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dǎo)讀
已是立春節(jié)氣,雖然春天的氣息還沒有那么濃烈,但很多皮膚病卻已悄悄萌芽,比如濕疹、皮炎、瘙癢癥等,令人無比煩躁。如此鬧心的皮膚病,遏制它的發(fā)展勢在必行。如何巧妙應(yīng)付皮膚病?小編今天分享一個治療治療皮膚病的妙招——熏洗療法,簡單又實用,趕緊看看吧!
適應(yīng)證
膿皰瘡、毛囊炎、手足癬、濕疹、皮炎、凍瘡、疣類、瘙癢癥、外陰炎、潰瘍、龜頭炎、癤癰、丹毒、脈管炎、象皮腿等。
急性傳染病、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癥、腎臟病、妊娠期、月經(jīng)期、飽食或饑餓、年老體弱、消瘦發(fā)熱等。
1.溻漬法
把藥物粗末放入紗布袋內(nèi)縫好或扎好,放入砂鍋或搪瓷盆中,將水煮開后,再繼續(xù)煎煮30分鐘,取袋存汁,放入盆中,患處放在橫木架上,先熏后淋。多用于四肢及頭面部。
2.淋洗法
將藥物煎煮后濾渣存液,將藥液裝入小壺內(nèi),淋噴患處。多用于腹部和腰背部。
3.熏洗法
分全身性(藥盆、藥缸)、局部性(面盆、木桶)兩種,煎好藥汁倒入盆內(nèi),先熏蒸后浸泡,外用布單或毯子蓋好。多用于手足部、全身。而坐浴可用坐浴椅先熏后浴,多用于肛門或會陰部。
4.熱罨法
用消毒紗布4~5層或毛巾蘸藥汁攤敷于患處,與濕敷法相似。
5.用法及注意事項
一般每日2次,每次30~120分鐘,15~30天為1個療程。冬要保暖,夏要通風(fēng),藥汁新配,藥溫適宜;頭暈不適,即停臥休。
1.備足應(yīng)用器具
2.藥物配制
病種不同,藥物不同。
包皮龜頭炎方:威靈仙、蛇床子、野菊花各10g,煎汁熏洗。
止癢熏洗液:蛇床子、地膚子、苦參、黃柏、仙鶴草各15g,蜂房、大黃、白鮮皮、黃連、芒硝、明礬各9g,熏洗外搽。
3.治療機理
(1)溫?zé)岽碳ぷ饔茫嚎纱龠M(jìn)血管擴張,加強新陳代謝,營養(yǎng)組織。
(2)疏通腠理作用:可解毒消炎,增強白細(xì)胞吞噬功能,促進(jìn)炎癥吸收與消腫。
(3)消炎殺菌作用:可清潔傷口,促進(jìn)壞死組織脫落,使肉芽組織增生。
(4)祛風(fēng)止癢作用:可致血管擴張,使血流量增加,促進(jìn)汗腺排泄,排毒增加;久浸溫汁,軟化角質(zhì),藥物易滲,殺蟲燥濕,去屑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