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千老師講《氣道中醫(yī)》之三十七
第三十七課 20080812_金匱真言論
 
由觀月、美目、善從之、道法自然整理
上次《生氣通天論》講完了,這次我們接著講《金匱真言》,請把金匱真言前邊兩段打出來。“黃帝曰:天有八風,經(jīng)有五風,何謂?岐伯對曰:八風發(fā)邪,以為經(jīng)風,觸五藏,邪氣發(fā)病。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首先咱們說一下什么叫做金匱真言,大家學過中醫(yī)的,都知道《金匱要略》這本書,張仲景寫的,和這個金匱是一個詞,即“寶貴的盒子,里面藏著真言”。古人往往喜歡把一些重要的言語,通過刻在石頭上或寫在竹簡、紙帛上,藏在名山大川,或藏在盒子里面然后埋在地下,想把自己感悟到的真知灼見流傳下去,并且能夠讓有心人或者有緣人得到,那么這里說的金匱真言就是這個意思,想把寶貴的東西能夠流傳下來。
那么金匱真言里面談了些什么呢,大家可以看一下。主要是幾方面,第一說了一下八風,然后說了一下五風,四時,相勝,容易得哪些病,在自己的時節(jié),春、夏、秋、冬容易得什么病,反復來論,前幾段都是這樣來論的。然后又說了一下什么是陰,什么是陽,這個陰陽是動態(tài)的,怎么來看,陰陽不是靜止的。你立了一個點是陽,和它相對的就是陰。立的點是陰,和它相對的就是陽。講了一下人身的陰陽,還有天氣的陰陽,總的來講就是陰陽是相對的,是代詞,不是說陰陽是一個實際的存在。那么最后講了五臟應四時,和我們講的《陰陽印象大論》是相重的,可能稍微有點區(qū)別。那么金匱真言中的五臟應四時,我不想多講了,只是把在《陰陽印象大論》中沒有涉及的簡單地說一下,告訴大家理解的方式,大家通過這種方式以后可以運用在《內經(jīng)》的解讀上,包括《傷寒》的解讀,并且也應用到臨床。
關于這個陰陽,我們說一下,這個第一段,關于四時、四季,或者說五季,加長夏,應病,我告訴大家一個竅門,以后大家就這樣思考問題就行了,其實得病,千變萬化,不能拘泥。
我們先說一下八風,大家可以在百度搜一下,八風是什么,實際是有明確記述。我記得小學課本還是初中課本學過,不周風、條風、明風等等西北是不周風。太極圖一轉,春夏秋冬,立在太極圖的四周,咱們講氣道中醫(yī),這個氣一展布出來,各個方向的狀態(tài)都不一樣。如春天生,夏天長,秋天收,冬天藏,寒熱溫涼,開合升降,都不一樣,所以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風,當然主要就是春夏秋冬長夏,這五個風,這個沒有必要死磕,大家理解它代表八種氣象就可以了。如果是想看《史記》的歷書,也涉及到了八風,大家有機會可以看一下,說得很好。起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比如北京,現(xiàn)代北京城的各個門,為什么這么叫,比如朝陽門,朝向陽光,代表旺盛地生長,在東邊。在西邊,有阜成門,阜是成的意思,阜是高起來,凸出來;成,就代表萬物到秋天,果實收成了,萬事已定,大事已定,各安其位,叫阜成。崇文門,在東南,以黎明治天下,東南,巽風。宣武區(qū),西邊,陰氣用事,煞氣當家,那么宣,宣散,文治武功,所以西邊宣武門。北邊,有安定門,萬物安定,坎水,天下歸藏。正中間是端午門,端者正,午者日中天。這些古人,不管是在建筑上,還是在穴位的命名,很多地名都是通過陰陽、五行、八卦,從這些方面演化出來的內涵。所以大家要學好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了解陰陽五行、四氣整個的特點和運化規(guī)律。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這個沒有必要再做過多的解釋,就是五行生克,春天為木,長夏為土,木克土;其它的依此類推。
    
“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問大家一個問題,關于俞大家如何理解?這塊可能有些枯燥,但是如果知道規(guī)律還是很有意思的。有人說當反應講,當不當俞穴講?還有人說當疏通流行,還有人說同“輸”,看來大家有不同意見。我們再接著往下看,病在肝,為什么俞在頸項呢?再往下看一下,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若按部位言,心和胸脅,是很接近的,秋是病在肺,俞在肩背;這個也靠譜,到了冬天,病在腎,俞在腰股;這也差不多。病在脾,俞在脊,這個也能說得通。唯獨肝,俞在頸項,那么大家怎么來理解?如果按部位來,東方生春,病在肝,俞應該在兩脅啊,為什么跑頸項那兒去了?這是大家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這個對于大家理解這個俞非常關鍵。還有脾,它的俞在脊,而不在腹。哪些在前邊,哪些在后邊,你看肺在背,脾在脊,腎還跑到了腰和大腿,心在胸和兩脅,居然肝在頸項。如果肝從部位來講,有些問題。
