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從前養(yǎng)蘭也喜歡用傳統(tǒng)方法,很多時候,都是隨意的采用菜園泥、腐殖土和農民鋸木頭剩下的鋸末,混合成三合一的植料種植盆栽蘭花,這些東西方便找,農村到處都是。管理方法也是老一套,都說干蘭濕菊,故時常澆水不敢澆太多,澆表不澆里,澆淺沒有澆深,導致蘭盆經(jīng)常上面濕的,下面半截卻很干,蘭花生長、發(fā)苗和開花情況都不好,這些,都是新生最容易犯的錯。大多數(shù)老草空根而早倒,又有的澆水過濕,而透氣濾水不好而爛根,蘭葉焦頭,老草早死。
后來,用紫砂高盆種植4盆春蘭、4盆建蘭。與采用常規(guī)種法的春蘭、建蘭各4盆相對比(用深泥盆)。1年后,敲碎后成顆粒狀種的蘭花,發(fā)苗率高達80% -120%,并且根系很好,葉子漂亮,而蘭草色澤鮮艷,還開了花,開出的花美,花期長,且幽香宜人。常規(guī)種法的蘭葉總有一部分焦頭,發(fā)苗少,發(fā)苗率只60%左右,苗弱,根差,老苗早倒。
農村老人說:敲磚地方方法如下,用榔頭將紅磚碎塊敲碎如黃豆大小,然后用米篩過篩,分成大、中、小三種。用鐵板在硬水泥地上磨去棱角,以免損傷蘭根,裝入小缸內,用淘米浸泡一個月,時間長一點更佳(目的是“退火”和增加磚粒的養(yǎng)分)。用時拿出來在陽光下暴曬1天,一為殺菌,二為用時方便。當然,如配用仙土與塘基石,效果更佳,但成本較高。用磚粒種蘭,最好用紫砂高盆,這樣保濕度好,且美觀大方。當然,也可用便宜的塑料高盆。
上盆方法如下。
①盆底孔用雙層紗窗蓋?。ǚ牢浵仯?。
②用水槽排水孔上用的金屬網(wǎng)罩罩住底孔。
③放入如蠶豆大小的泡沫塊,厚約4厘米(保暖透氣)。
④用大顆粒的紅磚粒蓋住泡沫塊,厚約2厘米。
⑤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蘭頭,小指抵住盆緣;另一手放人蘭株,把根放勻,盡量不讓根觸及盆壁,然后慢慢放人大紅磚粒(約4厘米厚),并輕搖幾下,切忌用手擠壓,以免傷到蘭根。
⑥慢慢放人中顆粒的紅磚粒(約4厘米厚,邊放邊輕搖,使其均勻貼住蘭根)。
⑦用中小顆粒的紅磚粒將假鱗莖全部埋入,并充分搖實。將表面弄平,呈中央稍高的饅頭狀。
⑧澆透水1次,放到陰涼通風處1周(每天葉面必須噴霧2-3次,隔天澆透水)。
1周后可移到蘭房,但遮光率必須在70%以上,可接受晨光和散光為佳。以后每天噴霧,隔天澆透水。春冬少澆,看盆的干濕而定(但必須保持磚粒濕潤)。1月后每周可噴1次磷酸二氫鉀加食醋,隔周噴施蘭菌王或促根生,連續(xù)3次,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