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學書絕句一百首

1、羲之神品

高人韻士譽書王,鳳煮龍蟠蓄眾長。

路遇山陰求老道,寫經(jīng)換鵝美名揚。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琊臨清人。東晉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人稱王右軍。早年從衛(wèi)夫人學書,兼蓄眾家之長,自成一格。隸、行、楷、草諸體精善,素有“書圣”美譽。其書列作神品?!短m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原跡隨唐太宗殉葬,現(xiàn)存唐人摹本,傳世書作很多,為世人所推崇。

2、文征明行書軸

金聲玉潤細粗文,鳳舞瓊花聽鳥鳴。

筆致蒼尖猶挺秀,溫淳精絕率天真。

 

文征明(14701559),名璧,字征明,號衡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法家、畫家、兼詩人。五十歲為翰林院待詔。繪畫風格獨特,有粗文、細文之稱。其書溫純精絕,金聲玉潤。筆致蒼尖開闊,如鳳舞瓊花,泉鳴竹澗。是一位不作草書的書法家。

 

3、前出師表

滿江紅遍發(fā)沖冠,神氣飛揚眉宇間。

痛飲黃龍書二表,精忠報國美名傳。

 

岳飛(11031141),字鵬舉,河南湯陰人。官至太尉,加少保,抗金名將。卓越的軍事才能,精忠報國的精神為后世敬仰。能詩善書,點畫自異。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仲秋。他途經(jīng)南陽,拜謁了諸葛亮故居臥龍崗上的武候祠,因遇雨,宿于寺內(nèi)。晚上秉燭觀看歷代名人贊頌諸葛亮的詩文碑刻和《前后出師表》,對漢室衰落,非常感慨,通夜不眠。第二天即奮筆一氣直下書寫《前后出師表》和“還我河山”兩件書作傳世。

 

4、曹植廟碑

頂峰楷法啟先河,瘦勁精工秀美多。

勻穩(wěn)樸渾猶古雅,寬松平正氣沖和。

 

房彥謙(547615),字孝沖。啟唐代楷書先河??ㄊ輨艑挷?、平正沖和、雄偉端正、精工秀美。其后的歐、虞、褚、顏,都是由此而登上楷書頂峰的。

 

 

5、漁父辭冊

筆走如飛作快書,韻高氣古瀉金珠。

精通理學平章事,民族文風集故都。

 

康里子山(12951345),號正齋,恕叟,新疆人。少數(shù)民族書法家,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他喜作快書,一天可寫唐詩一百六十二首。還有說他“一日寫三萬字,未嘗以力輟筆”。他勤于書寫,但不爛熟傷雅,有韻高氣古之意境。

 

6、唐人雜詩

困學山民醉虎林,漁陽奇態(tài)趣橫生。

骨力兼優(yōu)求韻度,兩家出入點畫精。

 

鮮于樞(12561301),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虎林隱史等。河北薊縣人,元代著名書法家。官至太常侍典簿。善行草書,與趙孟頫交厚,并受推崇。陸深云:“伯機巨擘,終元之世,出入兩家”。鮮書奇態(tài)橫生,骨力或優(yōu)。

 

 

7、宣示表

雛形楷法隸書融,結(jié)體漸趨方整中。

太傅精傳宣示表,靈活莊重后人宗。

 

鐘繇(151230),字元常,河南長葛東人,官至太傅??瑫删妥畲蟆H缭迄]游天,群鴻戲海。行書為神品,草書為妙品。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幽深無際,多有異趣。傳世楷書有《宣示表》等。

8、千文殘卷

師法前賢草字精,千文殘卷氣空靈。

烏程孤本存真跡,更得韓張贊上人。

 

釋高閑 烏程(浙江湖州市)人,唐代僧人。草書師法懷素。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盛贊其草書,與張旭并論。存《草書千字文》殘卷,為其傳

世僅存真跡。

 

9、楷書

兩帝推崇貫注深,得天獨厚可通神。

堂皇富麗非能學,品列羲之后一人。

 

張照(16911745),字得天,號涇南,又號天瓶居士,謚文敏,江蘇婁縣人。康熙進士,雍正年間授刑部尚書,修《大清會典》。乾隆元年因督軍無功,致革職拿問,后復(fù)官刑部尚書。諳法律,尤工書法,為康熙、乾隆兩帝推崇??滴踉娫疲?#8220;羲之后一人,精神貫注深,非人所能學……。下筆富麗堂皇,有廟堂氣”。曾為乾隆皇帝代筆。

 

10、金剛經(jīng)

不拘一格露鋒芒,柳骨之風韻味長。

豪放雄渾嚴結(jié)體,別開生面壓群芳。

 

柳公權(quán)(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人,官至諫議大夫,工部侍郎,封河?xùn)|郡公。唐代杰出書法家。工正書,筆力勁健,鋒芒畢露,結(jié)體嚴謹,別開生面,自成流派,世稱柳體。行草書亦屬上乘。傳世作品有《玄秘塔碑》、《金剛經(jīng)》、《蒙詔帖》等。

 

11、篆刻

三長兩短楚狂生,字外功夫爐火青。

首都草圣雄當代,名噪江南舉世驚。

 

鄧散木(18981963),上海人,晚年移居北京。書法學蕭退庵,治印師趙古泥。工楷、行、草、篆、隸,晚年尤工狂草。是現(xiàn)代影響卓著的書法家、篆刻家。“菊初”是他的乳名,曾用鄧士杰、鈍鐵、鄧鐵、糞翁、鄧一足等藝名。常以楚狂人自謂。晚年室名“三長兩短之齋”。自釋為“三長”,指自己的詩、書、??;“兩短”指畫和詞。詩人沈禹鐘作詩贊曰“三長兩短語由衷,自許生平印最工。巨刃摩天空一世,開疆拓宇獨稱雄。

 

12、告身帖

渴驥奔泉筆力施,鐘離縣令勢參差。

端和扶石登高賦,品位才名太子師。

 

徐浩(703782),字季海,浙江紹興人,官至太子少師。其書筆力勁利,有怒貌扶石,渴驥奔泉之勢。有《朱巨川告身》法帖傳世。

 

13、蒙惠帖

博學篤行宋四家,寬容大度冠物華。

無窮變態(tài)多剛勁,獨君謨筆底花。

 

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仙游人。歷仕龍圖閣直學士,開封府、福州、杭州知府等職。因秉性忠直,后人謂之“篤行博學、卓冠一時”。宋代著名書法家。正書宗顏真卿,敦厚持重,行書深得右軍筆意,瀟灑率意,大度寬容。少務(wù)剛勁,有氣勢,晚歸于淳談婉美。

