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印歐語系
參考資料:信德麟《拉丁語和希臘語》
英語詞匯有三大來源:日耳曼語(26%)、拉丁語(58%)、古希臘語(6%),而這三者同屬于印歐語系。
英語本身屬于日耳曼語族的西支,所以日耳曼語詞匯被稱為'本族詞匯'。
例如sun是日耳曼語來源的'本族詞匯',而solar'太陽的'則是從拉丁語借用過來的,heliocentric'日心的''以太陽為中心的'中的helio-這個(gè)詞根是從希臘語(以下若無特殊說明,希臘語均指古希臘語)借用來的。
日耳曼語族、拉丁語、希臘語同屬于印歐語系。印歐語系不止包括歐洲的語言,還包括伊朗-印度的語言,所以才叫印歐語系。
印歐語系包括十大分支:
1.意大利語族:最重要的語言是拉丁語。拉丁語是羅馬帝國的語言,羅馬帝國衰亡后,拉丁語分化為五門語言: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
圖解:藍(lán)色:意大利語族;紅色:日耳曼語族;綠色:波羅的-斯拉夫語族
2.日耳曼語族:有3個(gè)分支:
(1)西支:包括德語、英語、荷蘭語。
(2)北支:丹麥語、挪威語、瑞典語。
(3)東支:哥特語(Gothic),文獻(xiàn)可追溯至4世紀(jì)《新約全書》的譯文。哥特語對研究日耳曼語的歷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波羅的-斯拉夫語族:
(1)波羅的語族(Baltic branch):
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普魯士語(17世紀(jì)末消亡)。
立陶宛語保留了較多的古代特征,是印歐語比較研究中的重要語言材料。
(2)斯拉夫語族(Slavic branch):
斯拉夫語族的最古文獻(xiàn)始自公元9世紀(jì),主要是福音書的譯本,所用的語言是古保加利亞語的馬其頓方言,今天被習(xí)慣性稱作'古教會斯拉夫語'(Old Church Slavic,縮寫O.C.S)。O.C.S是印歐語比較研究中的重要語言材料。
a.東支:俄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
b.西支:捷克語、斯洛伐克語、波蘭語。
c.南支:斯洛文尼亞語、克羅地亞語、塞爾維亞語、馬其頓語、保加利亞語。
4.凱爾特語族:
(1)大陸凱爾特語支:高盧語,公元5世紀(jì)消亡。
(2)海島凱爾特語支:
a.蓋爾語(Gaelic)分支:愛爾蘭語、蘇格蘭蓋爾語。
b.不列顛分支:威爾士語、布列塔尼亞語。
5.印度-伊朗語族(Indo-Iranian branch):
(1)印度語支:
古印度語叫做'梵語'(Sanskrit),最早反應(yīng)在4本吠陀(Veda,意思是'知識')中,最早的一本是公元前1200~公元前1000年間編寫的Rig-Veda'梨俱吠陀'。中古時(shí)期的印度語的書面形式是Pali'巴利語',而各地方言的口語形式統(tǒng)稱為Prakrits'普拉克利特語',后者的地域變體演變?yōu)槿舾瑟?dú)立的現(xiàn)代印度語,包括:
印地語:印度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另一種是英語),使用天城體字母(Devanagari)
烏爾都語:巴基斯坦官方語言,使用波斯-阿拉伯字母。
孟加拉語:孟加拉國的官方語言。
(2)伊朗語支:
波斯語:伊朗的官方語言。最重要的是古經(jīng)書Avesta所使用的'阿維斯陀語'(Avestan)。
普什圖語:阿富汗的官方語言。
塔吉克語、庫爾德語也屬于伊朗語支。
6.希臘語族:
只包含希臘語一門語言。最早的文字是邁錫尼文獻(xiàn)(前14~前12世紀(jì))所用的'線性文字B'。古典希臘語(前800~前300年)使用的是在腓尼基字母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的希臘字母。
古希臘語是印歐語比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語言材料。
7.亞美尼亞語族(Armenian branch):只有亞美尼亞語。
8.阿爾巴尼亞語族(Albanian branch):只有阿爾巴尼亞語,有人認(rèn)為是由伊利里亞語(Illyrian)演變而來。
9.安納托利亞語族(Anatolian branch):
主要代表是赫梯語(Hittite),在1906年才被發(fā)現(xiàn),使用楔形文字,最古老的部分屬于公元前18~前17世紀(jì)。
赫梯語是已知印歐語中最早有文字記錄的語言,對歷史比較語言學(xué)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0.吐火羅語族(Tocharian branch):
公元1902和1914年在中國新疆發(fā)現(xiàn)的一些殘卷所記錄的語言。年代為公元6~8世紀(jì)。有兩種方言:
東支:吐火羅語A——吐魯番語(焉耆語)
西支:吐火羅語B——庫車語(龜茲語)
學(xué)習(xí)QQ群:64330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