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愛新覺羅·弘歷,雍正皇帝的第四子,滿清入關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為“乾隆”。與其他帝王一樣,乾隆有功也有過,他做了60年皇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但后期逐漸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六次下江南幾乎掏空了國庫,其故步自封,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另外,乾隆是個自信心爆棚的帝王,他自詡為“十全老人”??陀^來說,雖然乾隆未必配得上“十全老人”的稱號,但若僅從個人的才華來看,他算是歷代帝王中的佼佼者。據(jù)記載,乾隆語言天賦極高,不僅精通精通滿語(包括老滿文和新滿文)、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及維吾爾語也比較流利。
乾隆對文學也相當癡迷,自認為作詩的水平還不錯,一生共寫下了近五萬首詩詞,但其質量不敢恭維。除了吟詩外,乾隆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對對聯(lián),經(jīng)常樂此不疲。
據(jù)說,紀曉嵐考中進士后,并沒有立馬得到賞識,而是在乾隆五十大壽的時候,他寫了一副稱贊皇帝的對聯(lián),乾隆開心的合不攏嘴,從紀曉嵐開始飛黃騰達。平時沒事的時候,乾隆經(jīng)常與紀大才子切磋一番,并留下了許多關于對聯(lián)方面的故事。
紀曉嵐自幼飽讀詩書,可謂是滿腹經(jīng)綸,并且靠著過人的才華,輕而易舉地考中了 進士,被譽為當時天下第一才子,和珅對他的才學也非常佩服。在吟詩作對方面,紀曉嵐絲毫沒有怕過誰,就連乾隆有時候也自愧不如。然而,乾隆曾出過兩個上聯(lián),都把紀曉嵐給難住了,其中一個至今無人能對。
對聯(lián)一: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
在一個炎熱的夏季,乾隆突然有事要召見紀曉嵐,就派太監(jiān)火速宣他入宮。因為走的比較急,加上穿著厚厚的官服,來到皇宮后,紀曉嵐已經(jīng)汗流浹背,如同被雨淋過一般。乾隆就讓人端上一盤冰鎮(zhèn)西瓜,給紀愛卿解暑,邊吃邊商議國事。
正在紀曉嵐吃西瓜時,乾隆突然隨口說出了一個對聯(lián),即“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并讓紀大才子給出下聯(lián)。紀曉嵐放下手中剛啃一般的西瓜,認真思考了一會,然后回道:“皇上的這個上聯(lián)太難了,別說我對不出,估計滿朝文武也沒人能給出絕佳的下聯(lián)?!逼鋵?,不是他真的對不出,而是不敢對,因為坐北朝南的是乾隆帝,若是對不好的話,下場很可能會非常慘。
對聯(lián)二:煙鎖池塘柳
在一次殿試考試中,是由乾隆帝親自主持的,當時遇到一個很尷尬的問題。有兩位考生,長得也都是一表人才,且文采都很出眾,乾隆一時間選不出哪個為狀元,但畢竟狀元只能有一個。最后,乾隆就出了一個“煙鎖池塘柳”的上聯(lián),讓兩位考生分別給出心目答案,哪位考生的下聯(lián)最能打動乾隆,就會被欽點為當科狀元。
然而,其中一個考生相當任性,剛聽完乾隆給出的上聯(lián)時,直接表示自己對不出,并立馬回到座位上。乾隆沒有任何猶豫,立馬欽點他為狀元,另外一位考生則是一臉的懵逼。乾隆認為,這位任性的考生非常有自知之明,是一位可塑之才,故做出如此決定。之后,乾隆又讓紀曉嵐給“煙鎖池塘柳”對出一個下聯(lián),紀曉嵐想了好幾天,卻始終沒能想到絕佳的下聯(lián),這讓乾隆非常開心。時至今日,關于“煙鎖池塘柳”,依舊無人能給出令人拍手稱贊的下聯(lián),你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