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巴山夜雨”考辨

傅抱石《巴山夜雨》

編者按

唐朝詩人李商隱《夜雨寄北》一詩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巴山”,有人說是川陜交界處的大巴山,其具體位置一說在四川通江縣境,一說在南江縣境;也有人說“巴山”是重慶市北碚區(qū)的縉云山,還有人說“巴山”在湖北、湖南接壤的洞庭湖一帶。有人說詩中的“巴山”是實寫,確指某山;也有人說詩中的“巴山”是虛寫,泛指某個地方的山。“巴山”究竟在何處、是確指還是泛指?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丁鞍蜕揭褂辍笨急妗芬晃你^沉典籍、爬梳文獻,致力于厘清上述幾種說法,旨在拋磚引玉,“引”來有見解、說服力的文章展開爭鳴。

李商隱《夜雨寄北》是一首流播甚廣的名詩。葉蔥奇先生疏解此詩說:“李義山七絕均極宛轉雋永之致。這首尤含茹深遠,客愁旅況,傳神語外。”并引《李義山詩集輯評》中清人紀昀語“作不盡語,不免有做作態(tài),此詩含蓄不露,卻只似一氣說完,故為高唱。”(《李商隱詩集疏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黃永玉《巴山夜雨》

《夜雨寄北》全詩如下: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歷代的注家在注釋“巴山夜雨漲秋池”時,大多把“巴山”釋為“巴蜀之山”。近年來,國內(nèi)出版的李商隱詩集的多種選本注解“巴山”時也持此觀點,認為是巴蜀的山,但并無確指。也有確指及相反的意見:石金華認為《夜雨寄北》是李商隱在四川省通江縣中林鄉(xiāng)寫成的,詩中的“秋池”系該鄉(xiāng)境內(nèi)的黑龍池。(見《通江報》,具體日期已不詳)劉輝光說,大中年間,李商隱隨柳仲郢鎮(zhèn)東蜀,任東川節(jié)度使判官,其寓所在四川省通江縣涪陽壩(今涪陽鎮(zhèn)),并引《涪陽鄉(xiāng)志》“唐開成三年進士李商隱,武宗末年致仕,《夜雨寄北》詩寄北方友人,實緬懷亡妻,即寫于符陽?!庇忠短圃娙偈住纷ⅲ?quot;巴山,四川保寧府大巴嶺,在通江縣東北五百里,與小巴嶺相接,世傳九十里巴山是也。"這里已注明巴山在通江縣境內(nèi)?!保ā堵挕鞍蜕揭褂辍薄?,該文收《諾水蒼?!?,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版)劉興詩認為詩中的“巴山”是指重慶的縉云山,并以明人曹學佺《蜀中名勝記》的記載為證。(見《巴山夜雨》,該文載《四川政協(xié)報》2007年4月26日第4版“明澈”副刊)流沙河則認為“巴山”乃指巴陵山,“池”則指洞庭湖,《夜雨寄北》作于湘,并非在巴蜀所作。(見《農(nóng)場七人記》,該文收入《流沙河近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

黃賓虹《巴山夜雨圖》

《李商隱詩集疏注》一書,系葉蔥奇先生多年對李商隱詩歌研究的心得,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撰寫、七十年代末始完成。該書在疏解、注釋方面,對前人未注、未解或誤注、誤解的篇什注明,并詳為闡述,予以糾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編排上亦按李商隱詩集宋本三卷舊次,將可以考定為某一年的作品附其題于年譜,并于目錄中分注于各詩題下,庶乎既可推尋作品之創(chuàng)作年月,又不至于更動原本(北宋本)之次第,是目前李商隱詩集較完備的版本之一。葉蔥奇先生在《夜雨寄北》的詩題下注明該詩作于“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李商隱)年三十六”字樣,并注釋云:"寄北",《萬首唐人絕句》作"寄內(nèi)",乃宋人洪邁臆改。商隱寄家詩,概不顯標于題?!睋?jù)葉先生《夜雨寄北》作于大中二年的說法,詩中的“巴山”就不是大巴山。大中二年及大中二年之前,李商隱從未到過巴蜀(今四川、重慶境內(nèi)),怎么說《夜雨寄北》作于巴蜀呢?

