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果樹種植過程中,誰都遇到過一些果樹由于前期種植的不規(guī)范,造成了果樹間距離太近,后期生長越來越密,這時就要對一部分果樹苗進行處理。常用的辦法就是通過移栽減少種植密度,不過在移栽以后,常常遇到一些枯死的現象,除了春天移栽的情況好一點以外,別的季節(jié)移栽成活率非常的低。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什么辦法可以保證苗木在一年四季移栽的高成活率?接下來就詳細的進行講解。
移栽前期土球處理
想知道移栽后的果樹大苗為什么很容易枯死,就必須要了解在移栽過程中出現的細節(jié)。想必很多人都有移栽大果樹苗的經歷,大家在移栽時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在苗木根部挖環(huán)狀溝,讓苗木根部帶一個土球。
說到這個土球作用,其實就是為了保證移栽時根系不至于脫水,由于土球里面的細根系稀少,挖出來以后在搬運過程中,大部分的泥土很容易會脫落,看著就來火,因此不少人就直接干脆采用脫土移栽。在種植以后,除了春天多雨溫度低容易生長以外,在別的季節(jié)成活率會更低。
為什么除了春天,別的季節(jié)成活率更低?原因就是別的季節(jié)氣候溫度高,容易引起大苗的樹體水分蒸發(fā)。與此同時,大果樹苗的根系還非常稀少,尤其是能夠吸收土壤水分的毛細根還沒有生長萌發(fā)出來或者說數量太少。最終結果就是即使你澆很多的水,樹體也得不到水分的平衡補充,造成了蒸發(fā)的水分比吸收的水分還多,你想這樣的果樹能不死嗎?
這樣一來在別的季節(jié)移栽就有局限性,嚴重的制約了果樹的種植發(fā)展。
移栽成活
上面已經詳細說明了大果樹苗在移栽以后容易出現枯死的現象。不但是果樹有這種情況,在一些名貴的觀賞大苗移栽同樣如此。為了保證大苗在一年四季移栽的成活率,下面這些操作細節(jié)要牢記。
1.提高移栽苗土球的根系:怎么才能提高移栽苗在土球里面的根系呢?可以提前在苗的周圍挖一個環(huán)狀溝,留一部分泥土(后期的土球),記住先不要弄斷主根(移栽時再切斷主根)。這樣保持根部土球的水分潮濕兩個月就會有大量的細根萌發(fā)出來,別忘了少量的施點肥。因為植物的根系也是會找水找養(yǎng)分的,哪里有水有肥料就生長越多。至于為什么要兩個月,因為根系從生長到老熟以后大概是兩個月,時間越長根系生長量越多是百利無一害的。只有大量老熟的根系才能更好的固定土球,在種植以后還能維持更強的水分吸收能力。
為了保證土球里面的根系水分,盡量用布料包裹一下,既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又可以避免土球的積水,關鍵是還可以避免土球由于澆水造成的泥土流失。
移栽修剪后的效果
2.修剪枝葉減少水分消耗:上面的第一步完成以后,雖然根系已經很多了,在移栽之前也要修剪大部分的枝條和葉子。為的就是減少樹體在移栽過程中的水分蒸發(fā),這種情況在夏末或者秋天由于干燥很容易脫水,想保證成活率是必須的。
3.適當增加樹干防曬措施:移栽的苗越大,受到太陽曬的面積就越多,由于大部分的葉子枝條已經被修剪了,這時候看起來跟光禿禿沒什么兩樣。在沒有葉子遮陰的情況下,樹皮如果遇到太陽暴曬,樹皮里面的水分溫度急劇升高引起曬傷,尤其是一些含水量少的樹皮還會開裂,就算是根系再發(fā)達也于事無補。所以給移栽的樹干(主干)加防曬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一些隔熱的補料還是稻草都可以綁上。別忘了在種植以后要澆足水。
上圖沒防曬枯死
綜上所述,對于一些較大的果樹苗或者別的苗木移栽以后出現的死亡現象,是你忽視了樹體里面的水分得不到補充造成的,歸根到底就是移栽時能夠有吸收水分功能的根系太少引起的。說句不好聽的話,這都是心急移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