
《零秒思考》提供了一個方法,據說就是告訴你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的。
我踐行了5天,感覺挺有意思,先分享一下。等踐行的時間久了,看看是否有成效,到時候再決定是否推薦。
?1?
書很薄,七萬字左右,內容也很簡單,講了三件事:零秒思考是什么?怎么樣做筆記(不是我們經常說的筆記)?怎么樣充分利用筆記?
零秒思考是什么?
就是有個問題來的時候,你瞬間就能夠想清楚,能夠認清現(xiàn)狀、整理好問題、相處解決辦法和行動方案,這個狀態(tài),就稱之為零秒思考。
怎樣才能達到零秒思考的狀態(tài)呢?
作者認為通過記筆記的方法能夠達到。書中所說的記筆記,不是我們聽課時候的看著黑板做的筆記,而是把大腦里的想法梳理出來的筆記。
具體做法如下:
找一張A4紙,橫放,在1分鐘的時間內,寫下你要思考的題目,今天的時間,下劃線,以及關于這個題目的思考(寫4-6行),時間一到就停止。
這是我今天早晨寫的一個筆記,思考給諾諾講《明朝那些事》怎么樣讓她有更多的收獲,想了6條,超過了1分鐘,哈哈。因為覺得意猶未盡。
當你腦子里出現(xiàn)想法,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寫下來。一分鐘,不要超過75秒,就這么簡單。
這樣做筆記有什么好處呢?
1、整理思路。很多東西,寫下來跟在腦子里想是不一樣的。寫下里,白紙黑字,很清爽,就不會繞圈子想來想去了。
2、緩和心情。想法在腦子里轉來轉去,會消耗能量的。能量消耗的多,就容易煩躁,心情會不平靜。寫下里了,你就不用再費力去想它了,大腦一陣輕松,心情也會平靜下來。這點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有體會,模糊的事情記錄下來之后,就變得清晰了,焦慮也減低了。
3、快速成長。還沒有體會。我感覺長期寫下去,應該會有效果。這個操作,就是把大腦梳理清楚,就好像早晨起來梳頭一樣,每天梳,每天梳,總是會越來越柔順的吧。
為什么是1分鐘?
作者認為思考的深度并不跟思考的時間長度成正比,也就是說,想的久未必比想的短更有用。我們回憶一下各種臨陣磨槍的場景,大概率能夠同意這樣的觀點,或者說,1分鐘的思考,至少能夠得到長時間思考的80%效果吧。
為什么是A4紙?而且要橫著放?
簡單,方便,很容易獲取,而且很清爽。橫著放是因為看著舒服,便于拓展,跟手繪思維導圖的要求一模一樣。
為什么是4-6行?
多了你也想不出來,哈哈!
我目前寫了五六十張筆記,確實有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日文比中文更精簡,有時候只能寫兩三行。
怎樣充分利用筆記?
每天都寫,一天寫10張筆記,也不用寫太多,怕難以為繼;一周左右,分類匯總一下。
作者宣稱,堅持兩周,就會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思路變清楚了。
三個月左右,再回顧一下。
?2?
我怎么看這個方法:
體驗了五天,感覺挺有意思,特別是有1分鐘的時間限制,大腦高速運轉,一下子能夠想出很多東西。
寫了一張標題之后,腦袋里很快就會有另外的想法,于是再寫一張,再寫一張,寫的挺舒服。
我以前有想過,找個空閑的日子,坐下來,把所有想到的東西都用思維導圖畫出來,會不會把大腦整理的很清楚,提升個人的效能?就好像是我們電腦里面儲存了很多東西,有時候都找不著,梳理了之后,很快就能夠找到,這樣肯定會提升工作效率。
我同樣也想起了普通鐵塊被磁化的過程,那就是里面的原子都外面的磁鐵被捋順了。如果人的想法都捋順了,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場景呢?
很值得期待,哈哈。
通過寫筆記的方法,能夠緩和情緒,平靜心情,我完全接受。寫過日記的人,你就會知道,把郁悶難過寫出來,就少了一大半.
表達即治療。
有興趣的朋友,試試《零秒思考》,到時候一起交流。
-The end-
○
阿錢思維導圖
○
文字:錢合激
排版:王佳玲
審核:錢合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