下面再接著看。“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與上邊又有些區(qū)別了。接下去又說了:“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鼽衄就是流鼻血,衄血。 這三段可以互相參考,它們說的重點不同,但里面有一句。
這樣吧,我解釋一下,要認識這個問題,要搞清楚另一個問題,無非是春夏秋冬,生長化收藏,這幾個氣的運轉狀態(tài)。大家說春氣是什么狀態(tài)?春氣應肝。人身一團氣,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結合這個春天,俞在頸項,病在頭,善病鼽衄,那么春天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春天之氣萌發(fā),其實要體會一下這幾段話的意思:陽氣上升。再跟大家說一下,當你說上升狀態(tài)時,不要單說陽氣,很容易把這個陽氣和身中的陽氣混為一談,直接說氣上升就可以了,或者說是氣機上升。陰陽相隨,陽氣升則陰氣隨,那么陰陽一起往上走。不要說陽氣升,所謂的陽氣升,陰氣降,那個是相對于升降來說的,把升的氣叫做陽,把降的氣叫陰,實際是整個氣向上升,整個氣向下降,沒有說絕對的陽氣就是升,陰氣就是降。如果單純地分陰陽,容易割裂,在大家沒有很好地理解氣機運化規(guī)律時,希望大家盡量少談陰和陽,等你明白了,你就知道你所說的陽氣上升是哪股氣上升,這個很重要。直接說,氣上升了,它怎么上升的?
這里面有一個機關,相當于一個竅吧,今天我把這個竅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不管現(xiàn)在是否能夠理解,我希望大家記住這個模型,對大家以后學習、悟道,或者對整個的中醫(yī)及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這個上升的陽氣,也就是氣機,是象噴泉一樣噴出來的,它是從里面向上拱出來的,一會兒咱們講到其它的氣的時候,就知道噴泉上升的意義有多么重大了。它是從里面向上拱出來的,一會兒咱們講到其他的氣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噴泉上升的意義有多么重大了。也就是整個的氣機不是均勻的升和降,是從里向外往外翻出來的,你看那個噴泉了嗎?噴上去噴到最高點,然后散開,那散開的和這個噴泉噴出來的水是不一樣的,那么這個對大家了解陰陽消長,生滅轉化至關重要,如果這個不了解的話,很多陰陽方面的問題你沒法前進的,所以今天要把這個竅告訴大家,不管大家了解不了解,希望大家能夠牢記,對以后大家學這個陰陽是有巨大幫助的,也就是說這個氣機來和去的形式是不一樣的,不會是那個拉車,拉過來又拉過去,沒有那回事,那么通過這個模型和這么一個規(guī)律,大家就能很好的解釋,為什么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大家說說為么呢?俞在頸項,病在頭,善病鼽衄,看看有沒有能解釋的,所以剛才啊那個模型,是像噴泉一樣的模型,在大家以后學陰陽的過程當中,有很多你要解不開的時候,就想想那模型,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我記得有人說這個中國的陰陽啊是不斷的反復,一個無限循環(huán)論,其實比這個無限循環(huán)論他所說的要復雜的多,但更自然的多,這就是中國古代陰陽五行的奧妙所在,他把這個自然的規(guī)律看透了,看明白了,在這個基礎上,輔以陰陽五行這個模型。但是有一點,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模型,你單純學陰陽五行,那么你不可能推出后面那個自然的普遍規(guī)律的。