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葉、橙子皮、魚內(nèi)臟、剩飯菜、小骨頭……提起這些飯前飯后的廚房垃圾,不少家庭主婦都頗為頭痛。因為稍微晚點處理,這些食物垃圾就會變得臭氣熏天,惹來蟑螂、蒼蠅等害蟲。
針對這一由來已久的問題,目前市面上有不少“食物垃圾處理器”、“廚房垃圾處理器”,價格多在2000~6000元之間。操作上,不論是剩飯剩菜還是小骨頭,放入連接在洗碗盤排水口處的食物垃圾處理器里面,經(jīng)過幾十秒的處理,都會變成排水道的污水。
“食物垃圾處理器,又或者叫廚房垃圾處理器,是安裝在廚房水槽下方的,與排水管相連。原理上垃圾處理器是將食物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實現(xiàn)廚房清潔、暢通,避免食物垃圾儲存而滋生病菌、蚊蟲和異味。
目前在歐美地區(qū),垃圾處理器的使用率已經(jīng)高達七成。但在國內(nèi),大部分市民對此幾乎聞所未聞。不過業(yè)內(nèi)普遍認為,垃圾處理器將隨著國內(nèi)垃圾分類、處理標準的提高而進入高速發(fā)展期。
有專家表示,以前歐美日等地區(qū)對于居民丟垃圾的處罰非常嚴格,而國內(nèi)則不然。這自然導致了自掏腰包安裝垃圾處理器沒有必要的感覺。很多市民認為,只要將食物垃圾丟到房子外面的垃圾箱就好了。但垃圾在房子外還是會產(chǎn)生各種蚊蟲、蟑螂。只有整棟樓,整個小區(qū)統(tǒng)一將食物垃圾放入垃圾處理器,才能有效保證遠離蟑螂。隨著國內(nèi)環(huán)保意識提高,對丟垃圾處理要求的提高,垃圾處理器銷售很可能會進入高速增長期。
目前在北京、上海,已經(jīng)開始鼓勵安裝垃圾處理裝置。北京推出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提倡有條件的居住區(qū)、家庭安裝符合標準的廚余垃圾處理裝置。而上海則推出《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導則(試行)》,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qū)、新建全裝修住宅內(nèi),應安裝廚余垃圾處理器。
垃圾處理器正被越來越多的高端國內(nèi)人士所接受。目前已有約10萬多戶的家庭使用食物垃圾處理器。并且北京、上海、廈門、南京、杭州等地政府已表示支持垃圾處理器在當?shù)厥袌龅陌l(fā)展,并逐步開始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