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化用、引用和抄襲的定義,歷來眾說紛紜,如果化用引用用得好,有時候成就甚至高過原句,被世人奉為經(jīng)典,但如果用得不好,必定被世人唾罵為抄襲,甚至是文賊。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那些化用、引用的巔峰之作吧!
先來說說曹操的《短歌行》吧,短短三十二句詩,就有六句是原模原樣“引用”了詩經(jīng)中的句子。
短歌行
三國魏·曹操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自《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xué)的人?!斑线下锅Q,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比興引用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對于曹操原句引用詩經(jīng)的這種做法,歷來都是從正面解讀。西漢時,由于統(tǒng)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士大夫上書創(chuàng)作往往援引儒家經(jīng)典,逐漸形成一種引經(jīng)據(jù)典的風(fēng)氣,這種風(fēng)氣一直沿襲到漢末,再加上曹操自己對《詩經(jīng)》也是極其喜愛,故而原句引用就不足為奇了,這種引用也算是時代思想和文化風(fēng)氣影響的產(chǎn)物吧。
再來說說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吧,什么,難道這句千古絕唱也是化用自前人的創(chuàng)意?
滕王閣序(選段)
唐·王勃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沒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化用庾信《馬射賦》中的“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據(jù)考究,這個句式最早出自劉勰《文心雕龍·知音》中的“夫麟風(fēng)與麏雉懸絕,珠玉與礫石超殊?!?/p>
但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歷來公認(rèn)的絕句,其知名度也遠(yuǎn)遠(yuǎn)高過《馬射賦》,本句對仗極為工整,不僅上下句成對(落霞對秋水,孤鶩對長天),句中更是自成一對(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本句兼有色彩美、動靜美、虛實美以及空間美,給人以無窮的遐思。
因晏幾道而得名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其實也是引用自前人的詩句。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宋·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在翁宏的《春殘》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本是指已是春殘,落花無數(shù),詩中女子,正當(dāng)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正在消逝,歡娛難再,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一模一樣。但是這兩句詩被晏幾道借用過來以后,卻表達(dá)了完全不同的味道。美人獨立庭院,對著飄零的落英,看著成雙成對的燕子在微微春雨中飛來飛去,描繪出了一幅極為清美的景色,妙手天成,構(gòu)成一個凄艷絕倫的意境。
其實啊,我自己也填過一首詞化用了“落花”兩句:
蝶戀花
獨憐初夏新雨后,曉看清荷,曦水鋪柔輝。碧波清歌引鳥戲,蓮舟搖曳惹魚追。
依風(fēng)逐云含淺笑,輕倚斜欄,似待佳人歸。落花自在人獨立,微雨豈羨燕雙飛?
我這里在“落花”兩句中各添兩字,表達(dá)了完全不同的心境,屬于花間派詞風(fēng),有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春殘
唐·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jīng)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然后來談?wù)勀咸坪笾骼铎系摹队菝廊恕钒?,什么?虞美人中都有這種化用來的句子么?應(yīng)該不會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吧?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恰恰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化用自前人的詩詞,化用的是劉禹錫《竹枝詞》中的“水流無限似儂愁”,但這并不影響虞美人在唐詩宋詞這條歷史長河中崇高的地位?!皢柧本鋵⒊橄蟮谋倔w“愁”喻為“奔流的江”,極為貼切形象。
竹枝詞
唐·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然后就是北宋林逋的《山園小梅》,你們會問難道我要說的是千古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也是化用?
山園小梅
北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沒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實則脫胎自南唐江為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江為殘句既沒有寫出竹影的特點,也沒有道出桂花的清香,且是殘句沒有完整的詩詞,所以沒能構(gòu)成意境和主題。林逋這一改,簡直是畫龍點睛之筆,把梅花寫得形神活現(xiàn),瞬間把江為的殘句由跌停板拉到了漲停板??梢陨w棺定論地說,所有寫梅花的詩詞里面,林逋的“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成就最高,前無古人,后,也不可能有來者了。
給大家看一段有趣的文字:
思忖間,又聽那歌姬唱道:“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傷心東望淮水。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地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白素貞雖不明白詞中意思,但聽那曲調(diào)蒼涼悲惋,也不由得一陣莫名的難過,船外的種種熱鬧景象,反倒變得遙遠(yuǎn)、隔閡起來。
林靈素自斟自飲,連喝了十幾杯酒,神色變得更為古怪,冷笑道:“姓周的小子空負(fù)詞名,一輩子也沒出幾首像樣的詞,也配和蘇東坡相提并論?他奶奶的,一首詞里化了別人三首詩,了不起得很么?”
周邦彥的詞名氣極大,這首《西河》更是膾炙人口,許宣聽他如此貶低,忍不住起了逆反之心,他記性極佳,頓時想起從前在家中所聽到的食客論辯,脫口道:“化用別人詩詞,常有之事,化用得渾然一體,自然就算本事。照你這么說,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豈不是成了文賊?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是化自劉禹錫的‘水流無限似儂愁’……”
“住口!”林靈素突然大怒,許宣眼前一黑,頓時被他的氣波震飛出兩丈來外。
“嗡”地一聲,琵琶弦斷,眾樂伎嚇得面無人色,縮成一團(tuán)。
許宣卻大感痛快,爬起身,哈哈笑道:“辯論不過,便惱羞成怒,了不起得很么?你能用什么‘百納之身大法’截人肢體,取人臟腑,重塑身體,就不許別人借化幾句前人的詩詞?這又是什么狗屁道理?”若無其事地?fù)哿藫垡路谷换刈?/font>
上面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樹下野狐的小說《云海仙蹤》,這一段對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的引用非常有趣。所以這最后一節(jié),就是重點講一下周美成的《西河·金陵懷古》,這首詞絕對可以說是古詩詞化用里面的極致之作,簡直是將化用運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西河·金陵懷古
北宋·周邦彥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fēng)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周美成這首詞的藝術(shù)成就相當(dāng)之高,全詞隱括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樂府詩《莫愁曲》三首作品,但是卻渾然天成,是化用的巔峰之作。此詞三闕結(jié)構(gòu),上闋寫金陵勝景,中闕寫金陵古跡,下闋寫眼前之景,并發(fā)出千古興亡之思。此作蒼涼悲壯,平易爽暢,筆力遒勁,抒發(fā)作者的滄桑之感,寓悲壯情懷于空曠境界之中,是懷古詞中別具匠心的佳作。
石頭城
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莫愁曲
唐·張祜
儂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
自郎石城出,長在石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