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再死一次
黎荔
有一部非常有意思的迪斯尼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影片講述鞋匠家庭出身的12歲小男孩,他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是被家庭所禁止的。在秘密追尋音樂夢時,男孩不小心進入了死亡之地,在這里遇見了他家人們的靈魂,并得到了他們的祝福去歌唱,最終重返人間。
這部影片洋溢著濃濃的墨西哥風(fēng)情,其背景是墨西哥的亡靈節(jié)文化,這種文化有自己的邏輯和規(guī)則遵循,即憶念亡靈,善待亡靈。墨西哥亡靈節(jié)又稱“死人節(jié)”或者“鬼節(jié)”,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靈節(jié)”——祭奠死去孩子的節(jié)日;11月2日是“成靈節(jié)”,用以緬懷死去的成年人,這兩天統(tǒng)稱為“鬼節(jié)”。這個節(jié)日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傳統(tǒng)。西班牙人來到美洲大陸后,他們把西方的“諸圣節(jié)”、土著的亡靈節(jié)以及土著的一些陪葬和祭祀風(fēng)俗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亡靈節(jié)?!肮砉?jié)”是墨西哥最盛大的節(jié)日,這一天,墨西哥民眾會涌上街頭,戴著面具,穿上印著白骨的鬼怪衣服,進行盛大的化裝游行,慶祝與祖先亡靈“重聚”。
在《尋夢環(huán)游記》中,亡靈世界有一個設(shè)定,被后代忘記的亡靈,只能住在破舊的房子里,彼此之間相互認(rèn)親,孤魂野鬼們聚在一起喝酒吃飯,卻顯得冷清凄涼。他們無法通過死亡海關(guān),也就是那道金黃的花瓣橋。記憶是死去的人存在的依據(jù),通過記憶,亡靈可以與現(xiàn)實世界的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亡靈節(jié)這一天,亡靈可以通過由萬壽菊搭建起來的橋,去看看自己的子孫,但前提是自己還有人記得,有人供奉著自己的照片。被家人遺忘的亡靈,他們會在這個死亡世界里再一次死亡,化作細弱的金粉,魂飛魄散,蕩在空中,然后化為無物——這是終極死亡。
為什么對亡靈的憶念和善待如此重要?因為,記憶連接著陰陽兩隔的家人,是一種微妙的存在。記憶是亡靈界與人間世、過去與未來之間最重要的連接點。亡靈節(jié)來源于印第安人對生死的理解與傳統(tǒng),骷髏不僅意味著死亡,同時也意味著生命的起源,他們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死亡,用歡慶來悼念去世的親人。在這種文化中,他們從來不忌諱死亡,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只是輕輕走出了時間。亡靈節(jié)是對逝者的懷念和哀思,但因為溫情與懷念的貫注,這個節(jié)日充滿了歡樂美好,有著無處不在的溫馨與柔和。亡靈節(jié)主要的活動之一是“祭壇”的制作與布置,“祭壇”布置有經(jīng)典的元素,每一個元素都有其特殊含義。用糖或巧克力制成的頭骨,代表逝去的家人;“祭祀面包”的頂端制作成兩根骨頭交叉的形狀并撒上糖,代表祭祀者的慷慨;花紋繁復(fù)的彩色剪紙,代表生者與逝者的連接;香爐,是生到死的通道,并能起到驅(qū)趕惡靈的作用;蠟燭和燭臺是愛的象征,可以指引靈魂到達祭臺。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一種花:Cempasúchitl(萬壽菊),這種花象征著太陽的亮度,指引著靈魂回家或到達最終目的地。在墨西哥文化中,蠟燭芯火和萬壽菊花瓣的照映,五顏六色的剪紙,煙火氣十足的大街小巷,這就是燈火通明的亡靈節(jié)夜晚,與冥界那邊的家人重新團聚……
在人們的一般認(rèn)知里,人死后的世界,應(yīng)該是一片灰白的,比如中國的陰間和外國的地獄,都很恐怖。熱烈歡樂的墨西哥亡靈節(jié)文化,的確顛覆了我的既往思維,讓我感受到拉美文化的奔放魅力。想到網(wǎng)上對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一種另類解讀,和墨西哥亡靈節(jié)文化之間,不無有趣而又微妙的相同之處。
這種解讀認(rèn)為,《桃花源記》其實講的是漁夫誤入死后世界的故事。一村的人幸福地生活在某個封閉的地方,早已忘記自己其實已經(jīng)在秦朝戰(zhàn)亂中慘死。時間就一直定格在秦朝,而這個地方就類似于墳堆。漁夫誤入其中,跟他們講到晉朝的事,才使得村民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jīng)死了,這里是死后的世界。漁夫離開村莊后,太守按照他留的記號回去找,當(dāng)然是找不到了的。因為村民記起了一切,便連同死后世界一起消失。
在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里,人們在墓地通往村莊或者小鎮(zhèn)的路上撒了萬壽菊的黃色花瓣,讓亡靈循著芬芳的小路歸來。而在《桃花源記》中,“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也是循著芬芳的小路進入,然后通過極狹的小洞,來到了一個與外人間隔的世界。為什么從里面出來之后的武陵人,那么有心機地“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因為,亡靈們經(jīng)由武陵人的闖入,才知道人世間滄海桑田,他們再也無人記起,無人祭祀,所以終于煙消云散,亡靈留存于這個世界上的幻影,也最終消失了?!短一ㄔ从洝方Y(jié)尾的“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可能也暗示著,南陽劉子驥聽到這個故事,也去尋找,但沒找到,病死了才把心愿了結(jié)。意思就是死后才能找到桃花源。
《桃花源記》描寫的是到底哪個地方的場景?有可能是死后的世界。人死了是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們在那個世界過著跟我們無異的生活。甚至因為解脫了一切,回歸到本來的純凈與自由,所以甚至更為美好與純粹。當(dāng)然,這只是《桃花源記》的一種解讀。
陰陽其實無隔,死亡之后,肉身和靈魂換了另外一種我們并不清楚的方式存在而已。如果有另一個世界存在,記憶是唯一的兩個世界的聯(lián)結(jié)方式。死亡不是終結(jié),但如果人間再也沒有人記得亡靈,亡靈才會化為真正的虛無?!叭绻澜缟献詈笠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就真正的死去”。時間之河浩浩蕩蕩、無始無終,所以,第一次死亡,再一次死亡,或早或晚我們都是湮滅的結(jié)局。張愛玲追懷她的祖父母,也這么寫道:“他們只靜靜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