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節(jié)后不久,拿了5天年假,連休雙休日共九天時間,陪同母親和女兒,三人一起踏上了以前從未到達的南國之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并還在北海參加了越南下龍灣、河內(nèi)四日游旅行團,南下出境到達了越南。
我們是在北海匯合全國各地的團友通過廣西東興口岸進入越南的,過境后直接坐上旅游巴士,傍晚到達越南著名的有著海上桂林之稱的風(fēng)景區(qū)下龍灣,入住一夜旅店后,第二日一早開始盡情地游覽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的下龍灣。完后又接著前往越南首都河內(nèi),在晚上八點下榻在靠近河內(nèi)的一個小鎮(zhèn)子。然后次日一清早就被導(dǎo)游叫醒,前往河內(nèi)市中心的巴亭廣場,參觀胡志明主席的故居、陵墓,并瞻仰胡志明主席的遺容,外觀了越南國會。中午前離開河內(nèi)開始北上回程,第四天下午返回到國內(nèi)。
東興口岸的中國一側(cè)
中越界河,中方一側(cè)小攤位很多,大多都是越南邊民過界擺的。
母親和女兒拿著行李等待過境
越南的一側(cè)的界碑
也算是越南的國門啦。
國徽和我國的有些相似,有齒輪和麥穗,社會主義國家的象征。
邊境貿(mào)易還是挺頻繁,包括些大宗物資。
大幅的宣傳畫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顯著特色,小時候的記憶深刻。
過境后是越南芒街市,道路旁看大門樣式,也算是一家什么單位吧。
最靠近邊境的一家免稅商店,大家集合好,等待越方旅行社的大巴到來。
上了旅游大巴,沿著越南北部的國家公路,一路向西南前行。
途中的一個休息站,地方很大,但好像上品不是非常多。
越南的旅游大巴外觀還是不錯的的,而且里面也非常整潔、干凈。
一家普通的小商店,看樣子他們的個體經(jīng)營還是活躍的。
聽越南導(dǎo)游說,越南在90年代開始允許土地私有,因此每家都分有一定土地,但是由于地塊比較小,所以在這上面建的房屋就顯得又高又窄,很苗條的樣子。
宛如國內(nèi)八、九十年代的工業(yè)景象。
小型衛(wèi)星接收器,在國內(nèi)可是不允許使用的。
途中一處鐵路、公路交叉口。
傍晚時分,抵達了越南北方廣寧省的一個海灣---下龍灣,這里風(fēng)光秀麗迷人,聞名遐邇。它瀕臨北部灣,山海秀麗,景色酷似桂林山水,為旅游勝地,1994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下龍灣作為自然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清晨,一大早來到旅館幾十米遠的沙灘海濱,時間尚早,空無一人。
不愧是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201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所以世界各地的游客到這里的確實不少。
我們旅行社安排的一家私人旅館,建的又窄又高。
旅館位置是在半山腰上。
早餐大家坐在一起將就著吃著,薄粥、花生米和非常清淡的面條。
第一次出國,母親和女兒還是有些興奮。
飯后,隨導(dǎo)游一起來到已游客眾多的游船碼頭。
從樹立著的桅桿數(shù),可以看出碼頭規(guī)模不小。
可能是考慮到環(huán)保因素,這里的游船體量都不大。
海上有些霧氣彌漫,遠景看得不是很遠。
向天訴訟蛤蟆石。
遠處兩塊約12米高的小石山,好像一對展翅的大雞由一條狹窄的海 溝分隔而面對面站立著,形象稱為斗雞石
兩塊石山被選為下龍灣最獨特的形象。斗雞石于2000年被選為越南旅游業(yè)的標志。
海鮮自由超市,游客都需下船選購參觀。
我們游船離開后,有一只小船靠近兜售剛捕獲到的新鮮海鮮,200元一份,購買后由船上加工。我們也隨流買了一份讓船上加工著。
下龍灣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宣傳廣告
中門洞是下龍灣一個著名的山洞,也分為形狀、規(guī)模各不相同的三間。外洞像一間高大寬敞的大廳,可以容納數(shù)千人。
洞里象是一個精美的藝術(shù)館。透過拱形洞口射進來的暗淡光線和人工燈光,照得一座座鐘乳石象閃現(xiàn)出綺麗的光彩。四周鐘乳石錯落有致,自然地形成許多小洞及生動的雕像造型。
游船和周邊的小棧道還很相得益彰的。
這么一大堆各色海鮮,中午時分終于端上前來。
母親已沒有什么牙齒,吃得不多,女兒也是看得多,吃得少,基本上就我一個再吃,看把我撐的。
海鮮質(zhì)量應(yīng)該說一般吧,主要還是新鮮,這也是我平生吃得最多的一次海鮮啦。
“不到下龍灣,不算到越南”,“不到天堂島,不算到下龍灣”。下龍灣有一處小島——天堂島,這是下龍灣的明珠。但在旅行社的安排中,坐船游下龍灣是不包括天堂島的?,F(xiàn)在越南人也十分的精明,把最好的地方變成再一次收費的項目,來之前,導(dǎo)游的特別介紹,最終大家一致掏錢參加。
天堂島由島嶼、海水和沙灘三部分組成。島嶼是高聳的,海水是翠綠的,沙灘是潔凈的。
母親年紀大了,就坐在沙灘邊休息。
我們沿著山道向上攀登,登頂要爬近400級臺階。
山下海面的景色美不勝收。可能這就是人們稱之為天堂的原因吧。
整個島嶼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
我們分別站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標志碑前留影紀念。
游覽完美麗的 下龍灣,大家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上岸離開碼頭,繼續(xù)出發(fā)前往河內(nèi),距離150公里的路。
沿途有許多和日本和韓國的合資工廠。
一座小型的加油站
路邊象這樣的不知什么單位的類似建筑很多。
道路管線施工的中工人也沒有統(tǒng)一服裝,可能也是私人承包的工程。
途中一家大型的旅游接待點,在這里吃了晚飯。
菜肴雖不算豐盛,但基本還能吃飽。
此次帶隊的越南女導(dǎo)游,人既漂亮又苗條,挺不錯的,學(xué)習(xí)中文期間還到過上海。
一片剛栽好的水稻秧田, 雖然在冬季,但越南地處熱帶,平均氣溫很高,水稻可以實現(xiàn)一年三熟。因此水稻產(chǎn)量出奇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