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斷想
美國魔術(shù)師錢寧·波洛克說:“幸福:太少到太多之間的一站。”這話說得很幽默、很深刻,仔細品味,它道出了一個人生哲理:善待多少便是福。
善待多少便是福,這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常識。比方說吃飯,吃少了餓,吃多了撐,不多不少正好;穿衣也是一樣,穿多了熱,穿少了冷,與氣候相宜,不多不少才舒服。人說“酒是糧食精”,喝得適量,有益于身體健康;喝得過量,就會酒精中毒,嚴重者危及生命。由此可以看出,這“太少到大多之間的一站”,的確是“安全站”、“幸福站”。人生在世會遇到許多的多和少,把握好了這些多和少,就會其樂無窮,非常幸福;如果把握不好這些多和少,就會悔恨無窮,非常痛苦。因此,善待多少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需要認真研究,妥善處理。
善待多少,核心在把握好一個“度”字,凡事把握好了“度”便是福。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規(guī)律性,按其規(guī)律辦事,得到的是福;不按其規(guī)律辦事,得到的是禍。凡事把握好“度”,就是按規(guī)律辦事的反映,得到的便是福。比如說江河湖泊中的水,水太少了會形成旱災(zāi),水太多了會形成水災(zāi),只有不太少又不太多的水,才能造福人類。因此,人類對水之多少善待又善待,太少時給它增多,太多時幫它減少,使之成為不太少又不太多的“福水”。“南水北調(diào)”,就是我國善待水之多少的偉大壯舉,它將造福子孫、萬代。
善待多少的根本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世界現(xiàn)、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把握好事物之多少的“度”。就說工作與生活的關(guān)系吧,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兩種人:一種人生活上追求很少,工作上不怕做得很多,這是一種道德高尚的人。他給予他人、給予社會很多,給予自己很少,奉獻多,索取少,人們崇敬他,他身心很健康,生活得很幸福。我們的革命前輩,爬雪山、過草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吃盡了人間數(shù)不清的苦、受盡了人間數(shù)不清的罪,有的人沒有看到勝利的果實就英勇獻身。他們那種以苦為榮、以苦為樂,為民造福、恩澤子孫的無私奉獻精神,永遠受到人們的崇拜和敬仰。劉胡蘭,毛澤東親自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是最幸福的人。另一種人生活上貪圖很多,工作上追求很少,這是一種品德低下的人。有的人追求生活享受,窮奢極欲,為此目的,不擇手段,違法犯罪,結(jié)果,一害他人、二害社會、三害自己,“機關(guān)算盡大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他活得很苦。成克杰、胡長清等一些腐敗分子,工作要少,生活享受要多,票子要多、車子要多、房子要多,貪污腐化,民憤極大,被處予極刑,下場多么的可悲!上述兩種人,不同的多少觀,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結(jié)局,其根本原因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因此,我們一定要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下功夫,見成效,不該想的不要想得太多,該想的不要想得太少,不該做的不要做得太多,該做的不要做得太少,善待多少,福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