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3年了,整個設計界都在等待這部紀錄片!

2016年,一部紀錄片憑著1分鐘的預告在 Kickstarter 上火速眾籌成功,引起設計界的軒然大波。當時說好的1年出片,結(jié)果大家苦等3年。如今終于播出,大家紛紛表示:等得值!

紀錄片的導演 Hustwit,曾拍攝過設計師必看三部曲,包括《Objectified 設計面面觀》。而這部紀錄片《Rams》,講了一個設計史中無法繞開的人:德國傳奇設計師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這部他的新紀錄片也講述著他對消費主義、可持續(xù)性和未來設計的反思。拉姆斯的哲學不只關(guān)于設計,更關(guān)于一種生活方式。

設計圈沒人不知道迪特·拉姆斯,或者至少聽過他提出的《設計十誡》。

五十多年來,他憑借其在 Braun 和 Vitsoe 的標志性作品以及他對 Apple 的影響力,在產(chǎn)品設計領(lǐng)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無數(shù)的設計師以他為榜樣,他們是他的信徒。

深澤直人說:他可能是第一個工業(yè)設計師,也是最后一個。

▲ 深澤直人終于觸摸到了偶像的作品

蘋果的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也是他的迷弟,Rams 的設計理念,對 Apple 的眾多產(chǎn)品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力。

迪特·拉姆斯被稱為德國工業(yè)設計之父,在出任博朗 Braun 首席設計師 50 年里,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經(jīng)典,作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館永久收藏。

當我們回看 5 年前的一些產(chǎn)品,甚至 3 年前的,都會明顯感覺造型過時。但這些來自 50 年前的設計,我們沒感到任何不適。它的功能會過時,但其造型,卻是永恒的經(jīng)典。  

老迪如今已經(jīng) 86 歲啦,仍然奮斗在設計一線。人們對這位低調(diào)的大師了解甚少。今天我們就跟隨記錄片《Rams》,看看那些關(guān)于大師,你不知道的事。

大師會使用自己的設計嗎?答案是當然啦

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從某種程度上感覺到的是生硬和冰冷。

但當你走進他的家,看到他和他的產(chǎn)品們一起生活,就能欣賞并真正理解它們。

和這樣的產(chǎn)品一起生活絕不是冰冷的!家用產(chǎn)品是真正為用戶服務的,所以它們只需要默默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跳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老迪家中使用的幾乎都是自己的設計,畢竟對設計的眼光那么挑剔,市面上很難找到合適的…下面是幾個是從上圖認出來的↓

▲ Dieter Ram的經(jīng)典設計Visteo620 Chair,1962年

▲ Dieter Ram的經(jīng)典設計Vitsoe 606,萬能模塊化收納柜

▲ TS 45,TG 60,L 450 Hi-Fi系統(tǒng)

除了自己的設計,老迪家也藏納著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經(jīng)典設計,比如下面的托內(nèi)特14號椅。

不可思議的是,50年來他沒搬過家,一直與自己打造的這個寧靜空間相處,從不厭煩??戳藢Ρ葓D后更是發(fā)現(xiàn),家中幾乎沒有變化。


▲ 40年前的書房VS40年后的書房

▲ 40年前的院子VS40年后的院子

沒錯,家里就是有游泳池。

一個賭約、進入博朗、一呆就是50年

1947 年,15 歲的小迪到威斯巴登藝術(shù)學院求學,專攻建筑及室內(nèi)設計,每天做木工、搭模型,好不快活!

畢業(yè)后,小迪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被拒絕N次以后,終于成為 Apel 的建筑師。有一天,小迪的小伙伴指著報紙上一個不知名公司的招聘廣告,要跟他打賭,看誰能應聘上,年輕氣盛的小迪欣然同意。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這家公司就是博朗,小迪在 1955 年作為建筑室內(nèi)設計師加入了他們,并且一干就是 50 年。

▲ 用第一筆薪水買的二手菲亞特,老迪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好好的做建筑,怎么做起產(chǎn)品了?老迪講到這里有點害羞:他們向我展示了Hans Gugelot 1954 收音機,我立刻迷上了,把建筑師這個身份忘記了。

老迪 24 歲的成名作,簡直天賦異稟??!這是首款采用透明遮蓋的收音機,也是讓人們第一次認識到原來收音機不是「家具」,而是一款「產(chǎn)品」。

▲ Hans Gugelot SK4 

如何在一個公司呆50年?

首先,要遇上對的人,這里指的是老迪的 Boss 博朗兄弟。當老迪向博朗兄弟提出一個方案,他們會說:這很有趣,或者這對博朗來說是會是個好產(chǎn)品。多么的鼓舞人心??!

其次,注重協(xié)作,一個好產(chǎn)品絕不是靠一個人搞定的。老迪與工程師、模具師混的非常熟。好的合作伙伴,是那些每天都在思考他們所負責的事情和未來我們的社會是什么樣子的人。

最后,要能解決個人問題。雖然設計部和工程部都沒有女同事,但旁邊的攝影部有3個呀,其中一個就被老迪娶到啦。

▲ 老迪與妻子 Ingeborg,現(xiàn)在仍非常恩愛

老迪看著古板,年輕時候還是很騷的。

理工直男也有小浪漫,大約在他 30 歲時,參加了一個皮革制作工作坊,靈機一動設計了一個包,想給老婆一個驚喜。

這細節(jié)也太到位了吧!只是,怎么,這么方啊 

 這果然很迪特拉姆斯。

▲ Tsatsas 931

如何當上設計總監(jiān)?