14、辛酸帖

書圣右軍王氏師,辛酸道白貴當時。

筆端描出真神品,流暢寬和感悟之。

 

王導(dǎo)(276339),字茂弘,瑯琊臨沂(今山東)人。好書法,見貴當時。其草書寬和流暢,對王門弟子影響極大,至羲、獻為極則。

 

15、晉祠銘并序

羲之墨寶葬皇陵,法度森嚴可亂真。

設(shè)館授徒垂雅范,修文偃武愛書臣。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甘肅天水人,唐高祖李淵次子。他以武功定天下,甚重藝文,文德綏海內(nèi)。貞觀二年(628年)復(fù)置書法,設(shè)書學博士收徒講學,是時銓選官吏,以書取士。繼帝位后,常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等切磋書藝,不拘主體。他極力表彰推廣王羲之的書法。死后,將《蘭亭》真跡作為殉葬品。他的書法初學隋史陵,后學王羲之,并以虞世南為師。他親自臨池倡導(dǎo)書法,開創(chuàng)了唐代書風,影響后世。

 

16、真草千字文

毅力驚人貧道僧,苦心勵志果然成。

求書如市鐵門限,千字文章七世孫。

 

釋智永,俗姓王氏,名法極,浙江紹興人,王羲之七世孫,永欣寺僧人。書承家學,用力尤勤。書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贈江東各寺。寫壞筆頭埋藏成塚,號“退筆塚”。上門求書者眾,戶限為穿,乃用鐵皮裹之,人號“鐵門限”。智永妙傳家法,為隋、唐學書者宗匠。蘇東坡曰:“永禪師書,骨氣深穩(wěn),體兼眾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

 

17、草書軸

閩籍書家號石齋,二王神髓墨花開。

方剛嚴冷不流俗,結(jié)習難忘妙趣來。

黃道周(15851646),字玄度,幼平,別號石齋,福建漳溥人。明代著名書法家。天啟進士,崇禎時任右中允,南明時任禮部尚書??骨灞环谀暇土x。他為東林黨人。為人很有氣節(jié)。《明史》說他“嚴冷方剛,不諧流俗”。結(jié)習難忘。興殊不淺,楷格遒媚,直逼鐘王。行草離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

 

18、月儀帖

水勢山形伴孤松,冰河雪嶺大家風。

懸流堅勁張芝法,峻險傳神淳厚中。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人。擅草書,家學深厚,系張芝姐之孫。有《急就章》、《月儀帖》、《出師頌》等。唐張懷瓘評其章草曰:“出于韋誕,峻險過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雪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逮”。《書斷》中列為神品。

 

19、說文

清平一世苦追求,滿屋藏書經(jīng)韻樓。

典籍等身傳久遠,說文解字炳千秋。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號茂堂,清乾隆舉人。他一生清貧簡樸,用了三十年時間寫成《說文解字》一書。治學嚴謹,勤研學術(shù)。到了晚年,仍過著非常清苦的生活,但他從不怨天憂人。為了成書,寧愿賣田土和店鋪,決不賣書。在十分艱苦的環(huán)境中,作出了前無古人的貢獻。

 

20、楷書條幅

名冠儒林孔孟風,尊師重教后人崇。

山中少見千年樹,隔海幸逢百歲翁。

 

陳立夫(18992001),譜名祖燕,浙江湖州人。少習經(jīng)史,能言善辯,天津北洋大學畢業(yè)。得叔父其采及胞兄果夫資助,赴美國匹茨堡大學留學,攻讀采礦專業(yè),獲礦學碩士。1925年秋回國,任中興煤礦工程師。次年到廣州,任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室機要秘書。蔣氏執(zhí)政后,歷任中央組織部調(diào)查科科長,軍事委員會第六部部長,侍從室三處處長,中央黨部秘書長,國民黨中央常務(wù)委員兼組織部、教育部部長、立法院副院長等職。赴臺后,任總統(tǒng)府資政。博學多才,書法別具一格,有《人理學研究》、《四書道貫》、《周易學應(yīng)用之研究》等書傳世。夫人孫祿卿(18991992)生三子一女。

 

21、土母帖

京都御史有詩才,各體兼工悟性開。

清秀豐肌如美女,書壇宿將李西臺。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京兆人,舉進士,官至工部郎中。宋朝初年著名書法家。曾任西京留司御史臺,又稱李西臺。其書法風神雅秀,為世人稱道。各體兼善,尤工行楷。黃庭堅說:“西臺山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間美女,豐肌而神氣青秀。

 

22、左筆書

淳樸無華趣墨緣,改弦左筆剋三關(guān)。

形神兼具存真味,歷盡滄桑不計年。

 

費新我(1903—),原名省吾,江蘇吳興縣雙林鎮(zhèn)人。幼時受姐姐柳英熏陶,研習書法。十八、九歲時,在上海一家商行當學徒時,又拜陳鶴年為師,臨寫顏書和南帖北碑。1935年,棄商學藝,更名“新我”。56歲時,右腕患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癥,不能作書,遂改為左手寫字,經(jīng)過艱苦練習。力剋三關(guān)(生疏、勢逆、遲鈍),終于練出了拙中藏巧,拙巧互用,巧中見奇的左筆書,受到國內(nèi)外同行的贊譽。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江蘇省書協(xié)副主席。

 

23、肚痛帖

公孫舞劍感情渲,喜怒憂悲酒正酣。

鳥獸蟲魚風雨火,揮毫落紙似云煙。

 

張旭(658824),字伯高,江蘇蘇州人,官至今吾長史,人稱張長史。擅狂草,其書龍飛鳳舞,神奇莫測,始弘八法,次演五勢?;虼笞硐鹿P,或以頭濡墨作書,是為神品。這種渲瀉感情心手兩忘的書法創(chuàng)作,使草書擺脫實用羈絆,成為純抒情藝術(shù)。

 

24、楷書中堂

躬耕南畝自清堅,壽屆期頤筆不閑。

法度端莊求勁健,貧居上海老神仙。

 

蘇局仙(18811991),清末庠生,多年從事教育工作。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晚年雖年逾期頤,且精神矍鑠,每晨仍臨池不輟。敵偽時期,有人浼翁任某職者,先生即拂袖回鄉(xiāng),躬耕南畝,以水石名其居,以水清石堅自勉,其堅貞亮節(jié)可見。以書法、詩聯(lián)聞名海內(nèi)外,誠盛世之人瑞,國家之禎祥。

 

25、韭花帖

縱筆粉墻佯作狂,天真爛漫韭花香。

流連忘返楊瘋子,敢將圓潤破為方。

 

