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笑鱉短尾”是閩南人對那些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反而譏笑別人的人提出批評的話。 據(jù)說西山溝有一只烏龜,第一次走水濂洞到山上去玩。有一天,它看到許多猴子用自己的長尾巴鉤在樹杈,蕩著秋千,玩得真熱火。烏龜向前走去,說:“猴子大哥,你們的尾巴真有本事。” “你不是也有尾巴?”猴子應(yīng)道。 烏龜是知道自己有一條尾巴,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看也看不見,摸也摸不著。他真想自己的尾巴能象猴子那樣。就問道:“我能不能和你們一塊蕩秋千?” “行,你用力跳一跳!”族。 烏龜向上一跳,一只猴子揪住了它的尾巴,在半空中蕩來蕩去。 玩了一陣,烏龜要上路了,就下到地面來。這陣子,它可高興呢,原來,它也和猴子一樣有一條本領(lǐng)大的長尾巴呢! 爬到一條山澗,看到前面爬來一只活物。烏龜問道:“喂,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和我們一模一樣?!? “我叫鱉,和你們是同一大?!摈M親熱地說。 “嘻嘻,真笑死我啦!”烏龜盯著鱉的尾巴說,“我們哪會同族,你看,你的尾巴這么短!” 鱉立即說:“你還不是樣短尾巴!” “你胡說!剛才我用尾巴鉤在樹杈上蕩了好久好久的秋千,不信你去問猴子大哥!” 兩個你一句我一句爭了半天,烏龜生氣了,說:“你不相信。好,前面有棵大樹,我再蕩一次給你看看?!? 烏龜爬到樹下,邊跳邊說:“我這本事,你一輩子學(xué)不來!”話還沒說完,就掉到山溝里去,摔在一塊大石上。龜身子不知彈到哪兒去,龜頭還貼在石頭上。后來,大家把這個地方叫做“石龜頭”,就在漳州西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