《辭源》釋“巴山”引《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漢中府·巴嶺山》:“巴山,也叫大巴山、巴嶺山。在陜西西鄉(xiāng)縣西南,支脈綿亙數(shù)百里,跨南鄭、鎮(zhèn)巴和四川南江、通江等縣?!瘪R幸辛在《大巴山脈與川東史前文化的探討》一文中說:“大巴山脈位于秦嶺和漢水流域以南,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之間,山勢由西向東綿延于川陜、川鄂邊境,中包南山、孤云、兩角、米倉、大小巴等山,橫跨南江、通江、萬源、城口、廣元、寧強、南鄭、漢中、西鄉(xiāng)、鎮(zhèn)巴、鎮(zhèn)坪堵縣,全長約500公里。山北連漢水上游的陜南漢中、安康地區(qū),山南接嘉(陵江)、渠(江)流域的川北達州、巴中(馬幸辛寫此文時,巴中尚屬達縣地區(qū)管轄)、廣元地區(qū)和萬縣地區(qū)一隅。這一區(qū)域內(nèi)高山橫亙,峽谷幽深,江河密布,條狀山脈和丘陵谷壩雜然相間,海拔高度大致在800米至2500米之間,自古以來是南北民族往來和文化傳播的通道。”(該文收入李明榮主編《巴渠文化初探》,巴渠文化叢書編委會編,2000年12月)上述的說法是廣義的大巴山,簡稱“巴山”,它是四川、漢中兩盆地的界山。狹義的大巴山則指陜、渝、鄂三省邊界的山地,主峰為神農(nóng)頂,海拔3105米,今四川巴中市(轄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和巴州區(qū)、恩陽區(qū))就位于廣義的大巴山南側。

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二月,三十五歲的李商隱應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觀察使鄭亞辟(“辟”意思是授官),赴桂州(今廣西桂林),奏掌書記(文職小官,類似今日之秘書)。大中二年(公元848年),鄭亞貶循州(今廣東惠州境內(nèi))刺史,李商隱失去依傍,北還,在湖南觀察使李回幕中逗留,滯居荊巴(今湖北西南部與湖南西北部),秋方歸洛(今河南洛陽),旋入京師(長安),選為周至尉(今陜西省周至縣)?!兑褂昙谋薄吩娂蠢钌屉[大中二年春從桂州歸來,留滯荊巴期間所作。李商隱與其妻王氏結婚是開成三年(公元838年)?!兑褂昙谋薄肥亲髡唢h零江湖,沉浮宦海,于湖湘孤獨苦悶的旅次中寫給妻子王氏的詩,寫詩的地點當是湖湘,與巴蜀(今四川、重慶境)毫無關系。李商隱在湖湘寫詩,為什么詩中又出現(xiàn)“巴山”呢?原因大致是:今湖南岳陽市洞庭湖一帶,三國時屬吳國轄,為巴陵縣,唐天寶元年復置巴陵郡,唐乾元元年改名岳州,此地亦屬古九州之一的荊州。隨著歷代行政區(qū)劃的不斷調整,古荊州的轄地范圍就包括了今湖南的常德、湖北襄陽、湖北江陵、湖南岳陽等地,歷史上把一區(qū)域稱為“荊巴”。李商隱從地理區(qū)位的角度,把湖湘之界處的江陵、岳陽、常德之地的山統(tǒng)稱“巴山”。李商隱寫詩喜愛“用事”(即用典故。應該說這是他年輕時在天平軍節(jié)度使令狐楚幕中,令狐楚指導教授他學習時興的駢文留下的弊端),博采六朝徐陵、庾信等人,追求字句秾麗隱僻、典贍古奧的風格。詩中的“巴山”“秋池”“西窗”三個意象前,貫以地名、方位、時間名詞,并非所指,而是泛指,目的是求詩句形式工切、韻律和諧,達到風華藻麗、情韻深美的修辭效果。

《李商隱詩集疏注》(上下冊)

李商隱到巴蜀是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冬。其路線是:長安——咸陽——大散關(寶雞境內(nèi))——漢中——利州(廣元)——劍閣——梓州(三臺)。大中五年六月,河南尹柳仲郢為梓州刺史、東川節(jié)度使,李商隱被辟為節(jié)度使書記,后改判上軍,檢校工部郎中。這一年,李商隱妻王氏病亡。王達津先生據(jù)李商隱《樊南乙集序》中李的自敘推斷:“大中四年(公元850年)七月,李應柳仲郢聘,因悼亡其妻遲到,冬天才去東川,而到達梓州可能是大中五年春?!保ā短圃妳部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版)既然妻子都亡故了,怎么可能寫詩寄妻子呢?詩中如何又會出現(xiàn)“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溫馨情景?

