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未有過對上海這一城市細(xì)節(jié)足夠的關(guān)注,足夠的路過,那么即使從它邊上經(jīng)過,都沒有想到過,這一塊袖珍的綠地也叫做花園。即使是一個生于上海長于上海的人,從它邊上走過,都沒有刻意地看它一眼,因為它就是上海市中心馬路邊沿最細(xì)枝末葉的元素,如同是家里陽臺上一盆不名貴不炫目的植物,很少將視線慷慨地留給它,倒是哪一天這一小盆植物不在了,一下子便感覺到了失去。
上海的三角花園。
某一天,實際上是很多次的某一天,我沿著長樂路由東向西經(jīng)過了如今的迪生,當(dāng)年這一幢樓是錦江飯店國賓館友誼車隊的停車樓,想起來也是很威武的往事,再往西,快到長樂路陜西南路的路口,原來這個地方可以隱隱爍爍看到一幢紅磚紅瓦的房子,大名鼎鼎的紅房子西菜社,隱隱爍爍,恰是有一片小小的樹蔭遮擋之間,這一小片小小的樹蔭,便是三角花園所在了。原先紅磚紅瓦的紅房子已經(jīng)拆了重建,紅磚紅瓦不復(fù)存在,但是三角花園還在,還是那么兩三百個平米的花園,如今私家別墅的花園或許也會有這般大小,作為一塊“豆腐干”公共綠地,卻還是美名為“花園”,是名副其實的袖珍花園了。
上海曾經(jīng)有不少三角花園,就緊貼在十字路口,在威海路轉(zhuǎn)向陜西北路的路口,在江西中路漢口路九江路一帶,都有三角花園依舊默默無聞地存在著。
還有一類三角花園,并不是貼在路邊,而是三岔路或者多岔路的中央,理論上應(yīng)該叫做街心花園,但是上海人習(xí)慣稱它三角花園,似乎三角花園感覺上更加溫馨更加玲瓏。岳陽路汾陽路上的三角花園,因為有普希金的頭像而出名,在中國的城市雕塑中,有外國人的頭像很少;在淮海中路復(fù)興路美領(lǐng)館的三角花園,佇立了聶耳的雕像;在東湖路連接富民路的多岔路口,也是一座三角花園,雕塑的主人是田漢。這些街心三角花園有一個相似的特點,每一天貫穿的馬路都不寬,車也不算很多,人更是疏朗。
如若路寬車多人涌,即使也有中心綠化地帶,那就是三角花園。楊浦區(qū)最著名的江灣五角場,就是一個路寬車多人涌的五岔路口。把三角花園和五角場作對比:三角花園可聚可散,五角場或者類似的多岔路口似孤島難聚難散,中心地帶也有綠化,以前也沒有叫做過三角花園,如今則有一個多少是冷漠的名字,中心環(huán)島。與有一個雕像、并且是人文暖色調(diào)的三角花園比起來,坦率地說,比出來的是城市文化和底蘊。
但是,即便是這一類三角花園,也絕非是旅游的熱地,甚至也不是上海本地市民流連忘返的地方,可能是在汽車慢悠悠地經(jīng)過時,看到了它的今天,想到了它的過往,汽車開過去了,思念也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