楊凝式(873945),字景度,號虛白,華陰人,官至太子少師。少時聰穎,能詩善書,常揮毫縱筆于粉墻,狂放不羈,且常佯瘋自晦,時有“楊瘋子”之稱。結(jié)字奇絕,破方為圓,儀態(tài)萬端。米芾云:“楊景度書天真爛漫,老筆紛披”。傳世作品有《韭花帖》、《夏熱帖》等。

 

26、書譜

宣和論著出富陽,結(jié)體精工寫錦章。

落筆近前多創(chuàng)意,自成風貌法周詳。

 

孫過庭(648702),字虔禮,蘇州人。工草書,法乳右軍,有《書譜》墨跡傳世?!稌V》為論書之作,多有獨創(chuàng)、精辟的見解,為史上不可多得的書論專著。米芾評曰:“過庭草書《書譜》有右軍法,作字落筆差近前而直,此乃過庭法,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27、石鼓文

兩個南瓜拜老師,前驅(qū)負駑世人知。

首將飛白開先例,石鼓亭中絕妙詩。

 

張燕昌(17381814)浙江海鹽人,字芑堂,號文魚,又署金粟山人,嘉慶間舉孝廉方正。書工篆隸,尤精篆刻,開創(chuàng)以飛白書入印的先例,他仿制了十個秦代石鼓,把書齋取名“石鼓亭”,他20歲到杭州應(yīng)試,得知域西張紗弄有一位家道貧寒,賣酒為業(yè)的丁敬,立即登門求教,央丁敬收他為徒。因無熟人引進,丁氏又年過花甲,性情孤僻,未能應(yīng)允。后他在杭州買得丁敬的印譜,回家朝夕臨摹,第二年秋,他籌措路費,帶著習作和印章,再次赴杭州,請丁敬指教。丁敬被他的好學精神所感動,破例收他為徒。這次他背了兩個海鹽土產(chǎn)的“黃南瓜”作為拜師禮物。后又結(jié)識梁同書、翁方綱等名家,被譽為浙派的“前驅(qū)負駑”。

 

28、草書平復(fù)帖

名揚西晉出華亭,奇崛超前古質(zhì)文。

平復(fù)帖中驅(qū)體見,草書墨跡世皆珍。

 

陸機(261303)字士衡,江蘇吳縣松江人,西晉文學家。其書奇崛而古質(zhì)。評者謂:“非中古人所能下筆”。傳世作品有草書《平復(fù)帖》等。

29、行書

而立之年書道興,勤思發(fā)奮苦追尋。

桑榆晚景臨池樂,矢志不移大器成。

 

吳德旋(17671840)江蘇宜興人,字仲倫。而立之年,愛上書道。后在包世臣指導(dǎo)下晚年習書,書藝大進。他至老猶勤,矢志不移,終成大器。

30、深慰帖

書風古淡自貞元,不與同流祛媚妍。

瀟散之中呈婉約,遺留深慰近平原。

林藻,字緯乾,唐貞元時人。擅行書,婉約豐妍,出入智永之域。董其昌云:“緯乾書學顏平原,瀟散古淡,無虞、褚輩妍媚之習。五代時楊少師特

近之”。有《深慰》行書帖傳世。

 

31、草書軸

天真平淡透空靈,結(jié)構(gòu)森然意氣存。

八法流光飛指腕,書家神品出華亭。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上海松江縣)人。明代杰出書畫家。累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少好書畫,臨摹真跡。行楷之妙,跨絕一代。其書天真平淡,秀逸空靈;有意成風,無意取態(tài),結(jié)構(gòu)森然,精詣八法,書輒如意,自成一家,名聞外國。

 

32、陸機文賦

少從舅父寫蘭亭,文賦長篇韻味真。

晚學二王尤尚古,中年之后更精深。

 

 陸柬之,江蘇蘇州人,虞世南之甥?!稌鴶唷吩疲?#8220;少學舅氏,臨寫取舍,晚學二王,尤尚其古,中年之跡,猶有怯病??傉拢?span lang="EN-US">668670)以后,乃備筋骨”。傳世有《陸機文賦》、《蘭亭詩》等帖。

 

33、前出師表

一往無前古拙成,縱橫散亂意精心。

絕倫穩(wěn)健羲之韻,高雅雄奇墨跡新。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又號枝指生,蘇州人。明代杰出書法家、詩人。弘治舉人,官廣東興寧知縣,遷應(yīng)天府通判。其書古拙疏宕,雄強豪縱,一往無前。但有時過于縱橫散亂,常有失筆處,出入晉魏,用筆沉著穩(wěn)健,遒爽絕倫,堪稱精心之作。

 

34、枯樹賦

 博通文史字猶工,玉潤金聲漢魏風。

 飛舉之仙留圣教,清疏勁煉在其中。


褚遂良(596658)字登喜,杭州人。官至吏部尚書,封河南郡公。唐代杰出書法家,他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其書字里金聲,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疏瘦勁煉,清遠蕭散。米芾云:“翩翩自得,如飛舉之仙”。傳世作品有《孟法師碑》、《雁塔圣教序》等。

 

35、篆刻

閨房結(jié)下印中情,魯迅圖章白石生。

女子操刀成大器,清高古樸更天真。

劉淑度(18981985)又名師儀,山東德縣人,自幼聰慧好學,酷愛美術(shù)、金石。1927年經(jīng)李苦禪介紹,拜齊白石門下深造。齊白石親刻“千石印堂”一印相贈。曾為魯迅先生刻“魯迅”、“旅隼”印章。

 

36、信行禪師碑

筆鋒纖瘦氣無華,結(jié)體疏通唐四家。

銳意臨傷功力厚,北朝風骨后人夸。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涿陰(今山西省)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稱“薛少保”。他在外祖父魏征處見到虞、褚真跡,銳意臨傷。其用筆纖瘦,結(jié)字疏通自成一家,時人謂“買褚得薛,不失其節(jié)”,與歐、虞、褚并稱為初唐四家。

 

37、花氣熏人

超群放縱字紛披,山谷形懸取勢奇。

學士詩文多側(cè)險,松風掠過武陵溪。

 

黃庭堅(10451105)洪州分寧人。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官至吏部員外郎。曾就學于蘇軾門下,長于詩文,其書法奇逸超群,放縱不羈,為宋四大家之一。行草書流利飛動,酣暢淋漓,結(jié)字側(cè)險取勢,筆畫橫逸紛披,為后取法。明祝允明云:“其書得晉人之韻,形貌若懸,而神爽冥會”。傳世書作有《黃州寒食詩跋》、《松風閣詩卷》等。

 