根據(jù)李商隱隨鄭亞、柳仲郢入幕府的時間與葉蔥奇先生給《夜雨寄北》定的寫作時間看,此詩作于湖湘,不作于巴蜀是令人信服的。詩中的“巴山”既不是廣義的巴山也不是狹義的巴蜀之境的巴山,而是湖湘(荊巴)之地的山,其山亦是泛指。另據(jù)清人馮浩《玉谿生年譜》、清人張采田《玉谿生年譜會箋》、岑仲勉先生《玉谿生年譜會箋平質》(李商隱,號玉谿生)、葉蔥奇先生《李商隱詩集疏注》所附年譜記載,開成元年(公元836年)四月,令狐楚檢校左仆射為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治今陜西漢中)。令狐楚延李商隱入興元幕,當時李商隱正在京城忙于應試,未能即赴。在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引薦下,李商隱登第,東歸省母后才赴興元。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十一月,令狐楚卒于興元,李商隱旋隨楚喪還京師。興元即今陜西漢中,位于大巴山的腹心位置。山南西道就轄大巴山區(qū)周圍的州縣。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壁州(今四川省通江縣)、集州(今四川省南江縣)等州就屬山南西道管轄。李商隱在興元幕時間短暫,鑒于集州、壁州、巴州這些古巴國屬地,大巴山深處的窮州,當時交通不便,李商隱到三州來公干或游山玩水的可能性都不大。何況李商隱當時并未婚配,就更不可能寫“寄內(nèi)”“寄北”之類的情詩。(李商隱赴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與王之女結婚是開成三年,即公元838年)。石金華認為詩中的“秋池”系黑龍池純屬無稽之談,劉輝光言李商隱在四川省通江縣涪陽鎮(zhèn)作《夜雨寄北》詩就更加荒謬。梓州刺史、東川節(jié)度使治在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其判官李商隱的寓所怎么會在通江呢?唐貞觀元年,設全國為十道。巴蜀境內(nèi)設劍南道、山南道。元和后,劍南道分設西川、東川,前者治今成都市,轄二十六州;后者治今四川三臺縣,轄十二州。巴州、壁州、集州不屬劍南道,而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后改為“山南西道”),治興元,即今陜西漢中。劍南道東川節(jié)度使的判官寓所在山南道所屬的壁州,豈不是東拉西扯?另,劉引《涪陽鄉(xiāng)志》中“唐開成三年”其年號亦有誤,唐文宗(李昂)開成三年應為公元838年。至于鄉(xiāng)志中出現(xiàn)李商隱,亦是地方志以歷史名人美化鄉(xiāng)邦的通病,流弊由來已久。

《玉谿生年譜會箋》

劉興詩“巴山指縉云山”一說,也是錯誤的。明人曹學佺是有名的文獻學家,曾任過四川右參政。他的《蜀中名勝記》顯然是把歷史上有關“巴”字的幾個地名混淆了。清道光年間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代理知州朱錫谷編撰《巴州志》,于《序三》中說:“然地志諸書,巴州、巴郡往往混淆,一也。延昌始置巴州,是為今治。而齊建元之巴州,在今夔州;魏大統(tǒng)之巴州,在今重慶;又黃州、岳州,齊梁間俱嘗僑置巴州;名稱棼如,疆域無定,易于傳訛,二也?!保ā栋椭葜拘Wⅰ罚椭惺衃原縣級市,即今巴州區(qū)]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編,1997年)據(jù)《太平寰宇記》、《東晉南北朝輿地考》載,除四川巴州外,古時外地曾先后有四個“巴州”建置: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以荊州之巴東、建平二郡及益州之巴郡(治今墊江)、梁州之涪陵郡(先治今彭水,后治今涪陵枳城區(qū))置巴州,南朝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省,歷時三年;北朝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公元551年),改楚州(治今重慶)為巴州,北朝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改巴州復為楚州,歷時六年;北朝北齊天保三年(公元552年),置巴州于齊安(治今湖北黃岡),南朝陳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廢,歷時二十一年;南朝梁承圣二年(公元553年),置巴州于巴陵(治今湖南岳陽),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為岳州,歷時三十六年。《蜀中名勝記》可能是以北朝西魏大統(tǒng)年間巴州(今重慶)的縉云山為“巴山”。在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及大中二年之前,李商隱從未到過重慶,故不可能在其境寫《夜雨寄北》詩。李商隱后來到過重慶,那已是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四月,杜悰(杜牧的堂兄)由西川節(jié)度使遷淮南節(jié)度使(治今江蘇揚州),白敏中(白居易堂弟)為西川節(jié)度使,李商隱由西川(治今成都市)推獄回,杜悰遷淮南,往渝州界首迎送,旋即返梓州。其時,李商隱妻王氏已于上一年病故,李商隱不會在重慶寫《夜雨寄北》詩。

《唐詩叢考》

流沙河認為《夜雨寄北》作于湘,基本觀點是正確的。至于“巴山”指“巴陵山”、“秋池”乃“洞庭湖”之說無據(jù)可考,亦不足信。《爾雅·釋地》:“楚有云夢?!弊⒃疲骸敖衲峡とA容縣(今湖北省監(jiān)利縣西北境)巴丘湖(今洪湖)是也。”按“云夢”原為楚二澤名,司馬相如《子虛賦》:“云夢者方九百里。”《太平寰宇記》:“安陸縣東南云夢澤,闊數(shù)千里,南接荊湘。”古時云夢蓋橫跨今湖湘境內(nèi)、長江南北,面積極廣。安陸即今湖北省安陸市,現(xiàn)在東南并無大湖,蓋久已淤塞成陸,成為江漢平原的一部分,唯有零星的洪湖、曹湖等。唐時,今湖北湖南交界處湖汊縱橫,一片澤國。李商隱滯居湖湘,《夜雨寄北》詩中的“秋池”就是指這一帶的湖汊,“巴山”亦是泛指這一帶的山。(周書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詩中出現(xiàn)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
巍巍佛圖關,悠悠千古事:李商隱、李嚴與重慶的情緣
李商隱的詩獨愛這一首
飛花令——問
李商隱最有名的十首詩
劉尚鈔:人生一場秋雨,所幸遇見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