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需要拍嗝的原因小寶寶吐奶的現象較為常見,因為此階段寶寶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小寶寶吃奶時又常常會吸入空氣,奶水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媽媽要注意每次喂完奶后要及時拍嗝,這樣如果寶寶胃里有空氣,就可以及時排出。另外,不要等寶寶餓極了才喂,寶寶急著吞咽奶水就更容易吞進空氣。喂奶時,讓寶寶的情緒盡量保持平靜,吃完奶之后,豎抱半小時左右。
配方奶粉喂養(yǎng)的寶寶,要注意不要讓寶寶躺在小床中吃奶瓶,要將寶寶抱起來喂。另外,奶嘴的口徑要選擇適合寶寶的,防止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如果寶寶吐奶比較頻繁,媽媽可以試著在寶寶吃到一半的時候,先停下來哄哄寶寶,幫寶寶拍嗝,等寶寶打出嗝來后,再讓寶寶繼續(xù)吃奶。
1-2個月寶寶吐奶的很常見媽媽不要擔心,一般到3個月以后寶寶吐奶的情況會逐漸減輕,隨著寶寶不斷成長5個月以后,吐奶的情況會明顯減少。如果寶寶吐奶情況嚴重且不見緩解,那么應及時就醫(yī)。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出現猛烈的、噴射性的嘔吐,要立即就醫(yī),這可能預示了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
給寶寶拍嗝的正確手法
手法1:喂奶時,讓寶寶的情緒盡量保持平靜,吃完奶之后,豎抱半小時左右。媽媽一只手拖住寶寶的頭,將寶寶的頭靠在肩膀上,用另一只手由上到下輕輕拍寶寶背部,注意力度的控制,手掌略微拱起,用空掌輕輕拍,讓寶寶慢慢打出嗝來。
手法2:讓寶寶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身體側面稍微靠著爸爸或媽媽的胸口,用虎口托住寶寶的下巴,另一只手先在寶寶背部輕柔畫幾個圓圈后,同樣以空掌的方式輕拍寶寶背部。
手法3:每次寶寶吃完奶后,可以把寶寶上身直立,豎抱一會。由于寶寶脊椎發(fā)育還不完善,爸爸媽媽要注意托好她的后背、脊椎和頸部。通常,抱著寶寶待一會,寶寶就會自己打出嗝來。
手法4:媽媽呈坐姿,一只手托住寶寶的脊椎、頭頸,也讓寶寶上身保持“坐”的姿勢,然后用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下巴,這樣寶寶會很快打出嗝來。
給寶寶拍嗝的注意事項
1、幫寶寶拍嗝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自身力道的控制,由于寶寶年齡小很多器官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如果拍打位置不正確,拍打力度過大都會傷害到寶寶。
3、寶寶吃奶睡著后,也要注意拍嗝。有的家長會覺得,寶寶睡著了不應該拍嗝,這樣會把寶寶弄醒,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寶寶不會因為睡著了就不打嗝,嗝氣一樣會排出。如果寶寶睡著后發(fā)生吐奶或嗆奶,是非常危險的情況。因此,睡著的寶寶更需要拍嗝,且一定要抱起來拍,重點在于拍嗝動作要輕柔、正確,避免力道過大,以免寶寶不舒適或吵醒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