38、小楷赤壁賦

神韻超逸飄欲仙,疏而不散氣相連。

詩文書畫空靈里,行草落花在筆端。

 

王寵(14941533)字履仁,更字履吉,吳縣(今屬江蘇省)人,號雅宜山人,人稱“王雅宜”。工詩文書畫,擅篆刻,尤以書法特別是小楷影響最大,時人評價甚高。他的書法始摹永興、大令,晚年稍出已意,以拙取巧,婉麗遒逸。其筆畫欲離還連,疏而不散,靜穆靈動,逸氣盎然。

 

39、衛(wèi)鑠楷書

大家閨秀譽書壇,筆陣成圖翰墨緣。

勝過幾多男子漢,為人師表口碑傳。

 

衛(wèi)夫人(272349)名鑠,字茂漪,東晉人,是王羲之的啟老師,因她是汝陽太守李矩的夫人,故稱衛(wèi)夫人。九歲從叔父衛(wèi)恒學習書法。永和九年(348),寫了一篇書論,用形象比喻法列舉了七種基本筆劃的筆勢,名為《筆陣出入軒軒圖》簡稱《筆陣圖》。

 

40、草書詩軸

筆力雄渾學問深,精通醫(yī)道節(jié)堅貞。

善臨魏晉寧無媚,行草書觀石道人。

 

傅山(16071684)字青竹、青主,別號石道人,山西太原人。曾進行反清復(fù)明活動,常被捕,堅貞不屈??滴跏吣觊_“博學鴻詞”科,被薦為官,堅辭不就。精通書法與醫(yī)學,筆力雄奇宕逸,其行草書生氣郁勃,更為殊觀。

 

41、率更九成宮

險峻雄奇渤?;?,自成一體實堪夸。

風旋雷激真行草,博古通今一大家。

 

歐陽詢(557641)潭州臨湘人,字信本,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太子率更令,封渤??h男。唐代杰出書法家。尤以正書、行書著稱,世稱歐體。時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家。傳世作品有《九成宮碑》、《張翰帖》等。

 

42對聯(lián)

削發(fā)為僧書畫精,大千世界五洲行。

中西合璧傳佳話,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18991983)原名張正權(quán),又名張蝯 、張爰、張季爰。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畫室名大

風堂,四川內(nèi)江人。父張忠發(fā),母曾友貞。他排行

第八,其二哥張正蘭,即著名畫虎大師張善子。1917年東渡日本學染織技術(shù),自習繪畫。1919年回國留居上海,拜曾熙為師,學習書法。因未婚妻謝舜華病逝等原因,往松江禪定寺落發(fā)為僧,法號大千。三月后,因不愿燒戒而逃禪,被兄善子尋回,送內(nèi)江家中與曾正蓉結(jié)婚,不久返回上海,拜李瑞清為師,研習書法繪畫。1950年,應(yīng)邀去印度辦畫展,從此離開大陸,1952年居香港,不久率家移居阿根廷,次年在巴西圣保羅建“八德園”定居,后又在美國居住

九年,1976年回臺灣定居,在外漂泊三十余年,總是一身長衫,昂首拂須,保持傳統(tǒng)炎黃古風和民族

氣節(jié)。198342病逝于臺北。

 

43、黃州寒食詩

秀麗眉山一老松,凌風斗雪更蔥蘢。

書壇巨擘人稱頌,一代文豪萬古崇。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學家和書法家。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均以詩文著稱于世,稱“三蘇”。東坡官至禮部尚書。其書取法李邕、顏真卿、楊凝式,又自出新意,獨樹一幟,為后人所宗,開宋書“尚意”之先聲。傳世作品有《黃州寒食詩帖》、《前赤壁賦》等。

 

44、行書詩軸

不趨黨勢大風歌,逆水行舟磨難多。

番錦離奇成一格,清平超妙忌隨和。

 

倪元璐(15941644)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明末書法家、學者。天啟進士,官至國子祭酒。倪學術(shù)純正,不趨黨勢。李自成進北京后,自縊身亡。工行草書,自成一格。其書番錦離奇,另一機軸,新理意念尤多,與董派平淡清秀書法迥然有別。

 

45、記功題名石

橫戈鑿壁縱豪情,飛舞鋼花勒石銘。

片羽一鱗生虎氣,蜀中屈指漢將軍。

 

張飛(—221)字翼德。英武威烈,多謀善戰(zhàn),而且善書畫,工于文字,是一位儒雅將軍。少時在王孝先生的指導(dǎo)下,單日學文、雙日練武。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派張鴿攻打蜀國,張飛奉命阻擊,雙方交戰(zhàn)一個多月,未見勝負。后他領(lǐng)精兵數(shù)萬人,改道出擊,終于擊敗曹兵。正待班師回朝之時,有將士提議在戰(zhàn)地崖石上題字留念,因未帶紙筆,張飛就用丈八蛇矛在一塊高大平整的崖石上刺鑿出兩行瘦勁、瀟灑古拙的大字“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鴿于八濛,立馬勒銘”。此記功題名又謂“桓候戈書”?,F(xiàn)存于四川流江縣。

 

46、楷書聯(lián)

南海先生筆勢張,藝舟碑學溢芳香。

奇逸豪放探索路,苦悶之中韻味長。

 

康有為(1857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更生,廣東南海(今廣州)人,人稱南海先生。初為改良主義領(lǐng)袖,后成為?;逝墒最I(lǐng)。維新運動失敗后,轉(zhuǎn)而研究經(jīng)學和金石書法,在極度苦悶中寫成《廣藝舟雙楫》,總結(jié)清代后期碑學理論,對書法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作用,使碑學成為現(xiàn)代書法中的一個重要流派。

 

47、伯遠帖

天資聰慧數(shù)元琳,行草書風世所珍。

經(jīng)史博通存伯遠。風流宛在古人心。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法護,王洽子、王導(dǎo)孫?,樼鹋R沂人,官至尚書令。天資聰慧,博通經(jīng)史,精于詩文,東晉知名書法家,尤善行草書。傳世書跡有《伯遠帖》、《三月帖》等。董其昌云:“《伯遠帖》瀟灑古淡,東晉風流宛然在眼”。該帖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并藏于故宮養(yǎng)心殿中,謂之“三希堂”法帖。

 

48、洛神賦

書運不衰三百年,惟趨時貴雜其間。

晉人風度帝王愛,草體洛神賦一篇。

 

宋高宗(11071187)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其書閑雅有晉人風度,為世所重。草書《洛神賦》為其傳世作品。

49、七律詩軸

世態(tài)炎涼困惑多,落花時節(jié)柳穿梭。

名山勝跡筆端現(xiàn),大顯神通卷氣書。

 