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學陰陽五行最后學死了,學來學去他學的是死板的陰陽五行,而不知道這個陰陽五行是如何體現(xiàn)后面整個的氣機規(guī)律的。所以說這是我一再強調的,大家要多學一些氣機的道理,現(xiàn)在的陰陽五行不是古人所說的那種陰陽五行了,你看看《黃帝內經(jīng)》、《傷寒論》《周易》這些書上他是怎么來表述陰陽五行的,后來越來越走樣了。很多人不知道后邊的這個氣機了,他拼命拿這個陰陽五行來推陰陽五行,推來推去把后邊那個真正的東西給忘了,所以說對后來的陰陽五行學的越來越困難了,后來學僵死了嘛。所以我們這個氣道中醫(yī)重新來談氣道,我們不是反對陰陽五行,我們是希望通過氣道來揭示,告訴大家陰陽五行表示什么。
我把這個跟大家說了吧,剛才說的這個噴泉,其實想告訴大家什么道理呢,是想告訴大家這個升降,升時是氣聚上去的,降時是氣散下來的,噴泉是一條水柱打上去的,下來的時候是散拍下來的,這個就是噴泉模型給我們帶來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一個氣機變化。那么同理,我們氣往上升的時候也是聚著升上去的,從里面升,不是從外面升。人身嘛,你把它比作一種氣團,里面是周行變化,氣在里面升,直著上去的,走內脈上去的,你可以說走肝經(jīng)上去的,肝經(jīng)是升的。下來的時候,就是散著下來的。
那么這個病俞在頸項就好理解了,你看聚的時候氣在里,影響不到肝脅,肝脅不是它的俞,它直接在里面走,當走到頸項的時候,因為脖頸很窄,他會把這個病理表現(xiàn)出來,把這個特點表現(xiàn)出來,然后一直頂?shù)侥X后門上,所以病在頭,會突然頭暈頭痛,很多都是這條肝經(jīng)頂上去的。病在鼽衄也一樣,它一頂,氣往上一沖,頂在鼻腔,把這個血頂開了,人就流鼻血。很多流鼻血,它是肝經(jīng)過剩,沖開了就流鼻血了,這個氣很猛很聚。
這個大家知道嗎?你們仔細想一想,所有的學問,尤其是《內經(jīng)》上的那些,都是連貫的,沒有說割裂的,割裂了這個東西你就學不了。我不知道大家有幾個讀過傷寒,關于厥陰肝經(jīng)的,這書有一句話,氣從少腹上沖心,可以找一下給大家打一下這個原文,氣上撞心哪,具體前后看它是怎么說的。什么叫撞心哪?為什么用撞字?這個學了《內經(jīng)》再對照一下傷寒,你就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了,因為大家都講了一個氣機嘛,都理解到那個層次,那么言語上的描述都向那方面靠。只有很聚的氣,它往心上頂,才會用撞心來形容。撞嘛,很強的力,沖嘛,所以叫撞心,“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這個《傷寒論》所有的原文,沒有一個用撞字的,唯獨厥陰病用撞。氣上沖心,大不了就是一個沖,那么只有厥陰用撞,沖的氣弱,撞的氣強。大家可以仔細體會一下,你看咱們可以說是噴泉射出的水,可以撞擊東西,你不能說扇一下扇子的那個風可以撞擊東西。給大家提個醒,學好氣道學好氣機,對我們理解《內經(jīng)》《傷寒》《本草》這些經(jīng)典是有巨大的幫助。你光讀陰陽,光理解五行,你基本不可能理解這樣的用詞用的這么準確的味道在哪里。
好,那我們接下來講,那下面就都好解釋了,大家只要知道這個噴泉模型,下面就都好解釋了。“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在胸脅在臟,善病胸脅,所以胸脅胸廓藏五臟嘛,心又為五臟之大主,意義重大。放在這個地方,當然是說如果這個心有病的話,直接影響到整個臟腑器官,所以說這個胸脅,病在臟來理解,這個沒什么可說的。關于“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你看幾個都是在肩背,秋是風瘧,那么肩背和風瘧都是外在的,這個我們用模型就很好理解。降的時候,氣散在外,那么氣道用降氣,肺也是降氣,是外表,那么這個肩背相對心來說,這個肩背更在外,所以用這個肩背和風瘧來表示外在的承受和外在病變的變化。
那么下面這個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你看病在腎,是腰股,然后病在四肢,冬病痹厥,這個大家要拿原文看,你要看不琢磨,這說過就過了,不理解用詞的神奇變化,等于聽熱鬧。咱這個也不是說熱鬧的事情,這說的什么意思呢?正氣在里,腎在下,所以管他叫腰股,都是氣之所至的地方。那病在四肢,這個我們都知道,大家有沒有人說一說為什么病在四肢啊?冬善痹厥,厥在四肢,病在腰股,這三個聯(lián)系在一起,怎么說明氣機呀?