老迪學習能力很強,在博朗和烏爾姆學院達成合作后,他很快便融會貫通了學院的設計思想,做出屬于博朗風格的設計。

他對產(chǎn)品有一種家長般的責任感。繪圖室、產(chǎn)品模具間、加工車間都是他常去的地方。著手一個項目時,絕不只是設計外觀,而是從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開始。

▲ 德國人這畫圖儀器也太精密了…

1962 年,30 歲升為博朗設計部總監(jiān)。他和博朗一起斬獲各種獎項,他出名了。

你以為大師就不用改稿了嗎

Logo 越大越好?Rams 為此與副主管大吵一架,并且決不妥協(xié)!副主管想要品牌的曝光,而老迪認為,未來每個人家里都會有很多博朗產(chǎn)品,如果它們都在正面有著大大 LOGO,好像全都在對你咆哮:我是博朗!這會激怒用戶。

結(jié)局怎么樣?當然是副主管被逼走了。

他回憶說,當他為壁掛系統(tǒng)提出網(wǎng)狀揚聲器蓋時,他的老板們感到震驚。 但技術(shù)人員對此非常滿意,因為聲音傳來更多。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溝通與修改,一個經(jīng)典產(chǎn)品誕生了!

蘋果抄襲了嗎

▲ 博朗T3 VS iPod

大家都覺得蘋果像博朗,蘋果的首席設計官確實從小以老迪為偶像,設計老炮兒菲利普·斯塔克碰到老迪,也跟他說:你對蘋果的 iPod 怎么看?簡直是抄襲你的設計!

▲ 博朗LE4 VS iMac

▲ 這個計算器被認為是iPhone界面的原型

那么,蘋果到底抄襲了嗎?老迪對此很坦然:

我從不覺得是抄襲,過譽了。喬納森·伊芙認同我的理念,他曾給我看過他的一個產(chǎn)品,我發(fā)現(xiàn)他跟喬布斯做的事情與我當年同 Braun 兄弟一起做的很像。 這真是一個美妙的組合,設計師需要和企業(yè)家、優(yōu)秀的工程師協(xié)作。

設計十誡和“少,卻更好”

老迪的設計,是很體諒人的。它希望用戶不看說明書,就能進行基本操作。所以要減少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及他所說的“Less,but better”,少卻更好。

ET66 計算器上按鍵被整齊地劃分并以顏色區(qū)分,立馬知道它對應哪個功能,這是無需改良永不過時的設計。


▲ 這個按鍵交互界面被大量模仿

他認為這就是設計師們應該做的努力。在吸收烏爾姆造型學院的教育理念之后,在 1980 年提出的關(guān)于好設計的 10 個標準,它們不僅成為博朗產(chǎn)品設計標準,也成為工業(yè)設計領(lǐng)域現(xiàn)代準則。

設計十誡

好的設計是 創(chuàng)新的

好的設計是 實用的

好的設計是 唯美的

好的設計 讓產(chǎn)品說話

好的設計是 謙虛的

好的設計是 誠實的

好的設計 堅固耐用

好的設計是 細致的

好的設計是 環(huán)保的

好的設計是 極簡的


“這十點不是永恒的。它們應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只是在過去的 50 年里暫無太大變化?!边@不是科學,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

后悔成為一名工業(yè)設計師

“如果能重來,我就不想成為一名設計師,”他告訴導演 hustwit,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必要的產(chǎn)品?!?br>

基于以上觀點,老迪想成為一個景觀設計師…我設計植物、修建植物總不會破壞地球吧…

在老迪的設計中,可持續(xù)為必須要素,體現(xiàn)在用料少,克制,能使用很久很久。

特斯拉?特斯拉做的沒什么。我們要做的是重新思考整個交通系統(tǒng),不止是從能源的角度看,而是考慮未來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交通系統(tǒng)。

雖然被設計界公認為設計界的傳奇,每每經(jīng)手設計項目,Dieter Rams 都會反問自己:“我的設計是否已做到位(Good Design)”。

他不用電腦,幾十年如一日坐在書桌前工作,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現(xiàn)在戴的是老花鏡,為社會的未來操心。

他的極簡風格,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一個時代;他的理念,直接造就了現(xiàn)在的蘋果和無印良品;他的設計,50 年都不會過時!

無數(shù)的家庭使用著他的設計:榨汁機、剃須刀、計算器、或者是 Oral-B 牙刷。


關(guān)于紀錄片,老迪說:“這部片子有我的名字,但不是只講述我這個人?!?/p>

《Rams》是一部設計紀錄片,但它也是對消費主義,唯物主義和可持續(xù)性的反思。

在寧靜的春光里,除了鳥鳴,打字機踢踏踢踏響起。這個可愛的小老頭緩慢地表達著,聲音一字一頓,敲在設計師的腦門上“要記得呀,如果不去理解人,是無法懂得設計的!”

紀錄片全片德語,配有英文字幕,B站有中文字幕。

視頻的版權(quán)為 Gary Hustwit 所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蘋果“抄襲”了誰的設計?
設計十誡:拉姆斯最偉大的作品
Dieter Rams | 這位設計史上無法繞開的人物出拍紀錄片了!
不了解他,你不會知道蘋果和MUJI的設計是怎么來的。
蘋果靠“抄襲”他發(fā)家,MUJI處處有他的影子!他卻說:下輩子不當設計師
喬布斯都要叫他一聲師父,Dieter Rams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