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shù)終于重上2000點,但此2000點卻非彼2000點。五年多前的2000點幾乎人人歡天喜地,今天的2000點多數(shù)人是“陪太子讀書”。據(jù)《中國證券報》統(tǒng)計,2001年7月30日前上市至今仍在交易的1073只A股中,874只股票的還權價仍低于2001年7月30日的收盤價,占比81.45%。也就是說,依然堅守在這八成多股票里的投資者并未賺錢。更何況1074只A股中,相比五年多前仍跌幅在50%以上的還有505只,套在這占比47.06%股票里的人依然是解套無望。再說1074只股票中那不足兩成上漲的,5年半來漲幅超過50%以上的只有92只,占比8.5%。就是說指數(shù)重回2000點后,幾家歡樂“幾百家”愁。
五年半前注冊投資者數(shù)量近6000萬戶,五年半后上升到近8000萬戶,如果說6000萬戶投資者多數(shù)成為指數(shù)重回2000點時嵌在底處的“分母”了,那么這五年半中新增的2000戶投資者呢?還是《中國證券報》的統(tǒng)計:2001年7月30日以后上市至今仍在交易的A股共313只,其中下跌的179只,占比57.19%,就是說五年半中包括去年底熊牛轉折以來進入股市的2000萬投資者,也有許多套在近六成的股票中,成為“二八現(xiàn)象”中嵌在“八”之中的“分母”。
熊市可以要我們的命,牛市也能閃了我們的腰。今年上半年沒有參與資源股和軍工股的投資者肯定沒賺到錢,而上半年堅守所謂以市盈率為標準的價值投資理念的人,拿著鋼鐵股、電力股甚至招商銀行的人,急也急得上火了。但今年10月以后,沒有參與銀行股、地產(chǎn)股和中石化等大盤指標股的人不但沒賺到錢,如果不幸還守在資源股軍工股里,還會賠進去不少。最不幸的是6月以后守不住大盤低市盈率股,而追進資源股軍工股的投資者,在10月以來的所謂“結構性牛市”中落得雞飛蛋打。
熊市大家都賠錢,我們多少還感到安慰;牛市人家大賺我們還賠,那是什么樣的滋味呢?來股市亦如進車展,我們真要追問我們該抱有什么樣的預期?抱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
跟上熱點踏準節(jié)拍是高明的,但對多數(shù)人講是一種奢望。我們能做的還是要堅守住適合自己的理念,既不能在題材股高燒時“忘價值之本”,也不能在大盤指標股走向“價值圖騰”時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