給大家說一下,我們看一下噴泉理論,水噴上去,聚在上邊又散下來,散下來之后,水又藏了起來。藏在里邊,再噴上來,它是這么一個過程。因為氣藏起來,而四肢在身體盡頭,氣運轉不到,所以容易得病。冬天氣藏在里,外面四肢要容易受傷,容易痹厥,因為氣不能達表了嘛,但是它這時候肯定要照顧到外面嘛。如果里面?zhèn)耍@個氣機本來藏在里面,這回更出不來了,所以更容易導致四肢出現(xiàn)疾病。那么這個我們就想到了,很多腎虛的病人,比如說有四肢浮腫啊,四肢沉重,四肢寒痛,很多這樣的病啊,都是由于里氣虛導致的,而并不是由于外邊有實,譬如風寒之氣相搏導致的風濕病、浮腫病,那么這種病你單純的去風濕、通經(jīng)脈,往往越來越厲害,這個病治不好,就是里氣虛外邊就會出現(xiàn)病變嘛,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這個就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痹厥。有些下肢麻木的萎痹的病人多半是腎有問題了,如果說他長期的話。
那么怎么來辨別這個虛實呢?其實很簡單,他得病突然得的,年紀很壯,身體還可以,硬朗,得這個病又很疼,這個是實病。反之,時間很長,身體很弱,突然萎痹麻木,四肢不用,尤其是不用和麻木,綿綿不絕,痛而不甚。天天痛,但是不會說是齜牙咧嘴,痛得在地上打滾,來勢又不重,這樣的病一般都是肝脾腎三藏空虛。里氣不行了嘛,氣來了不能達表,不能至表,那導致表氣不利,四肢不攝。這應該好理解的吧。
現(xiàn)在上四十,有的上了三十五就會得四肢不用的一些疾病,腿像灌鉛似的,特別疼,特別難受,睡一宿覺起來,就是早上出現(xiàn)晨僵,或者出現(xiàn)整個的四肢非常的酸沉,不解乏,拖著一條沉重的雙腿去上班,那樣的都是里氣虛了,各個關節(jié)痛,非常的難受,有時候手指麻木,一般小指,食指麻木厲害,不斷的發(fā)展變化,腳跟疼,足心空不能屢地,或者摸一摸這個腳跟是發(fā)軟發(fā)空的,沒有一種肉實飽滿的感覺,那么像這個都是肝腎有問題,你要理解每一句話啊,都發(fā)揮到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讀經(jīng)不能死讀經(jīng),要知道聯(lián)系實際,腎病在四肢,人都說腎司二陰,但是病在四肢就不好理解了,其實像剛才那樣的道理一推就推出來了,里邊虛了外邊就不治了,那么你這種你治四肢永遠也治不好,反而越治越厲害,你就用通經(jīng)絡活氣血的藥,去治這個四肢的萎痹、風濕啊這種病,徒耗傷氣血耗傷自己,當時還能夠緩解一下,回頭馬上就不行了。
你看現(xiàn)在市場上,很多治老年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很多腰骨疼痛類的,這些附子烏頭,有好多這樣的猛藥,或者貼那種膏藥、拔罐,都是治標不治本,都錯了,方向都治錯了,你不用補益氣血的藥,邊補肝腎,這個風濕你去治這個療效不好,這個腿都麻了你還在那通經(jīng)呢,大家可想你整個緣木求魚,方向搞反了,手麻腿麻那是你的里邊氣癟進去了,不足了,氣血頂不到手和腳上,不是說手腳那里有病邪在那放著你氣血拱拱不動。你看現(xiàn)在有的人,手搭在那,稍微有點重物,手就麻了,這個明顯的是里虛啊,所以你不去養(yǎng)正補虛,你去通,舍本逐末。
