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VI:天體測距|三角視差

引言:你有沒有想過,或明或暗的星光都來自遙遠的宇宙深處,那么我們又是如何知道它們有多遠的呢?


知識點 I 視直徑與角距離


       圓周被定義為360°,或者一個正圓的1/360為1°,1°又可分為60′,1′又可分為60″。由于我們在地面觀測到的天體都可以被認為是天球上的投影,因此我們經(jīng)常使用角度單位來度量天體在天球上的大小和距離。在一定的距離上觀察一個物體,物體的邊緣所張開的角度就是視直徑,又叫張角。由于近大遠小的道理,相同尺寸的物體位于不同距離,視直徑是不同的。一個1米直徑的圓盤,放到57.3米的地方,其視直徑等于1°。(想象把360個這樣的圓盤環(huán)繞一周)角度實際上代表著物體直徑與距離的比例,如30′意味著1:114的比例,即114米外直徑1米的物體;1′對應1:3483,30″對應1:6875,10″對應1:20626;1″對應1:206265等等。角距離指的是我們在地球上觀察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也相當于張度,是我們視覺上的距離,而不是他們真實的距離,同樣用度分秒這樣的角度單位來度量。

張角/視直徑的概念(繪圖:水兄)


知識點 II :基線與視差


       視差指的是從有一定距離的兩個點上觀察同一個目標所產(chǎn)生的方向上的差異。更具體的,兩個觀察點之間的距離稱作基線,被視差的目標與兩個觀察點之間的夾角叫做這兩個點的視差角(以被觀察目標為頂點),或者可以把視差理解為從被觀察目標看基線的張角。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天文學上一般把視差定義為半徑(基線的一半)所張開的角度。


       1751年左右,法國天文學家拉朗德和拉卡伊在柏林和好望角,幾乎在同一經(jīng)度上的兩個點上,測量得到所謂月亮的視差(兩地觀察到月亮的天頂距之和減去兩地緯度之和)為57′3″,對應于地球半徑。因此根據(jù)此前我們給大家的比例,就可以知道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是地球半徑的60.3倍。已知地球半徑是6378公里,所以得出月球距離就是384593公里。


       顯而易見的是,基線越長,可以觀測到的視差角度就越大。因此,要觀察遙遠恒星的視差,必須擴大基線長度。如果人不離開地球,能想到的最長的基線就是地球軌道的直徑,約1.5億公里。具體的做法就是今天測一下某個恒星的位置(赤道坐標),等半年后再去測這個恒星的坐標,之間的角距離的差異記作θ,天文學上將θ/2作為恒星視差。

不同距離的目標需要不同長度的基線(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三角視差法測量恒星距離示意圖(來源:360百科)


知識點 III :秒差距


        如果按照公里計,地球軌道半徑也實在大,使用不太方便。于是天文學家創(chuàng)造了一個單位——秒差距,記作pc。意思是一個恒星視差為1″時所對應的距離,即當太陽—恒星—地球三者張開的角度為1″時恒星到太陽的距離。這樣一來,如果我測到某個恒星視差為0″.1,那么相應的距離就是這個角度的倒數(shù),即10pc。1pc=206265AU(天文單位),1pc≈3.26ly(光年)≈3×1013km。


        不過恒星的視差都很小,如最近的比鄰星,視差僅0″.77,即1.2945pc,約4.22光年。遠的恒星視差越小。三角視差法的極限取決于測量的精度。一直以來,對視差的測量精度受限于0″.01,換句話說,我們只能測準100秒差距以內(nèi)的恒星。直到近幾年,隨著空間天體測量技術(shù)以及CCD技術(shù)的發(fā)展,精度提升到了0″.0001(哈勃望遠鏡2013年數(shù)據(jù)),已屬不易,但已經(jīng)達到極限了。

秒差距的概念(來源:網(wǎng)絡(luò),編輯:水兄)


知識點 IV :絕對星等


        天文學上用星等來表示恒星的亮度,這是沿用了古希臘人的做法。直接用肉眼感覺到或用儀器測出來的恒星亮度稱為視亮度,用視星等來衡量。然而星等并不能代表恒星的真實亮度,原因很簡單,因為恒星的距離遠近各不相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同瓦數(shù)的燈泡,放在近處肯定比遠處更亮。恒星真實的亮度又叫真亮度,代表恒星的輻射能力,所對應的星等就被稱為絕對星等。要比較恒星真實的亮度,就必須假想把所有的恒星都放在同一距離上,天文學上約定這個標準距離為10秒差距。在那個距離上,恒星亮度嚴格的說,應該是恒星包括光學波段在內(nèi)的整個電磁波譜的輻射總量,不能直接觀測得到,只能通過理論分析計算。

假定將恒星都放在10pc的位置上來比較它們真實的亮度(繪圖:水兄)


知識點 V :分光視差法


        分光視差法的做法是:①從熱力學理論分析恒星光譜的某些特征,通過公式M=-2.5lgE推測出恒星的絕對星等M;②從恒星光度測量得到星等;③在已知絕對星等M、視星等mδ的情況下,利用關(guān)系式M=m+5-5lgD計算得到距離D(以pc為單位)。由于“秒差距”單位制中距離與視差是簡單的倒數(shù)關(guān)系。結(jié)果時間一久,天文學家們就默認視差和距離是一回事了。分光視差法這個名字就將錯就錯地保留下來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銀河系直徑16萬光年,光都要走16萬年,科學家怎么測的?
星星離我們那么遙遠,它與地球的距離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震撼!宇宙究竟有多大?
找一把“量天尺”——測量天體距離的方法
銀河,要怎樣才能看透你?(一)
夜空中的寶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