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是蕓香科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別名千里香、過山香、九秋香、月橘等。其樹姿優(yōu)美,具有矮生的特性,葉小秀麗,花香濃郁,花白色,漿果近球形,肉質(zhì)紅色。我國各地多盆栽,華南地區(qū)地栽,是制作盆景的材料。
聚傘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內(nèi),花多數(shù),徑4厘米左右。萼片 5,極小。花瓣5,白色,倒披針形,長1. 2~1.5厘米,向外彎。雄蕊 10,生于伸長花盤的周圍,花絲白色?;ㄆ?-10月,果熟期10月至翌年 2月。漿果近球形,直徑0.6-1厘米,紅色。地栽長成喬木時樹高可達3-8 米,多分枝,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無刺。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8- 13厘米,有小葉3-9 片,互生,小葉卵形、匙狀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寬處在中部以上,全緣或有圓鋸齒,濃綠色,有光澤。
喜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也耐半陰。喜溫暖,最適宜生長溫度20一 32℃,不耐寒,-2℃出現(xiàn)凍害,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稍耐干旱,忌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疏松、含腐殖質(zhì)豐富的微酸性土壤。
分株繁殖于春季用利刀切取老株根部萌生的帶根子株,用盆另栽,先放在遮陰處恢復,然后移至向陽處。
播種育苗則采收成熟的紅色果實,洗出種子后隨即播種。播種后覆蓋細沙,上面覆草保濕,一般30天左右出苗。小苗生長緩慢。
扦插繁殖一般不易生根。在春季剪取1-2 年生枝條作插穗材料,剪成長10厘米左右,基部葉片剪去,頂端保留幾片小葉。在河沙上扦插,勿碰傷插穗皮層,遮陰,50一 60天生根,
將育成的苗上盆養(yǎng)護,以后每隔2-3 年換 1次盆。剛栽種或翻盆的九里香要澆透水,放在庇蔭處幾天,然后再移到 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生長期間澆水不宜過多,只要能經(jīng)常保持土壤稍濕潤即可,盆內(nèi)不要積水,澆水過多易爛根。樹葉出現(xiàn)卷縮,失去光澤,常是爛根引起的,此時要控制澆水。過2-3天后反而更加嚴重的要將植株從盆中取出,用水沖去根部泥土,將其晾干,再浸入5 000倍液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后放到2 000倍液的萘乙酸生根素溶液中浸泡8小時再重新上盆。在生長期,每月施1次液肥,不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影響孕蕾,花芽分化期間每月可向葉面噴1次0.2%磷酸二氫鉀溶液。北方栽培一年內(nèi)要施幾次硫酸亞鐵肥。春季進行修剪,花期不要強剪。對徒長枝、過密枝隨時進行短剪或疏剪,保持樹姿優(yōu)美和比例適當。
常見病害白粉病。常見害蟲螨類、蚜蟲、介殼蟲、金龜子等[吉山花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