大家學中醫(yī)啊一定要求氣機,求整體不要求部分求個體,求死板,搞那些教條的東西沒有用的,還有好多得半身不遂的也一樣的,大廈將傾獨木難撐,這個半身不遂躺那了,你用大劑量的通經(jīng)的藥去搞啊,這個九死一生。有些大夫看病心急,開的劑量就是大,這是一種大夫,這是孟浪大夫,尤其現(xiàn)在城市病,這種大夫越來越不吃香,這個實病少虛病多,你大劑量猛攻都會產(chǎn)生明顯的副作用。還有一種大夫開方劑量很小,藥很平庸,該補陰的時候補陽,補陽的時候補陰,補下的時候補上,補上的時候補下,或者干脆他就是補一個中,和事老嘛,我就是一個方子加減對癥所有的病,這也不對。你不知道氣機所在,你這個用藥啊漫無目的,這也沒有意思,你這方子誰吃都不會有問題,那就是吃飯,誰來都給二兩米,你想想這能治病嗎?這個我就治過啊,明明下面肝腎虛的,你上這個玉屏風散或者小建中湯,你這個病在下家不在中家,你搞錯了,那這樣也不治病。
或者跟大家說一下,就像那個你得看到獵物在哪,你才發(fā)射,,你要看不到,給你多少箭把一屋子的人給射死。要么你不發(fā)現(xiàn),治不好病,那么你瞎發(fā)現(xiàn)治死病。那現(xiàn)在很多老大夫開方開的越來越小,藥味越來越多,量越來越小,有多少原因他都怕了,他知道中國的這個草藥有毒副作用,草藥跟食物相比有很多的偏性,比如你川穹用多了枳實用多了都不行,這個陽虛的人生熟地用多了也不行,所以說他原先量敢放20克30克,后來開了一次大方之后,這個出現(xiàn)副作用,他不反省用藥,他把這個藥量減下來,減到十克不行再減到五克,不行再減到兩克,那這一克兩克的基本上沒有作用,所以說大家一定要發(fā)現(xiàn)病機,找準了,藥要適量,不能多不能少,藥對證。
好那接下去咱們來說一下,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這個長夏善病洞泄寒中,這個應該不用多做解釋了吧,關于脊明確的意思就是中,脾屬中嘛,人整個從后邊來看脊柱正好是一個中軸線,他主要在強調這個脾屬中央,運帷為四方,那長夏善病洞泄寒中,寒中嘛都是中央出了問題,咱們解剖的脾很小,當然其實這個脾是四氣所合,好那咱們現(xiàn)在九點了,休息五分鐘吧,大家思考一下,理解一下。
你看馬上就說了,人的精氣的重要性,這個精啊,夫精者,身之本,并不是腎精,五臟之中皆有精,也就是說人的精微之氣在里,人有精則整個身體旺盛,無精則整個身體衰落,以至于最后的亡嘛。精,氣之精微者,這個精不是指單純的精,那么用腎精可以代表,身之本嘛,根本?,F(xiàn)在很多人不知道藏精,養(yǎng)神,你看這人無精打采嘛,沒有精神說的既沒有精也沒有神,萎靡不振,造成這個人萎靡不振兩個原因,一個是精耗過度終于導致他萎靡不振,尤其現(xiàn)在城里的人生活方面的壓力大,耗損大。外在的耗損,身體方面的耗損,透支,導致精的透支,天天的讀書看報看電視用腦,導致精神耗散,最終導致精神不濟。很多人過三十明顯感覺精神走下坡路,到了四十感覺精神不濟,五十精神困頓,六十精神迷糊了,好多人都是這樣,知道養(yǎng)身保精全神的少之又少,知道自覺保精全神的就更少。有些人工作很輕松,又沒有過大的欲望,那他能夠自發(fā)的保精全神,就是極少人知道真正的養(yǎng)精蓄銳保精全神。那我們工作也好學習也好,為什么《道德經(jīng)》上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就是把外在的東西,凡是耗損精神的東西都看淡,那你慢慢的你精神就充足起來,慢慢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不是三月五月,有的要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你身體不好養(yǎng)一年精神,你的身體不走下坡路,養(yǎng)三年精神,身體小旺,養(yǎng)五年精神你就大旺,為什么很多人衰老快啊,一個重要的原因他耗散精力,精血神都耗散掉了,人沒有精血神就像一個屋子沒有主人一樣很快就破敗掉了。
