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真、田慶、田廣是完公(敬仲公42世孫。
相傳 在北宋時期,陜西臨潼縣有田真、田慶、田廣三兄弟,祖業(yè)豐厚,三人長大后均以分家。但三弟媳也是大富閨秀之女,至嫁給三弟后,不閑得,想另立鍋爐,鬧得不可開交而分家。
三兄弟將祖上遺留的田產(chǎn)家私分成三份各得其一,僅剩庭院中一株紫荊樹未分。三兄弟約定明日一早將紫荊樹分斫為三,誰知次日早晨樹已枯萎。
田真驚嘆樹魂有知“聞知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毙值苋讼鄵矶?,遂不再斫樹分樹。
從此三人相互團結(jié)興家立業(yè),紫荊樹也重新繁茂起來。田真哭荊的畫意在古代文物上多 類聚》卷89、《初學(xué)記》卷17所引與此同。唯《御覽》卷421“義中”引《續(xù)齊諧記》稍詳,與墓葬雕繪內(nèi)容更為接近,并指田真為西漢人,成帝時官至太中大夫,“田真兄弟三人,家巨富,殊不睦。忽共議分財。金銀珠玉各以斛斗量,田業(yè)生貲,平均如一。唯堂前一株紫荊樹花葉美茂,共議欲破為三,人各一份,待明就截之?!睜栂浼纯菟溃瑺罨鹑迹~萎枝摧,根莖焦粹。真至攜門而望之,大驚,謂語弟曰:'樹不同,株聞雷分析,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勝,以解樹’。樹應(yīng)聲遂更青翠,華色繁美。兄弟相感,更合財產(chǎn),遂成純孝之門’。
北宋和宋元祐時期,廣為贊揚三兄弟的孝義之德,并”雕刻、繪畫和鑄造錢印上刻上田真三兄弟哭荊的故事,其中,田真哭荊磚,至今珍藏在國家歷史博物館內(nèi)。敦煌遺書《二十四孝押座文》載有“共樹共技爭判割,同胞同乳惡分張”,當指此事。 桓公嘆柳
一般以此典概嘆,光陰迅速,生命易逝。
《世說新語》言語部: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概然曰:'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晉書·桓溫傳》亦載。
桓溫在東晉權(quán)傾一時,有點類似三國的曹操,不過不同的是,曹操的兒子篡位成功,成了魏國皇帝,而桓溫的兒子被誅九族?;笢剡@樣一個一代梟雄,看到自己年輕的時候種下的細柳,已經(jīng)是蒼天大樹的時候,而自己也從一個雄心勃勃的青年變成一個白發(fā)皓眉的老人的時候,不覺感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無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無法逃脫生命的輪回。作為時代的英雄,桓溫壯士暮年,雄心不已,希望收回北方領(lǐng)土,但是北方早已在北方外族的統(tǒng)治下,物是人非了,大英雄壯志未酬,不免悲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