唐寅(14701523)字子畏,又名伯虎,號六如,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詩人。二十九歲時在南京中鄉(xiāng)試第一,故有“南京解元”之稱。后因會試時受科場案牽涉,被革黜,從此備嘗世態(tài)炎涼之滋味。晚年生活窮困,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為“明代四大畫家”。書法取法趙孟頫,工穩(wěn)挺秀,有書卷氣?!堵浠ㄔ妰浴番F(xiàn)藏蘇州市博物館。

 

 

 

50、隸書七絕

溯源知古得奇真,卅載沉酣漢隸精。

筆劃飄逸求怪妙,醇而后肆用功勤。

 

鄭簠(16221693)字汝器,江蘇上元人,號谷口。錢泳說:“國初有鄭谷口始學漢碑,再從朱竹坨討論之,而漢隸之學復(fù)興”。自言:“始知樸而知古,拙而自奇,沉酣三十余年,醇而后肆”。筆畫沉著飄逸,隸書稱為古今第一。

51、洛神賦

松雪瑤姬兩法家,結(jié)成伉儷筆生花。

志同道合珠聯(lián)壁,翰墨丹青海內(nèi)夸。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浙江吳興人,元代杰出書法家、學者?!对贰贩Q:“孟頫   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趙書氣象雍容、溫潤閑雅、結(jié)體妍麗、點畫遒勁,法度嚴謹,瀟灑超逸,深受當時和后世

推崇。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又名瑤姬,

號棲賢山人,封魏國夫人,世稱夫人。她十八歲

與趙孟頫結(jié)婚時,趙孟頫的書法水平比她低。后來在她的幫助下,趕上并超過了她。他倆志同道合,經(jīng)常切磋書畫,夫婦合作,珠聯(lián)璧合,傳為佳話。

52、隸書對聯(lián)

詩書并重畫同工,聯(lián)語花飛綴字紅。

天意憐才稱墨寶,離京混跡浮屠中。

 

陳洪壽(15991652)字章候,號老蓮,又號蓮子。浙江諸暨人。幼喜繪事,師藍瑛。崇禎間,游京師,召為舍人,后南返。清兵入浙,混跡浮屠間,又自號悔遲、老遲。精繪畫,與崔子忠齊名。能詩文,工書法,頗受后人稱許。

 

53、草書杜詩軸

貧窮潦倒莫悲傷,放浪姿情八法張。

樹偃鳳鳴聞海嘯,青藤道士徐文長。

 

徐渭(15211593)字文長,浙江紹興人,出身秀才,為浙督胡宗憲幕客,駐寧波、杭州、嚴州等地。曾到京,后辭聘失業(yè)。悲觀厭世,發(fā)狂自殺未遂。與繼室不和,殺妻下獄七年。出獄后,從事詩書畫創(chuàng)作。自號青藤道士。反對封建禮教,反對復(fù)古,語言明快。

 

54、隸書聯(lián)

剛?cè)嵯酀朔滞商氡畧A筆中。

北李南曾堪繼美,晉規(guī)漢矩世推崇。

 

曾熙(18611930)字子緝,季子,號俟園,晚自號農(nóng)髯,湖南衡陽人。隸書、章草尤受時人推崇。康有為云:“行楷各體皆逸,體峻者見骨氣,體逸者見性情”。其弟子沈曾植為晚清一大書家。

 

55、張好好詩卷

六朝風韻自天成,蓋世詩文字句真。

橫溢才情推上品,詩名應(yīng)不掩書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官至

中書舍人,唐代著名詩人。其書法穎異卓群,纖秾

超逸。明董其昌稱:“深得六朝風韻”。他以詩名

蓋世,故書名不復(fù)顯赫。如所書《張好好》詩,可

入行書上品。

56、書譜

明代仲溫氣韻濃,草書雋秀在其中。

端莊嚴謹同知筆,小楷清柔格調(diào)工。

 

宋克(13271387)字仲溫,號南宮生。江蘇蘇州人。官鳳翔同知。工小楷、章草,氣韻雋秀,有《書譜》等帖傳世。

 

57、行書軸

化古為新金石家,平生愛藝棄烏紗。

超凡脫俗安東令,苦鐵精神實可嘉。

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卿。號苦鐵、老缶。書印俱佳。蒼古雄健,達到化古為我的境界。五十三歲時,曾任安東(今江蘇漣水縣)知事。因他致志于書法、治印藝術(shù)事業(yè)的追求與研究,只當了一個月的縣令,決然辭去。后刻有三枚 “一月安東令”印章傳世。

 

58、草書心經(jīng)

窮餓不移自適安,隱居不仕勝先賢。

超逸瀟灑梅花道,敢與晉唐共比肩。

 

吳鎮(zhèn)(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

江嘉興人。其書清雋超逸,瀟灑出塵。他終身隱居

不仕,絕不游于顯宦富貴之門,窮餓不移,安然自適,造就了元代少有的書法風格。

 

59、孔子廟堂碑

剛?cè)岵泻暌?guī),羅綺嬌香百代垂。

韻味深長思古訓(xùn),   鴻戲水燕雙飛。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唐

初杰出書法家。工詩文。唐太宗稱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其書受于智永,得二王法度,溫和秀美,韻味深長為時人寶之。傳世書作有《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志》等。

60、行草詩軸

南宮家法得真?zhèn)?,好石善書又撰?lián)。

削籍回鄉(xiāng)常作畫,云來簾卷伴忠賢。

米萬鐘(—1682)字友石,又字仲詔。其先關(guān)中人,后徒京師,籍順天(今北京)。萬歷進士。官江西按察使,因魏忠賢黨倪文煥彈劾而削籍。崇禎初,起為太仆少卿,卒于官。性好石,善書畫。行草得南宮家法,時有“南董北米”之稱,著有《篆隸訂偽》。有楹聯(lián)墨跡存世。云來清靜當深處,簾卷霞明向遠開。

 

61、上清帖

藏鋒筆意出毫端,氣韻風徽滿山川。

墨跡傳真多勁健,宗王道祖始長安。

 

薛紹彭,宋神宗時人,字道祖,長安人。宋代知名書法家,官至秘書閣修撰。宋危素云:“超越唐人,獨得二王筆意……”。趙孟頫云:“道祖書如王,謝家子弟,有風流之習”。明張丑云:“薛書堅密藏鋒,得晉、宋人意……”。傳世書跡有《詩刻》、《蘭亭臨本》等。

 

