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孫麗亞,筆名心源,吉林人。大學在讀,文字愛好者。
主持:王娜
王娜評語:
十九歲可以寫出如此澎湃激昂的文章,難得。我生活在黃河邊上,黃河流經(jīng)我的家鄉(xiāng)時,從西南到東北拐成“S”型的彎,孕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文中寫道“黃河的脈搏沒有因為流入深海而停止跳動,而是化成深海的血液流淌在汪洋之軀的每一處,實現(xiàn)了永遠的價值?!边@條流進深海血液的河流,同樣也流進了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
作者描繪了黃河的起源,峰回路轉(zhuǎn),豪邁氣勢。當真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約稿郵箱:3436787438@qq.com
? 點擊收聽 ?
始源
文 | 孫麗亞
生命孕育始源于水,民族發(fā)展始源于河流。黃河是華夏民族的孕育者,她是華夏文明的見證者,更是今日中華兒女保護的受傷者。
她,從巍峨的高峰跑來,一瀉千里,激流勇進。
巴顏喀拉山是黃河的始源。她從冰川廣布的世界屋脊的懷抱涌出,像一條巨龍一樣呼嘯地向前涌進。她跨出“龍門”,穿梭在群山峻嶺之間,驚濤駭浪拍擊峽谷,我仿佛聽見來自高原的呼喚;詩仙李太白曾言你來自天上,你匯聚了眾多千軍萬馬的溪流江河穿過沃野千里的寧夏平原,為西北邊塞送來了一個“江南”。天山用他父親般寬廣的身軀,抵擋著侵襲而來的冷空氣,為新疆孕育了一個北方的南國孩子;而黃河這個母親,用甘甜乳汁哺育的孩子——寧夏平原,風光秀美、瓜果飄香,唐代就有詩人稱贊其“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黃河為人們送來了“江南”,人們還給她的是什么呢?是放任牛羊過度啃食它的綠植皮膚,導致她水土血液流失;是過度開墾荒地、改變它的樣貌,致使她面目全非;是肆無忌憚割挖它的礦石之肉,令她滿身傷痕,遍處瘡痍。我們在不停地向這個已經(jīng)遍體鱗傷的母親不斷索取,卻似乎忽略這個母親作為“女性”的脆弱的一面,忘記了這個母親也需要關(guān)愛與保護。
站在黃河上游,我望著眼前的黃河,我想為呼喊:“請愛護她!”讓聲音從此處隨風傳播到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耳中吧!
她,在黃土的高原走過,九曲回腸,浪淘風簸。
當我望見黃河奔騰,我明白那翻卷起來的漩渦是歷史的風云變幻;當我聽見驚濤巨響,我明白那壯闊的聲音是命運的困苦顛簸;當我尋找先人足跡,我明白那千年的文明是永恒不朽的傳承。佇立在河畔,你怎會想到這九曲的大河竟然如此氣勢磅礴;游走河岸的山莊城鎮(zhèn),你怎會想到這黃沙沉積的大河竟然哺育兩岸千年;觀賞文化景區(qū),你怎會想到這泱泱大河竟然孕育了一個古老的華夏民族,成就了一個神州大地上古老的文明——華夏文明。
站在高山之巔,我仿佛看見千年前的你,森林茂盛,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行走在你的懷抱,千年后的你,水土流失,黃土遍野,河流決堤。這些令人聞之而悲的傷痛,就是這個“母親”的孩子——人所造成的。望著黃河的那些傷痕,我就仿佛親眼看著一個個孩子拿著刀劍刺向他們的母親,怎能不令人唏噓感嘆、潸然落淚?羔羊尚且懂得跪謝吃乳,烏鴉更是反哺贍養(yǎng)父母,動物都懂得感恩,那么我們對母親河做了什么?
