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霸占中小學(xué)考試的記敘文寫作的第一要義就是要求學(xué)生作文要感情真摯、思想健康。也只有做到這兩點才有可能在考試作文中拔得頭籌。
那么要做到感情真摯,思想健康,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俗話說“事非親歷不知難,心非破碎不知痛”,一個人不去深入交往,沒有相互經(jīng)歷磨難不知道此人的性情底線,也不知道彼此在對方心中的位置是。一件事你沒有親身經(jīng)歷,其中的滋味很難感同身受。只有真正經(jīng)歷過的人和事,真正觸動自己的心、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感情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當(dāng)涌動在我們心中的情感直接說出來時,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感動、愧疚、悔恨、無奈等都是淺薄的,不能使讀者產(chǎn)生共鳴,但當(dāng)我們利用描寫細細描摹,層層渲染后,感情自然而然就被宣泄出來了,同時也感染了讀者。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對父親背影的描寫:
此處通過對年邁的父親為自己買橘子時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以及我對不能理解父親的愧疚情。
再如梁曉聲的《慈母情深》里的一段細描:
這兩處對母親的動作做了細致入微的描寫??坍嬃艘粋€艱辛、勤勞、慈愛的母親形象,在描寫中融入了兒子的震驚、愧疚、感動等濃厚的深情。
借景抒情,是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它比直接抒情更含蓄、更深沉,更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例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看這段把真情融入實景中,真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飛”的濃厚意味。讓人本來唏噓不已,內(nèi)心受到了強烈的刺激,引起共鳴。
再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總之,寫作文要做到感情真摯,除了寫自己親力親為、真正觸動過自己心靈的一些事外,還要具有運用語言深刻細致表達的能力,要善于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還要善于運用對比,渲染,鋪墊,借景抒情,象征等多種寫作技巧,詳細內(nèi)容在前面悟空問答中有多篇涉及,需要的可以去前面問答翻看。
例如有一個同學(xué)寫作文《這次,我成功了》,全篇寫自己打游戲怎么歷盡艱辛,怎么一步步破解過關(guān),當(dāng)自己過不了關(guān)時,多么的失望難受;而每攻過一關(guān),他怎么興奮開心……
像這樣選材立意既不積極健康,也沒有教育意義,對同伴、對社會沒有任何向上的力量,所以一定是思想不健康,不成熟的表現(xiàn)。
俗話說“千古文章意為先”?!傲⒁狻本褪且⒁粋€健康的、向上的、積極的中心思想,對同齡人有教化作用,對社會有積極向上的推動作用。
一個學(xué)生要力求具備高度的責(zé)任感和鮮明的時代精神,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成為合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這也是為將來的高考作文,為未來書寫更成熟的人生和思想理念打基礎(chǔ)。
附:高考作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