為什么很多人身體垮了以后很難恢復啊,那就是說他沒有這個毅力也沒有這個覺悟,拿出三年五年的時間來養(yǎng)精神,不可能的。這整個社會的大環(huán)境,這個人的慣性推動他,沒有一天不忙碌,沒有一天不耗精,耗其精血,敗其神氣,所以現(xiàn)在大家上班壓力很大,早晨跑出去上班,晚上回來做飯,還要思考明天怎么辦?日子怎么過?不可能不耗散精神的,所有說總是拖著一個疲憊的身軀不停的往前走,當走不動了,或者時來運轉來,有機會能讓你休息休息,真正在困苦當中在忙碌當中能夠反省養(yǎng)精安神的,不為外界所惑的人萬里挑一,沒有這樣的人,太少了,所有很多人老說“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山林”其實大隱隱于市,現(xiàn)在大部分的人隱于市了,都被這個市所污染,很少能隱在其中。所以說現(xiàn)在大部分所說的“大隱隱于世”都是借口,與其這樣,你還不如隱居山林。
我記得屈原啊,他在早年學佛,跑到山里當了個野人,待了好幾年吧,精神矍鑠,眼睛放光,晚上能夠自見光明,身體很好,飛檐走壁,不說飛檐走壁吧,起碼健步如飛吧,這就是隱于山林達到的這個初級的效果,很不錯了,你看現(xiàn)在長期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能達到他這個十分之一嗎?不可能的,我記得哪本書上寫的一個宮女,不小心被埋在了一個墳墓里出不來,她看墳墓里有個烏龜還是什么的,在里面學吐納,在里面活了一二百年,這個人先說是不是真的,咱就不好說,起碼咱們可以做個借鑒,后來挖出來以后還容顏不變,但出來之后很快就衰老了,這個也告訴我們人在少吃寡慮的情況下,這個自身的整個的建設,這個修復的很完善,不要泄氣不要泄神,你要是氣泄了神泄了,你也會衰老的很快,就是百年的事情,那大家不要把這個當兒戲,有很多人說“我沒見過啊,沒見過這樣的人啊”這個只能說你沒有見過,你不能說所有人都沒有見過,跟飛碟一樣,有多少人見過飛碟?并不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啊,就像那個阿波羅計劃一樣,飛到月球,他是媒體不斷的報,那么你見過嗎?你也信,這就是媒體的力量,這個不斷的跟你報道這個事情你也信,大家一定不要說你自己沒見過,就認為沒有,現(xiàn)在不是也揭露阿波羅登月是假的嗎?是真是假,一個人他信什么不信什么,你要拿腦子好好想想,多接觸多了解,不要輕易下結果,不要被眼前的事迷惑,上次給大家講過刷牙,那刷牙不是理所應當嗎?這個中國歷史幾千年了,就中國刷牙的歷史有一百年了,如果想成為一個智慧的人或者成為一個達人,那需要把你放在整體歷史長河當中思考問題,不要放在歷史的一個點思考問題,井底之蛙只知道自己那口井,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記得《莊子·》河伯那一章啊說得很好,河伯就是一條河里面的一個神仙河伯,他覺得他這個河的水啊洋洋大觀,這個水從這個岸漫到那個岸覺得了不起,牛的很!洋洋大觀,覺得整個水就是他了,那么等它慢慢的流到大海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大海那么廣闊的,我這個點水算什么?才知道自己的丑陋和無知,所以說學無止境,我們盡量打破我們很多的藩籬,腦子多想想,多考慮考慮,整個問題你只要認真考慮都會考慮通的。
  
