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吳冠中先生逝世的消息后,第一時間打電話致我的好朋友、著名畫家許向群,向群與吳冠中先生很熟,曾多次采訪過吳先生。電話那端的許向群心情很沉重,他說: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大家,敢說敢為,正因為他無所畏懼,所以他的言論引起過很多爭論。2007年,吳冠中“以獎代養(yǎng)”、“取消美協(xié)、畫院”等言論激起軒然大波,相關機構紛紛反擊。2008年,他又放炮說,中國美術養(yǎng)了一群不下蛋的雞,再度引起爭論。
1992年,他寫下不足千字的《筆墨等于零》一文,1998年的油畫風景畫、中國山水畫展覽的學術討論會上,老畫家張仃發(fā)表《守住中國畫的底線》,對“筆墨等于零”論提出公開批評,于是形成張吳之爭,由于兩位老畫家的社會地位和影響,迅即引起反響,開始了廣泛的論辯。
吳冠中將筆墨理解成繪畫的技巧,認為脫離了具體畫面的孤立的筆墨,其價值等于零。張仃則認為,筆精墨妙,這是中國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不想消亡,這條底線就必須守住。爭論持續(xù)好幾年,美術界眾多畫家、理論家紛紛參與。筆墨價值之爭不僅在香港、臺灣引起反響,還波及海外華人文化圈,此次爭論是關于筆墨歷次爭論中規(guī)模最大、發(fā)表文章最多的一次。
吳冠中一輩子都在求一個真字。在美術界,他出了名的敢說敢當。比如,他曾炮轟美協(xié)等機構。他認為,全世界只有中國還養(yǎng)著諸如美協(xié)、畫院這樣的官方藝術組織,花了多少錢卻沒有作品出來,就好像養(yǎng)了一大群雞卻不下蛋,應該取消這些機構,或者停止財政撥款,讓它民間化。在吳冠中看來,現(xiàn)在,美協(xié)的權力太大了,制約了畫家的創(chuàng)作,美協(xié)現(xiàn)在做的許多事情,對美術家不公正,有些人對藝術的評價完全脫離了藝術本身,摻雜了太多其他的因素。在不良風氣影響下,搞藝術的人不再專心創(chuàng)作好作品。很多畫家都想進美協(xié),千方百計與美協(xié)官員拉關系、拍馬屁,進入美協(xié)后努力獲得一個官職,有一個頭銜,好去辦展覽,或者進畫院吃皇糧當專業(yè)畫家,把畫價炒上去。
在吳冠中看來,好的老師首先應是好的藝術家,而好的學生是“叛徒”。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吳冠中師生展”中,當時,他很想用“叛徒展”來命名。“我寧愿他們(吳冠中的學生們)是叛徒?!蹦谴握褂[最終還是叫“師生展”。
吳冠中說:“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是前人的腳印,今天走向哪里,需要探索創(chuàng)新?!痹谒劾铮芭淹健睂嶋H上就是創(chuàng)新的代名詞。
三年前,吳冠中回到了母校杭州藝專(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當吳冠中走進報告廳時,人們爆發(fā)出了長時間的、由衷的熱烈掌聲。顯然在美術愛好者和學習者們心中,這位大師獲得了相當普遍的認可。
這個時代缺少大師,許多人都想知道,大師是怎么造就的?
