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新車主還是老車主,在用車問題上都會有自己的習慣和見解。這些習慣無所謂對錯,但卻會對車子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用車過程中最具有爭議的10個話題,看看哪些做法是對養(yǎng)車無益的,哪些做法實際上對汽車保養(yǎng)是很好的。
通過對于車主的調查,駕駛習慣有十大問題存在爭議,我上周在SOHU汽車《愛車課堂》做為嘉賓與兩位汽車專家一起討論這十個駕駛習慣,文字部分整理出來,和每一位愛車人士共享一下:
《愛車課堂》的嘉賓有:
秋風:搜狐網(wǎng)友威志車主 爭議問題一:早起著車要不要熱車? BJ咖啡:我一般分兩種情況,如果時間特別寬裕的情況下就熱一會兒。如果時間緊張的話,可以不用熱車,打著車立即開動,但是切記不要踩油門,用怠速行駛,在怠速行駛過程中熱車,既能節(jié)能,又能節(jié)約時間。 秋風:我一般是打著火以后熱一分多鐘就走了。我們家出了門以后有很多彎,走得比較慢,一開始上去是小彎,上了主路以后溫度也上來了。 主持人:請陳老師介紹一下熱車的原理和作用,并請許老師評價一下兩位車主的熱車習慣。 陳新亞:熱車的第一個作用是讓發(fā)動機達到最佳的工作溫度。第二個是讓潤滑油對汽車上的摩擦部位更好的潤滑。在車輛剛剛啟動時,油很多沒有到位,沒有達到良好的潤滑狀態(tài),經(jīng)過熱車,你可以讓潤滑油充分的在各個部位運行起來,從而實現(xiàn)減少磨損的效果。否則,潤滑油沒有到位就開始高速運轉,對汽車的壽命不太好。其實在汽車設計的過程中,設計的是即使車不熱也能走。但是如果想讓你的車壽命更長一點,毛病少一點,你用車就要更精細一點。要是想更精細,想讓自己的車壽命更長一點,最好熱車。熱車相對來講可以延長汽車壽命,減少故障。秋風每次熱車一分鐘,是有益無害的做法。有一點要考慮的是,熱車時間太長就費油,可以考慮通過慢走來熱。 許建忠:汽車發(fā)動機的磨損,60%以上都是在零啟動的時候造成的。低速行駛中熱車,也可以達到潤滑的效果,在這方面,兩位老師的做法我還是比較認可的。如果不熱車,冬天對車的損害還是比較大的。很多車主渦輪增壓壞了,跟起步的時候熱車有關系,和后續(xù)停車的時候也有關系。 另外,我要補充一點是,以上我們說的都是歐三標準的車。歐三標準的車熱車不充分的時候,會有一些燃燒不好的會進入到氣門燃燒,對車有不良影響。歐四標準的車就有一些區(qū)別,因為歐四標準的車有兩個三元催化劑,前一個三元催化劑就是專門用于解決熱車這個問題的,能在啟動時候的時候起到催化還原的作用。 主持人:冬天熱車大家都會熱,夏天是不是也需要熱車呢? 陳新亞:夏天熱車時間可以短一點,因為也存在著潤滑油的到位問題。一開始潤滑油也不是各就各位,夏天的時候油高一點,油不會那么硬。冬天溫度低,油各就各位的過程要慢一點。 主持人:怎么判斷熱車已經(jīng)比較充分了?熱車有什么步驟? 許建忠:第一個方法是看轉數(shù)。電噴車正常熱車以后,會回到正常的怠速。通常車沒有熱以前,轉數(shù)都在1200轉左右,熱車以后就降到700、800到900轉以下了。另外一個方法是,通過我們的水溫表也可以看出來。 BJ咖啡:一般情況下,水溫表指針是在中部基本上是可以了。還有些車配備了更簡化的提示功能,低溫有低溫的告警,高溫有高溫的告警。低溫報警燈熄滅就代表著溫度已經(jīng)正常,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許建忠:正常的就不顯示。只有在日系車里面有低溫報警,溫度在低的時候燈是滅的,燈滅了以后就是溫度恢復到正常了。美系和歐系車都不會有。只有日系車有??磥砜Х壤蠋熼_的車是比較多的。 陳新亞:最簡單一個辦法,你可以拿時間來確定。你準備過程中就差不多可以走了。冬天時間稍微長一點,兩分鐘就可以了,夏天大概半分鐘。 熱車雖然是個小事情,但是長期下來對車的影響也不小。很可能最后的結果是,一起買的車,開三年以后,他們的車開完了以后還挺好使。有的開了三年跟開了八年一樣。這不光是熱車,跟用車習慣有很大的關系。熱車算其中之一。 BJ咖啡:陳老師說的我很贊同,不良的駕駛習慣:包括急加速、急減速,這些都會有影響車輛的壽命。另外,經(jīng)常清潔車輛,里里外外收拾得比較干凈,駕駛時我們以比較平和的心態(tài)來駕駛。車輛的壽命也會延長。 新車出了磨合期要不要拉高速?