好,那我們接著來說,“夫精者,身之本也。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這有點問題,你看它其實想說的是人精的重要性,你要藏精藏的好,春天不病溫,夏天不怎么的,秋天不怎么的,冬天不怎么的,那后來又說了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不知道從哪竄出來的,所以說《黃帝內經(jīng)》這本書里面它肯定有很多錯處,如果說把《黃帝內經(jīng)》都圓滿的解釋清楚,也不可能,你只要知道里面的氣機,它錯了你也能夠看出來,不符合講氣機的規(guī)律。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什么意思呢?誰上來說一下?這句話什么意思?在這里大家都不妨說一下,因為這里面包含整個氣機轉換的關鍵道理,哪個是陽哪個是陰,大家要分清楚,這樣吧,我再說一個,然后大家上來說,這個從陰中陽是什么時候啊,這個雞鳴到平旦嘛,到早晨嘛,雞叫到早晨,這個時間是陰中陽,那么大家說一下,陰中陽應五臟是哪個臟???大家上來說一下這個陰中陽應的臟的特點,哪些是陰?哪些是陽?雞鳴到平旦他不是陰中陽嘛,他肯定有陰的成分也有陽的成分,否則不可能叫陰中陽,有人說的是肝,那陰中陽,陰是肝的哪兒?陽是肝的哪兒?那怎么理解?氣機又怎么運化的?
這個《周易》里面有句話“法象莫大乎四時”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看氣象,我們不是講氣道中醫(yī)嘛,觀察氣象莫過于觀察四時的變化,從中體現(xiàn)四時氣象的變化,小四時是什么呢?小四時是一天的白天黑夜的流轉,所以說我們觀天的變化,從中體會陰陽氣機運轉的變化,這里面有一個要跟大家說一下,十二經(jīng)脈旺像,哪個時間少陰脈盛,太陰脈盛,說得是脈的流轉的氣盛,不是五臟的氣盛,大家不要混為一談。
這樣吧,大家說一下肝經(jīng)和這個陰陽有什么聯(lián)系,大家通過看這個早晨,就是寅卯辰三時和這個肝經(jīng)有什么聯(lián)系,“法象莫大于四時”這個法,這個象,你不能憑空想,早晨有什么特點?早晨哪是陰?哪是陽?這你得清楚啊, 這樣吧,咱們就布置一個任務吧,布置一個功課,下次來說吧,大家從三方面理解“第一,溫度,溫度的變化,第二,明暗的變化,第三,太陽的變化,這三種變化并非同時同步發(fā)生,咱們這樣吧,下次我直接點名吧,凡是我看到熟悉的我直接點名吧,大家準備一下,因為講了這么長時間,最主要的是要大家了解一點,那么光我一個人說,覺得也沒什么意思,這可能以后我就跟大家說了,講完前五章,我可能不會再公開講了,這個如果大家有喜歡氣道中醫(yī)的,我會給大家留一個郵箱吧,這個郵箱是氣道中醫(yī)的拼音,qidaozhongyi@163.com,如果說是喜歡的可以把自己的簡介和對中醫(yī)的理解發(fā)到郵箱,這個氣道中醫(yī)有半年了,如果大家想聽,基本的思路我覺得講出來了,聽一下錄音,這次《內經(jīng)》提要講完之后我可能就不公開講了,如果想聽的話可以把簡介和對中醫(yī)的理解發(fā)到郵箱,然后大家體會一下“溫度、明暗、太陽位置的變化”下次咱們把這個陰陽轉換的規(guī)律跟大家再介紹一下,因為這是一個網(wǎng)絡講壇吧,大家可來可走,所以也沒所謂針對性不針對性,主要是把這個意思講出來就可以了,大家如果想進一步的學中醫(yī),就要靠大家自己去悟和堅持,行了,今天咱們就說到這吧,如果下次想聽的話,大家盡可能把麥準備一下,凡是我覺得熟悉的,到時候咱們點名來上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氣學中醫(yī)簡介小冊子》三.噴泉模型與三陰三陽
氣學中醫(yī)39講摘記核心概念之:噴泉模型
積累50年,這是我一生用針的心血結晶(賀普仁)
金匱真言論解讀
經(jīng)方
中醫(yī)針灸學之小兒驚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