吳冠中說,大師都是后人來認定的?!帮L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是看不見的。只有別人在你身后才能看到。所以,現(xiàn)在誰也不是大師,藝術界都是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的。就像梵高在世時,誰也不認為他是大師。
“這么多年輕人中應該會有大師出現(xiàn)吧。但是要記住,人的生命是那么短促。我現(xiàn)在是88歲,即使有98甚至108歲的生命,那也是很有限的。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能只消耗糧食,還要貢獻什么。創(chuàng)造前人所沒有的,就是貢獻。沒有創(chuàng)造,只有繼承,只知消耗的民族是沒有出息的。同樣的,都是重復的時代是墮落的時代。可惜,創(chuàng)造是不能教會的?!?/p>
許多人現(xiàn)在正在中國美院上學,對吳老師當年在藝專學習是什么樣子,非常好奇。吳冠中說到自己青年時代的生活,還是很開心的。“當逃難到云南安江村時,村里面廟很多,有九個。藝專學生在廟里面學習,雖然在戰(zhàn)亂中,當時還是要畫裸體的,不過菩薩的感受也要顧及的。就在菩薩面前放下一個簾子,擋一擋,裸體還是照畫。
“當時,教育部每個月給學生發(fā)五塊錢伙食費,但學生們還要買宣紙,買畫筆。于是趁著躲空襲時,要跑到鄉(xiāng)下,就地偷老鄉(xiāng)的蠶豆,回校后煮上一臉盆,就可當幾天口糧。逃難到湖南時,當時藝專的男生女生都喜歡下河玩水,讓當?shù)亻]塞的鄉(xiāng)村很震撼。但是日子久了,大膽的農(nóng)村小伙和姑娘也下了水。而且女生們到了湖南,雖然自己都是穿著洋裝或是旗袍,但是看到當?shù)氐乃{印花布都很新鮮,后來衣服、挎包都用了藍印花布。這也讓老鄉(xiāng)們很新奇……”
新中國建立之后,在法國留學的吳冠中回到中央美院任教,后來又到中央工藝美院任教?;貞洰敵跻闳换貒臎Q定,吳冠中說:“我在法國與老師告別,希望回到中國。當時老師說,你要回國,我也不能阻止。藝術是一個瘋狂的事業(yè),而我又不能教你瘋狂。
“事實上,老師教我時,將畫分為兩種,一種是漂亮,一種是美。漂亮等同于小白臉,而美是內在的構成。當老師評價,你的畫很漂亮。其實是在諷刺你。所以,藝術也分兩種,大道和小道。美就是大道。
“回國以后,我希望做一些悲劇性的題材。描繪當時一部分人苦難的生活。但當時的情況不允許,那我只能搞漂亮的藝術了。一直到現(xiàn)在,我才終于可以創(chuàng)作美的藝術。而那幾十年,是我一生很無奈的轉變。這確實是我心里的真實感受。藝術當然要走大道,創(chuàng)造美。當然,藝術也要從內心的感受出發(fā),每個人理解的美是不同的。當年趙無極在藝專時,就不喜歡黃賓虹大師的畫,還公開放話,‘我就看不上他那一口’。黃老師要開除他,最后還是林風眠將他保了下來。”
也有人問,商業(yè)與藝術兩者是怎樣的關系?您再有80年,還會學畫嗎?這問題把吳冠中拉到了幾十年前。
“當年,我在法國留學時,巴黎有一個區(qū)域總是有畫家?guī)腿水嫯嫞崕讉€法郎。而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是,藝術要和商業(yè)分割開來,所以接受不了。那時候,也有很多畫廊在出售商品畫。但是,一次我在畫廊中看見老師的畫也放在那兒。其實,商業(yè)是推動了藝術的。但是很多時候,商業(yè)也會反過來束縛藝術的自由。社會就是這么復雜。”
在中國美術界,吳冠中不僅是一個多產(chǎn)的藝術家,同樣也是一個多產(chǎn)的作家和評論家。他滿懷對藝術和生活的真實情感與切身經(jīng)驗而撰寫的大量充滿真知灼見的優(yōu)美散文,獲得了海內外眾多讀者的喜愛和贊譽。英國文學評論家邁克·蘇立教授曾這樣說:單憑發(fā)表的文字就足使他在藝壇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強烈、簡練與坦誠的表達方式,可與他所崇拜的凡·高媲美。