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問題。有人說拉高速是新車必須做的工作,不然會影響車輛以后的速度極限;有人說拉高速就是在燒錢,你的新車在磨合期會去拉高速么? 秋風:我也反對拉高速。其實在平常開的時候,開到3000轉左右換檔,就可以實現(xiàn)拉高速想要的效果。關于拉高速我看過一期節(jié)目,來源于一個名人,因為名人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在老百姓中形成了要拉高速的概念。有的還冒著被拍照、被罰款的危險到高速上跑幾十公里。 秋風:我也覺得這是一種誤導。我是做機器設計的,一般我們在設計機器的時候考慮到工況的問題,工況系數(shù)應該是0.8左右,都是比較合適的系數(shù)。如果你讓系數(shù)達到1:1的時候,對設備簡直是一種摧殘。 主持人:陳老師怎么看待拉高速的? 陳新亞:汽車設計上有一個問題,比如說你設計的最高車速是180。實際上它最好的工作車速,或者是穩(wěn)定行駛速度不是180的時候。只是說我能夠跑到180而已。但這個時候,肯定對機器的運行不是最好的狀態(tài)?,F(xiàn)在高速公路上限速的速度80—120是最好的。 我覺得拉高速要靈活掌握,要砍看磨合期車輛的運行情況,如果磨合期一直是很低速的走,都是在市區(qū)很慢,轉速也不高,也不敢踩,時間長了以后對發(fā)動機的性能不好。因為里面容易有積碳。如果過了磨合期了,發(fā)動機在長期低速運轉狀態(tài)之下,容易有積碳,如果你想解決它,維修是一個,還可以到高速公路上跑一跑,但是并不一定非要跑170、180。拉高速不是那個意思,那個意思就偏了。超過極限以后,誰也受不了,對它的壽命實際上是一種影響。不一定非要車速達到多少,正常的跑一跑高速就可以。我也不提倡超速,沒有必要刻意的跑很高的速度。如果你在磨合期內已經(jīng)跑過高速了,也跑過120,你就沒有必要再拉高速了。 許建忠:我在國內是做修理出生的。拉高速是來源于我們最早的修理。那個時候的加工工藝和我們現(xiàn)在的修理工藝有很大差距,汽車發(fā)動機通過減少進氣量使車速不能太高,目的是降低磨合期內發(fā)動機磨損。通過磨合,進行更細的研磨,使得摩擦負的精度變得更高。車已經(jīng)磨得很好了。而當磨合期結束了,因為長期在低的轉速的狀態(tài)下運作,油品質量等致使車輛運行中的雜質沉積增多,這個時候拉高速,可以在大的汽油進行沖擊以后,清洗掉這些東西,以后才跑得起來。 而現(xiàn)代汽車技術下的汽車,并不需要刻意的拉高速。如果在磨合期中,一直是在北京的城區(qū)走,轉速很慢,車速很低,也會出現(xiàn)上述說到的這些情況,會產(chǎn)生一些臟東西。這個時候拉高速,相當于對進氣系統(tǒng)和排氣系統(tǒng)進行了一次清洗。而如果本身磨合期走的路況都很好,都是在60、80,沒有必要跑完磨合期后拉高速。 陳新亞:對。車輛一直在低速行駛的狀態(tài)中,發(fā)動機溫度不是特別高,燃燒不是很充分。要是跑一跑高速,溫度上來,有可能把一些積碳燒掉。能夠起到這樣一個作用。 BJ咖啡:如果新車磨合期間,正好趕上在比較堵車的環(huán)境中駕駛,老是40、50邁,都沒有上過80。磨合期過后,跑個80和120,那就很痛快了,積碳也基本上清了。 主持人:按照這個原理,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經(jīng)常在城市道路跑的車主,是不是隔一段時間跑一跑高速,這樣對車也有好處? 陳新亞:不光是磨合期,就是平常我們的車,如果你總是在市區(qū)轉悠,也應該時不時的跑一跑高速。比如周末去周邊轉一轉,對車都是很好的。其實汽車的磨合期是3000公里或者5000公里都不是一沉不變的。當車子沒有達到良好的狀態(tài)時,非要讓它達到極限的行駛狀態(tài),是有害無利的。不管什么時候,我都建議不要太高速行駛。太高的話,對發(fā)動機都是不好的。 BJ咖啡:在免費的保養(yǎng)時,我是聽最苛刻的。因為磨合期還是要保守一點,而且反正第一次保養(yǎng)是免費的,該保養(yǎng)就保養(yǎng)。但是出了免費保養(yǎng)后,我會選車主手冊,因為這更準確一點。4S店給我有誘導車主多花錢的感覺。 秋風:我是這么想的,第一次是免費的無所謂,而且多做保養(yǎng)了應該也沒壞處。