62、茅龍書

以茅代筆白沙書,蒼勁恢宏展畫圖。

奇特高雅無俗媚,雄渾有力世間殊。

陳獻章(14281500)字公甫,廣東新會人。因居白沙里,人稱“白沙先生”、“陳白沙”。他的書法特色與他使用的書寫工具有密切關(guān)系,他山居之時因缺筆而以束茅代之,晚年則專用束茅作書,遂自成一格,其字蒼勁有力,不同凡俗。

 

63、升仙太子碑

閨中豪杰善詩文,無字豐碑后世評。

點畫方圓遵法度,書林代有女才人。

 

武則天(624705)本名照,山西文水人。善詩文、書法?!缎蜁V》說她“喜作字,初得晉王導(dǎo)十世孫方慶家藏其祖父二十八人書跡,摹拓把玩,自此筆力益進……行書駸駸稍能,有丈夫勝氣”。她的傳世作品有《升仙太子碑》。行草書結(jié)字嚴謹,草法規(guī)矩,點畫圓轉(zhuǎn),粗細有度,章法疏朗,字字獨立,為著名唐碑之一。死后立無字碑,意為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評說,武則天墓位于西安乾陵。

 

64、草書軸

古法變新骨氣生,逸奇方勢意橫撐。

形神蒼老鐘王外,書畫同源趣味深。

 

張瑞圖(15701644)字長工,號二水,福建泉州人。萬歷進士,官至大學士,明末著名書畫家。工山水,尤以書名。書法奇逸,鐘王之外,另辟蹊徑。粱讞說:“圓處悉作方勢,有折無轉(zhuǎn),于古法為一變,一意橫撐,少含靜穆之意,然有一段蒼老氣骨耳。

 

65、中秋帖

青出于蘭勝于蘭,飄然俊逸美如仙。

孤峰四絕稱神品,大令書風百代傳。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上書令,人稱‘王大令’。東晉杰出書法家,與父王羲之并稱‘二王’。幼年從父學書,又學張芝。各體兼擅,尤以行書成就最大。其字俊逸豐腴,飄然若仙,絕眾超美,無人可擬。飛白書列入神品。傳世書跡有《洛神賦十三行》、《中秋帖》等。

 

66、隸書

心摹五鳳錄為書,體勢微斜散玉珠。

結(jié)字修長金石味,晚年一變線橫粗。

 

金農(nóng)(16871764)字壽門,浙江仁和人,號冬心,人稱“金冬心”??途訐P州,為“揚州八怪”之一。善書畫。獨創(chuàng)漆書,又稱“金農(nóng)書”。其書字體略扁,體勢微斜,沉著靈動,淳古方整,晚年一變,筆畫扁方橫粗豎細,結(jié)體修長,拙中寓巧,與近代才出土的漢代簡冊隸書神氣相通,確實是“得其神骨”。

67、臨柳公權(quán)帖

明清兩代重臣搏,力感書風自必然。

壯美雄強揚海外,一生勤奮號癡庵。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癡庵,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明天啟進士,累官至禮部尚書。后降清,授禮部尚書,謚文安。書宗二王,險勁沉著,力感充沛,與董其昌并稱。其書在日本倍受推崇。

 

68、楷書

胸中書卷氣橫秋,執(zhí)法臨摹筆下收。

別出心裁觀不厭,西溟老叟蕩輕舟。

 

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浙江慈溪人。清初著名學者、書法家。曾任明史纂修官??滴跞赀M士,授翰林院編修。學書以摹為主。常言:臨可自出新意,摹必重規(guī)疊矩。他以這種謹慎小心的態(tài)度學書,取得了相當?shù)某删?。妙在以自已性情合古人神理。初視若不?jīng)意,而愈看愈不厭,亦胸中書卷浸淫醞釀所致。

 

 

69、小游仙詩卷

三軍奏凱將班師,破斧歸來少壯時。

取勢卻能稱怪杰,鐵崖險峻出新姿。

 

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浙江紹興人。元代詩人兼書法家。泰定四年進士。官至江西儒學提舉。其書奇倔險勁,以狂怪著稱。吳寬說:“(如)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戕,倒戟而歸”。

 

 70、楷書軸

以碑入帖卓然成,海怒兵嚴清道人。

覽鼎六書懷訓(xùn)詁,西陲晚歲古益臻。

 

李瑞清(18671920),晚自號清道人。江西臨川人。其書參合篆、隸、楷,以碑入帖,于大篆得力極深,用筆極澀,雍和有節(jié),成就很大。

 

71、楷書橫批

佛法無邊靈化功,一身正氣貫長虹。

名師典范全能手,共仰津門不老松。

李叔同(18801942),浙江平湖人,生于津門。幼名文濤,后名廣平,號漱筒、瘦桐,藝名息霜。循世出家后,釋名演音、弘一。別名多至二百余。三十九歲剃度于杭州虎跑寺。六十三歲圓寂于

福建泉州。他是一位“藝術(shù)全能大師”,于音樂、

戲劇、詩詞、繪畫、書法、治印等方面造詣很深。

 

72、篆書

廣收博采眾家長,初學北碑筆法張。

師古不泥風范在,名揚中日創(chuàng)新章。

 

吳讓之(17991870),江蘇儀征人。原名廷 ,字熙載,因避清穆宗(名載淳)諱,更字讓之。初從包世臣學北碑,后博采諸家之長,篆刻與

篆書都師鄧石如而又自成一家,在中日書壇都頗有

影響。

 

73、碎錦帖

 

峻峭森嚴足碎金,行草書風冠古今。

跡寫焦山光翰苑,大字極工可亂真。

 

吳琚,宋開封人,字居父,號云壑。官至少師。工于翰墨,時有書名。行草書學米芾,幾可亂真。

大字極工。傳世書作有《碎錦帖》、《焦山題名》等。

 

74、楷書軸

書畫同源體態(tài)佳,恢宏壯闊實堪夸。

過目不忘方二歲,生動靈活篆刻家。

 

趙之謙(18291884)字益甫,撝叔,號君、悲庵、無悶。浙江紹興人。清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咸豐舉人。主修《江西通志》,后任鄱陽、奉新和南城知縣。兩歲時即能把筆作書,讀書過目不忘。其書氣機流宕、變化多姿、儀態(tài)萬方,壯闊恢宏。篆隸亦精,行書參用碑版筆法。

 

75、草書團扇

治國無方鑒賞精,修長筆勢硬通神。

行間蘭竹生風雨,清麗飄逸創(chuàng)瘦金。

 

宋徽宗(10821135)名趙佶。擅書畫,精鑒賞。“靖康之亂”后當了金人的俘虜,死于五國城。但在書畫方面卻是個行家。自創(chuàng)瘦金書體,筆勢勁逸,別有特征。

