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非常狡猾的狐貍遇見了一只笨笨的刺猬,狐貍就想吃掉刺猬,可狐貍一接近,刺猬就卷起身子,像是一個刺刺球一樣,狐貍根本不敢咬下口。于是狐貍就發(fā)揮它的三寸不爛之舌,使勁哄騙著刺猬把身體展開來,但刺猬就不聽,最后狐貍只能離開。當詭計多端的狐貍遇見笨笨的刺猬,它的“聰明才智”居然全都失效了,所有人都好奇,刺猬是靠什么戰(zhàn)勝狡猾的狐貍的呢?刺猬笑笑說:我什么也沒做,我只有一個笨辦法——別讓狐貍把我給吃了!
是的,無論狐貍說什么做什么,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吃了刺猬,而刺猬也真的不必去圍繞狐貍的話多考慮和回應什么,它只需要記住一個核心就行了,那就是別讓狐貍吃了。生活中,有很多人與刺猬剛好相反,胸中不無才華,不缺智慧,可是當他們在面對“狐貍”的時候卻往往容易受騙上當,為什么會這樣?一是自恃聰明,憑自己的判斷力,眼前的事情不可能有假;二是貪心作怪,在貪心的作用下,輕信別人的花言巧語,結(jié)果便宜沒占到,自己卻被人算計了。這樣的人就是偏離了核心,放松了“別讓狐貍吃了”的警惕,開始被“狐貍”的花言巧語帶著走,最終陷入“狐貍”的圈套。
很多人都比笨笨的刺猬聰明,而他們卻上當受騙了,其實不是別人的花言巧語太有傷透力,也不是因為別人太聰明,更不是因為自己有多蠢,而是忽略了狐貍的最終目的——就像樹上那只叼著一塊兒肉的烏鴉,相信了狐貍的贊美,張開嘴巴來唱歌,結(jié)果嘴里的肉掉下去被狐貍吃了。
哲思啟示:刺猬的笨辦法,或許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