黃河主干,就像母親的身軀;軀干旁匯聚來的每條支流,就像母親的臂膀,把我們擁入懷抱;懷抱就像搖籃一樣,我們像睡熟的孩子一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母親會老,孩子要長大,他們要去保護母親,感念母親哺育之恩。即使萍水相逢受人恩惠,即使是滴水般恩情,也要涌泉相報,更何況這養(yǎng)育神州大地五千多年華夏兒女的母親河啊。
站在黃河下游,看著向東南奔涌的黃河,我眼睛掛上淚花,那淚花凝結(jié)著對母親河的心痛與感激。
她,于春旱的平原躺下,地上河灘,土壤肥沃。
你穿過山川峽谷,流過溝壑縱橫的古老高原,你不再激流怒吼,一路風塵仆仆走來,筋疲力盡的你躺下,在春旱的華北平原留下地上懸河。來到河南鄭州,一定要去的就是黃河國家地質(zhì)公園了,那里是地上懸河的起點。在那里有炎黃二帝的巨大塑像、哺育像、大禹山、黃河第一橋等多處景點,游走在各個景點間感受千年文化永存的厚重,觸索著那來自千年前的歷史痕跡。站在一座座高大塑像前,我的思緒就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那個古老的部落。并隨著時光的時鐘,看著一代代炎黃兒女在這條偉大的河畔繁衍生息。
如果說河南黃河景區(qū)是黃河文化的“活著”的典籍,那么山東濟南的黃河景區(qū)就是黃河景觀的美不勝收的園林。在這里,一年來有三季都是林木青翠,花草茂盛,或許這就是大自然對其獨特的寵愛。漫步河岸,黃水滾滾,氣勢天成;堤防堅固,大壩雄偉。夕陽西下,河鳥盤旋,正是“落霞與孤鶩齊飛”;河水東流,銜接遠山,恰如“秋水共長天一色”。
佇立長堤之上,置身濤聲之中,微風拂過,遺世獨立,羽化登仙;徜徉景區(qū)之內(nèi),神游于世俗之外,移步換景,欄亭石松,心曠神怡。漸漸地我們就來到“懸河花園”,觀賞人間洞天,感嘆自然的鐘靈神秀;卻又令人心懷憂慮。如果黃河斷流,那些野生動植物的生命將終結(jié),華夏文明是否也將因此中斷。我國雖然不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但對水源的保護必不可少,人們常常將“水”、“源”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當我們說這兩個字時,或許沒有人思考過為什么放一起。“源”是源頭的意思,而水正是萬物生存的源頭,因為最早的生物就產(chǎn)生于水中,可見水源是多么重要。黃河作為我國重要水源之一,保護黃河生態(tài)問題,任重而道遠。
站在黃河下游,望著這萬里風光,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生命的孕育離不開水的滋養(yǎng),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更需要一條文明古老的長河的哺育。
她,在蔚藍的河口離開,生命未終,融進深海。
雛鷹于山崖助跑,振翼而飛,只為擁抱天空;馬兒踏燕而行,風塵仆仆,只為擁抱原野;那么黃河呢?
我站在河畔向黃河發(fā)問:你一瀉千里,飛流而下是為何?你拍擊峽谷,湍流不息是為何?你容納百川,靜流平原是為何?直到望見你入海時的樣子我才懂得:一瀉千里是因為你急著趕赴與大海的相約;拍擊峽谷是因為你幻想與大海相見而欣喜的歡舞;容納百川是你為即將的相遇準備的禮物。你用你寬廣的臂膀擁千萬條河流入懷,又帶著千萬條河流共同匯聚的人情去擁抱更為廣闊的胸懷。
我站在黃河入海口,望著黃水白浪,碧藍的擁抱,眼前的壯麗深深震撼著我的心。盡管你流入大海,但你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滋養(yǎng)深海魚類,哺育天空鳥族。生命在這一刻熠熠生輝,奉獻在這一刻定格成為永恒的篇章。黃河的脈搏沒有因為流入深海而停止跳動,而是化成深海的血液流淌在汪洋之軀的每一處,實現(xiàn)了永遠的價值。
黃河,今天我為你發(fā)聲:今日的中國人,請保護黃河,讓它身軀永遠散發(fā)泥土的芳香;今日的華夏兒女們,請愛護黃河,讓它永遠閃耀在神州的大地上。讓我們?yōu)槲覀兠褡宓氖荚吹?,為哺育我們生命的始源水發(fā)聲:保護黃河生態(tài)文化,傳承華夏文明,永筑中華精神!
詩星光文學社歡迎您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quán),文責自負。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及個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眾號發(fā)表過的勿投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