76、楷書

骨肉停勻一縣官,助人為樂愛清玩。

誠心兩璧榮書院,領(lǐng)袖東南譽滿山。

梁讞,字聞山,號松齋,安徽亳縣人。乾隆舉人,曾任巴東知縣,壽春書院主講。工書,筆法潤澤,骨肉停勻。楊守敬云:“梁聞山昌明北學,領(lǐng)

袖東南,誠為兩璧”。主講壽春書院時,與鄧石如

相識。

77、隸書聯(lián)

細筆端莊憶默庵,橫平豎直勢巍然。

擘窠大字神愈壯,當代聞名古拙仙。

 

伊秉綬(17541815)字組似,號墨卿,又號默庵。福建寧化人。清代著名書法家。乾隆進士,官惠州、揚州知府。工隸書,名聞當代。大膽使用平行線,顯得端莊鄭重。能寫大字,愈大愈壯。行書疏瘦勁健,以其古拙,別具一格。

 

78、行書對聯(lián)

少臨顏柳又工詩,梵語琳宮梁氏師。

冠服一身終不易,盛名久負世間知。

 

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小舟,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書法家。乾隆進士,官翰林院侍講,一冠一服,終身不易。不宴客,不受饋贈。著述多種,善詩。七十以后,愈臻變化,純?nèi)巫匀?,為當世獨絕。負盛名六十年。東南士大夫碑版及琳宮梵宇題額,有求必應(yīng)。年逾八秩,而明燈矮紙,猶能運筆。

 

79、草書軸

八大山人禪意深,形神獨具體尤精。

不衫不履求清淡,背井離鄉(xiāng)作道僧。

 

朱耷(16261705)別號雪個,個山、人屋,江西南昌人。系明朝宗室。明亡后,棄家為僧為道。六十歲后稱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花鳥等,與石濤齊名。其書法不衫不履,筆法簡練、穩(wěn)定、沉著、莊重、清淡;頗有幾分“禪意”。

 

80、楷書對聯(lián)

超然獨秀自天成,味厚神藏靜里生。

火色勻青源帖學,貌豐骨勁出諸城。

 

劉墉(17201804)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乾隆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清代杰出書法家。先學其父,后遍臨諸大家書法,自成一家,名滿天下。《松庵隨筆》云:“貌豐骨勁,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籠,超然獨出”。得力一個‘靜’字,須知火色純青,實非容易。

 

81、趙懿簡公碑

書名不顯自成家,深法二王格調(diào)佳。

海內(nèi)宗師留刻石,草堂驚夢月籠紗。

 

蔡京(10471126)字元長,興化仙游人。官至尚書左丞、右仆射、拜太師,封魯國公。宋代著名書法家。以世人目之奸黨故,其書名不顯。其書深法二王,自成一格,為海內(nèi)所宗。存世書跡有石刻《草堂詩題記》等。

 

82、自書詩卷

少有奇才聯(lián)語工,年方八歲一神童。

頂真妙對名天下,著作流芳學士風。

 

解縉(13691415)字大坤,號春雨。江西吉水人。明太祖洪武間進士。授庶杰士,嘗上萬言疏指斥時政,太祖稱其才,改御史。以其年少,令還家就業(yè)。成祖時入直文淵閣,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后為漢王高煦構(gòu)陷,逮下詔獄死。有《文毅集》、《古今列女傳》、《永樂大典》傳世。八歲曾作諧諷聯(lián):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83、紫金硯帖

筆端快劍駑開弓,狂放元章眼界空。

進退不凡飛駿馬,出神入化米南宮。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又稱米南宮。祖居太原,后遷襄陽、潤州。官至禮部員外郎。生性豪放,能詩善畫,精于書法,行草書尤善,宋四大家之一。黃庭堅云:“元章書如快劍砍陣,強駑射千里”。宋高宗云:“沉著痛快,如乘駿馬。

84、楷書中堂

獨立不阿一代驕,取長補短實清高。

有成何必趨時貴,附炎之風罪不饒。

 

錢南園(17401796)官通政司副使、御史,與黃帝很接近。其書不趨附勢,上學魯公,獨立不阿,自成一派。

 

 

85、隸書軸

家無古跡有恒心,千百年來第一人。

五體兼工完伯老,書從印入貴傳神。

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家住安徽懷寧縣皖公山下,將‘皖’字拆開為號,稱“完白山人”。1796年,清仁宗顒琰嗣位,為避“琰”字諱,更名“完白”。他學習書法,仿刻漢印。因家境貧寒,買不起碑帖和書籍,便從十七歲起,以書法、刻印出游,賣字求生,遍游各地名山大川,歷四十多年刻苦尋求,終成“鄧派”。“千百年來第一人”(康有為評語),“五體兼工”(包世臣評語)。清人馮班說:“貧人不能學書,家無古跡也”。鄧石如用遠游治學的實踐成就駁倒了馮班的話。后人評價為“書從印入,印從書出”。開啟一代新的書風、印風。

 

86、行書

鳳翥龍幡字絕倫,墨書清勁掩其名。

精通理學堪傳世,草法超逸始右軍。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理學家、書法家。官至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謚文成。擅行草書,得右軍骨,清勁絕倫,啟功說:“草法超逸,不讓文、祝諸名家”。

 

87、瑯琊臺石刻

瑯琊刻石出膠東,二世詔文小篆中。

茂密蒼森推上品,刪繁就簡李斯功。

李斯(—208)字通古,河南人,官至丞相,工書。助始皇定郡縣制,后為趙高所誣,腰斬于咸陽,時年七十。秦統(tǒng)一六國前,由于各諸候國長期割據(jù)分裂,致使語言異聲,文字異形。李斯遵照秦始皇的旨意,將大篆改為小篆,成為統(tǒng)一字體頒詔天下?,F(xiàn)在保存的《瑯琊臺刻石》是李斯和胡亥等人于209年刊刻的??淌?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129" unitname="厘米">129厘米,寬67.5厘米,厚37厘米。現(xiàn)存中國歷史博物館。

 

88、楷書

不減大蘇姿潤中,妙規(guī)奇倔法專宗。

勤耕翰院得時譽,結(jié)體雄強入險峰。

吳寬(14351504)字原博,號匏庵,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書法家、詩人。成化八年會試第一,廷試第一。授翰林修撰,贈太子太保。書法專宗蘇東坡,雖規(guī)模于蘇,而多所自得,是明代成就最大的書法家。

 

89、對聯(lián)