雖然藝術成就享譽世界,但吳冠中非常自謙,正如其自傳的書名“我負丹青”,覺得自己雖然搞了一輩子的丹青,卻并沒有畫好。他坦承,自己“下輩子不當畫家”:“越到晚年我越覺得繪畫技術并不重要,內涵最重要。繪畫藝術畢竟是用眼睛看的,具有平面局限性,許多感情都無法表現(xiàn)出來,不能像文學那樣具有社會性。在我看來,100個齊白石也抵不上一個魯迅的社會功能,多個少個齊白石無所謂,但少了一個魯迅,中國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該學丹青,我該學文學,成為魯迅那樣的文學家。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丹青負我?!?/p>
當記者問及是否會繼續(xù)創(chuàng)作時,吳冠中說:“這要有靈感,就好像不懷孕就不能生孩子。作畫也要十月懷胎,我必須構思很久才能下筆。想要創(chuàng)新很難,十之八九都不能成功,成功的那一兩成,就非常了不起。”
2008年2月,吳冠中將113幅市值3億元的作品捐獻給新加坡美術館,包括63幅水墨畫、48幅油畫、兩幅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年份從1957年到21世紀初,全面表現(xiàn)了吳冠中的藝術成就以及各個時期的風格。新加坡美術館館長郭建超表示,這應該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館收到的價值最高的一份捐贈,也是吳冠中個人數(shù)量最大的藝術捐贈。對于吳冠中的這次捐贈,各方爭議不斷,甚至有人質疑他不愛國。
新聞發(fā)布會上,當記者問及此事,吳冠中首次做出了公開回應。他有些激動地說:“畫家可以有國界,但作品是沒有國界的,畫家的作品應該由全世界來評判。對我來說,送給新加坡也好,送給上海、香港也罷,都是讓世界的美術愛好者了解、分享我的藝術?!彼硎荆录悠陆橛谥形鞣街g,文化與中國接近,“我把畫捐給它,希望促進其對美育的重視?!倍赃x擇上海美術館和新加坡美術館捐贈我的作品,是因為這里是人民最容易看見的地方,“我不愿意我的作品給某些博物館,放在庫房里爛掉!”
吳冠中說:“我的藝術是屬于人民的。我希望我的畫為廣大人民所擁有和欣賞,以后人家要看吳冠中的畫,就要到各大美術館,這是我的愿望,我要實現(xiàn)它?,F(xiàn)在,我所?!畠骸欢嗔?,留下的大多是不好的,不好的自然就不能出嫁?!?/p>
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仿冒吳冠中的偽作一直不斷,打假成了吳冠中頭痛的事。2007年初,吳冠中怒批《藝術與財富》雜志刊登其假畫,引起強烈社會反響。當時,吳冠中偶然通過朋友發(fā)現(xiàn)2006年第12期《藝術與財富》雜志刊登了9幅署名吳冠中的假油畫。據(jù)書畫鑒定家牟建平先生透露,假畫《桃花》已經(jīng)在北京嘉寶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中以330萬元的價格成交。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假畫的去向依然是個謎。2005年12月,在翰海拍賣公司舉辦的油畫雕塑拍賣會上,蘇羅敏女士以253萬元從書畫收藏家蕭富元手中,買下了一幅署名為吳冠中的《池塘》油畫。今年7月,吳冠中親筆鑒定此畫為“偽作”。蘇女士將瀚海公司和該畫的原主人蕭富元起訴到法院。
雖然吳冠中親自做了鑒定,并題寫了“此畫非我所作,系偽作”,但并沒有對這起訴訟起到任何作用。2008年12月15日,北京市一中院對此案作出判決,蘇女士敗訴。談起此事,吳冠中依然難掩憤怒,直斥“很荒唐”。對于拍賣公司“不保真是慣例”的說法,吳冠中說:“拍賣行賣假,難道不用承擔責任嗎?國法還管不了慣例和行規(guī)嗎?”他表示不愿再提官司了?!?strong>
吳冠中年輕時曾經(jīng)暗戀一個女孩子。到了老年,吳冠中誤以為她已經(jīng)去世了,就專門寫了一篇紀念文章在報上發(fā)表。沒想到她看到以后,專門讓自己的女兒和女婿來看望吳冠中。兩人見到吳冠中的太太后說:“她長得特像我姨?!眳枪谥幸宦牼蜆妨耍骸案仪槲蚁矚g的人還都是一種類型。”編導提出要拍吳冠中作畫,他堅決不同意,說他每次作畫都要把所有的人趕出畫室,連最疼愛的小孫子也不例外。編導看到有一張吳冠中正在作畫的照片擱在那里,說:“這不是有人來拍過照片?”吳冠中說,那是有一次老伴從門縫里偷偷拍的。最終,他們還是沒能拍到他作畫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