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十大怪
濟源地域十大怪:一、“花市街里跑火車”;二、“老城北門朝東開”;三、“大殿荊木做梁材 ”;四、“濟瀆之水不通?!?;五、“溫泉沸騰似滾開”;六、“獼猴頑皮若人愛”;七、 “西灘漲水在灘外”;八、“愚公移山山還在”;九、“天壇遷往京都拜”;十、“王母仙燈飄起來”。這是第一次來濟源時在去五龍口景區(qū)的路上,聽導游小姐介紹濟源風土人情時講的。兩次到濟源基本驗證了十大怪中的七大怪,其余三怪,也通過一些資料了解基本內(nèi)容。
“花街跑火車”。在濟源市里較繁華的鬧市大街上,一條窄軌小鐵路傍街而行,穿街而過,如你有幸你就會看到一列十幾節(jié)車廂的貨運小火車鳴著汽笛,轟轟隆隆地穿行在這繁華的街區(qū),從這喧鬧的大街上緩慢馳過,成就了花市街里跑火車的景觀,形成了這較為獨特的城市風景線。
“北門朝東開”。濟源城市早已沒有了城墻,也就沒有了城門,不過據(jù)觀察城北不遠處就是巍峨的大山,老城北門向東開也就不稀罕了。
“荊木做大梁”。在城區(qū)的荊梁北街有一座奉賢觀,俗稱荊梁觀,供奉太上老君的三清大殿,是一座省內(nèi)規(guī)模最大,結(jié)構(gòu)最純,時代最古老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其主體的大梁就是用一般不成材的荊木而做。荊木碩大,舉世罕見,故稱一怪。
“溫泉似滾開”。溫泉在五龍口風景區(qū),據(jù)說該處溫泉最高水溫有九十多度,極近沸騰開水,因而有此一說。
“愚公移山山還在”;“天壇遷京拜”;“王母仙燈飄起來”。這三大怪都在王屋山景區(qū),兩次到濟源都未能到王屋山,只能通過一些資料來簡要介紹。王屋山名列道教“天下第一洞天”,這里以主峰天壇為中心,一山突起、群峰環(huán)繞、丘阜卑圍的拔地通天之勢,獨具“王者風范”。史載“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故稱王屋也。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移的就是此山,這不過是個寓言而已。天壇主峰絕頂現(xiàn)有壇址遺跡,傳說是實現(xiàn)華夏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軒轅黃帝在此設(shè)壇祭天。以后漢、唐、宋歷朝歷代帝王均有在此祈天以求國泰民安的記載。只是到了明朝才將這祈天之地遷到了北京,以求就近祈天。王母仙燈是一天壇勝景奇觀。在天壇山有王母洞,相傳為西王母修煉之所,洞深不可測,是說在秋夜一群磷火,會從洞中飄出,高底明滅,蹤跡飄忽,人說是王母燃放的仙燈。
“濟瀆不通?!薄?,濟源,濟水之源。濟水、大(長)江、大(黃)河、大淮(河)并稱為遠古“四瀆”,“四瀆”皆獨流入?!,F(xiàn)長江、黃河、淮河皆奔流入海,唯濟水有名無蹤,更難通到大海了。
“西灘漲水外”。在濟源坡頭鎮(zhèn)的黃河段緊貼北岸有一水中島嶼,名曰西灘,號稱‘萬里黃河第一灘’,據(jù)說也是黃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島。據(jù)史載“道光二十三,黃河飄上天”。爆發(fā)了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堤岸崩塌,洪水肆虐。而處在黃河之中的西灘,水漲灘高,卻未受到洪水的絲毫侵害。歷史上西灘也從未被淹沒過。因而人們傳說西灘是當年大禹治水時天帝留下的息壤,是一塊隨水而漲的“神土”。故有西灘漲水外之說。
“潑猴頑皮若人愛”。五龍口風景區(qū)是國家級的獼猴保護區(qū),山上有幾群獼猴近似人工放養(yǎng),猴不懼游人,因習慣人工喂養(yǎng),經(jīng)常侵上人身,在人們的口袋背囊中掏取物品,嚇的人們高聲尖叫,它卻若無其事,做個鬼臉,顯得非常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