俗吏風塵膽氣豪,揚州八怪最逍遙。

丟官脫卻烏紗帽,二十年前舊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蘇興化人。以詩書畫三絕著稱于世。乾隆七年任山東范縣縣令,乾隆十一年調(diào)任濰縣。常微服出巡,為民辦事。他鄙棄權(quán)貴,常以“風塵俗吏”為樂。揚州八怪之一。在濰縣任知事時,連年遭災(zāi)荒,百姓餓死、相食無數(shù)。他打開官倉賑濟于民,后被誣為“貪污舞弊”而遭罷官。乾隆十七年暮秋,終于“扯碎狀元袍,脫卻烏紗帽”,憤然辭職?;負P州后,重操舊業(yè),以字畫賣藝維生。此時盛名負重,與以前落拓揚州時大不一樣,求字畫者多。因他苦心研藝,倍受人們敬仰。但他十分謙虛,刻有“二十年前舊板橋”印章,以示無限感慨之情。

90、篆書對聯(lián)

金文筆法小篆成,字體微方品極真。

書風勁挺猶剛正,與之濠叟共齊名。

吳大 (18351902)字清卿,號恒軒。江蘇吳縣人。頗愛金石,以金文筆法寫小篆,筆畫勁挺,結(jié)體微方,有剛正之美,時與揚沂孫齊名。

 

91、自敘帖

善書狂草仰藏真,靜夜臨池伴佛燈。

察水觀云師造化,千言萬語贊高僧。

 

懷素(725785)俗姓錢,字藏真,湖南長沙人。為僧玄裝三藏法師之門人,善書,尤好草書,法度完備,筆法瘦勁圓轉(zhuǎn),飛動自然。他少年出家為僧,為了練字,他用舊筆、鍋煙灰調(diào)水,芭蕉葉和漆盤當紙。夜深人靜,他一人借著昏暗的佛燈,進行臨習,蕉葉堆如小山,漆盤底竟被寫穿。他寫過的筆埋于地,取名“筆冢”。得到張旭、顏真卿大師的指教,取得很大成就。他還“善取物象師造化”,留下了“觀云察水悟筆意”的美談。

 

92、行書對聯(lián)

自出機抒殿宇寬,全無稚筆效平原。

不拘一格培新秀,兩任帝師今古傳。

翁同和(18301904)字叔平,號瓶庵居士,又號松禪,江蘇常熟人。清末著名書法家、學者。咸豐六年丙辰科狀元。同治、光緒兩朝皆柄朝政,兩任帝師,累官至協(xié)辦大學士。百日維新失敗后,被西太后革職,卒于家。其書出顏平原而能自出機抒、不拘一格,為乾嘉以后一人。揚守敬云:“老蒼之至,無一稚筆”。馬宗霍先生說:“氣息淳厚,堂宇寬博”。

 

93、祭侄文稿

奮筆疾書祭侄文,腥風血雨悼忠魂。

平原御史人稱頌,大氣凜然后世尊。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陜西西安人。玄宗時任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任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因抗賊有功,入京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宰相盧杞派他勸諭,為希烈所留,忠直不屈,被縊殺。其品行為后世稱道。其書一變古法創(chuàng)“顏體”,雄偉剛勁,大氣磅礴。傳世作品很多,其中《祭侄季明文稿》譽為顏書第一,天下第二行書。

 

94、篆書

金文筆法體微方,古雅新奇墨跡香。

博采諸長為已用,源于石鼓更端莊。

楊沂孫(18121881)字子輿,號詠春,晚署濠叟,江蘇常熟人。篆隸宗鄧石如,而又雜采《石鼓文》及金文筆法,體形微方,古雅可愛,可與鄧石如篆書比美。

 

95、漢魏十三品

戎馬生涯字絕倫,浪花飛濺玉珠呈。

石門滾水十三品,記取曹公一片心。

曹操(155220)小名阿瞞,又名吉利,字孟德。今安徽亳縣人,政治家、軍事家。才華出眾,詩文、書法及音律無所不通。善篆隸,尤工章草。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曹操駐石門褒斜谷南口,見浪花飛濺,如珠似玉,縱情直書“袞雪”二字。有侍從在旁低語,說魏王的“袞”字少了三點水。曹操指著滾滾激流風趣地說“這不是水嗎”?后贊道:“狂濤巨浪流石邊,‘袞’字左邊不用點”。“袞雪”摩崖石刻是《石門漢魏十三品》之一。現(xiàn)藏于漢中市博物館。

 

96、行書聯(lián)

宏獎風流幾大籮,經(jīng)術(shù)精研點畫活。

求書碑版紛繁至,文集花香不在多。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晚號蘇齋,北京人。清代杰出書法家、學者。乾隆進士,歷任各省鄉(xiāng)試副考官。后擢內(nèi)閣學士,賜二品銜,以宏獎風流為已任。生平精研經(jīng)術(shù)及考訂之學。其書點畫厚重,結(jié)構(gòu)嚴謹。擅楷、行書,北方求書碑版者畢歸之。與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

 

97、麓山寺碑

雄豪偉健自成圖,剛正不阿六絕書。

初學右軍規(guī)范在,拋磚落地出江都。

 

李邕(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江蘇)人。官至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一生屢遭貶斥,后初奸相李林甫害死。一生以行書碑極多,運筆頓挫起伏,氣勢凌厲,對后世影響很大。

 

98、隸書

四十余年溯篆分,六朝楷法盡歸真。

肄書汛   承庭訓(xùn),懸腕藏鋒逸氣存。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猿叟。湖南道縣人,清代杰出書法家。道光進士,曾官四川學政等職。四十余年求篆分入真楷之緒,惟以橫平豎直為律。懸腕作藏鋒書,日課五百字,行體中見逸氣。對清末民初書壇影響很大。

 

 

 

99、懷西都詩

自然精妙務(wù)觀辭,筆力雄奇細布施。

儒雅之風神氣在,名聞遐邇放翁詩。

 

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號放翁。浙江紹興人。官至寶章閣待制。南宋大詩人、書法家。草書學張旭,行書學楊凝式?!稇殉啥荚娞肥撬?span lang="EN-US">79歲后所書。字里行間瀟灑自然,風流儒雅。宋孝宗贊其“筆力回斡甚善”。朱熹云:“務(wù)觀筆札精妙,意致高遠”。

 

100、楷書聯(lián)

高古雄渾點畫新,方圓筆勢北碑真。

折中連外追唐宋,名噪扶桑落墨痕。

 

張裕釗(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專習南北朝碑版楷書,自出新意??涤袨檎f:“高古雄渾,點畫轉(zhuǎn)折,皆絕痕跡”。在世時曾收日本弟子,故其書法對日本書壇影響很大。2005-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百詠
中國歷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代表作,書者了解收藏
隋唐書法
十大書法家全集
中國歷代著名的書法家
中國古代知名書法家及其代表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