我就直接把車全交給他們,到時候再把車給我就行了,平時也沒有那么多時間。 主持人:許老師是專門做維修的,也是車主,您是聽4S店的還是更傾向于車主手冊? 許建忠:我覺得在這個時候,不應該聽4S店的,應該更多的看車主使用手冊,根據(jù)個人車輛的使用狀況決定。如果我開的狀況很差,灰塵很多,就要把公里數(shù)縮短一點。比如天天在堵車的路段上面,發(fā)動機處于很惡劣的工作狀態(tài)下,如果長期在中低速的狀態(tài)下行駛,對于發(fā)動機是非常不好的,因為散熱等等方面都會存在不好,維護時間縮短是應該,這個時候可以聽4S店的建議。如果我的條件很好,而且我平常開的路況都在四環(huán)外面開。我可以把方案延長一點。 陳新亞:正常情況下,我覺得應該嚴格按照車主手冊上做。車主手冊,就像咱們現(xiàn)在的交通法規(guī)似的,是拿鮮血換來的。很多注意事項是拿很多前面車出現(xiàn)的故障換來的。按照車主手冊去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車主手冊是怎么來的呢?肯定是廠家根據(jù)前面很多車的使用情況,包括維修情況,出故障的情況總結來的,制訂出來的一個車主使用手冊,告訴你什么時候需要做保養(yǎng),什么時候需要維護。他本身就有一定的余量。比如說定的5000公里做的保養(yǎng),6000公里也沒有問題,但是為了保險,定在5000公里。但是特殊情況,車況特別好,或者是特別差,個別情況個別對待。 許建忠:這是最初的時候,因為我還經(jīng)歷過車輛前期的工作。比如說大眾車的八萬公里的實驗等等,就像陳老師說的,一個是通過以前的車型綜合平均下來給大家的指標。更多的時候把它作為一個標準,你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做一個調整。 爭議話題四:出了保修期后要不要繼續(xù)去4S店? 網(wǎng)友論戰(zhàn):4S店、汽修廠、路邊店哪個性價比更高?4S店與汽修廠、路邊店,改去哪個一直是許多車主猶豫的問題。路邊店便宜但不放心,4S店方便但價格高,作為車主,當出了保修期后,你會怎么選? 秋風:就我選擇的是去4S店,因為感覺價格差不了多少。路邊店實在是沒有把握,不放心。4S店相對來說是比較放心的。 BJ咖啡:保修期以后常規(guī)保養(yǎng)我絕對不去4S店。我會去汽配城買原廠的配件,機油、配件。用的機油也比4S店原廠的還高級一些,比如:我選擇的是0-40W的純合成機油。我做過比較,在4S店保養(yǎng)和我自己精細挑選備件做保養(yǎng)的價格高出去差不多三分之一。當然了,秋風老師可能比我更愛惜車。他愿意去,多花錢買安心。我是不愿意去的。每五千公里去一趟4S店做保養(yǎng),我不舍得那個錢,我要自己做保養(yǎng)。 陳新亞:其實應該要分車、分人。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要是捷達,出了保修期肯定不去。因為到處都有修的,件到處都有,而且比4S店便宜。奔馳寶馬肯定要去4S店,因為他的配件別處沒有,而且出了問題你也沒有辦法做。第二個是分人。就像BJ咖啡老師,他對自己的車比較了解,他又很熟悉,價格肯定比4S店便宜。但是秋風老師想省心,有一些時候對外面的修理廠,關系好的特別熟悉的修理點,我也不知道到哪里買更合適。他的車維修費用也沒有奔馳寶馬那么高,所以還是去4S店吧。所以,還是分車分人。 許建忠:我跟他們還有一點分歧,我覺得常規(guī)的保養(yǎng)完全可以自己做。因為日常的保養(yǎng)就是司機做的,這個時候出了保修期就不一定還選擇去4S店。按時對車不熟悉的人就比較難,這時候可以選擇去一些養(yǎng)護店,他們的水平不見得就比4S差。4S店為什么價格高呢?是和他的初期投入和成本有關系的。價格和服務質量不是完簡單的正比關系。 另外,我覺得去不去4S店做保養(yǎng)和車本身中高端沒必然聯(lián)系,這個東西也是在于你自己的選擇?,F(xiàn)在技術方面越來越發(fā)達,以前一些廠家壟斷的技術都已經(jīng)被慢慢破解,高端車的技術難題除了4S店以外,很多途徑都可以解決。 爭議話題五:手動擋車輛在發(fā)動著車要不要踩離合器? 陳新亞:這不是離合器的問題,是變速箱的問題。離合器是把發(fā)動機和變速箱之間切斷和連接的功能。踩離合器的時候把他們兩個完全切開了。著車的時候,掛空檔,并沒有完全切開,實際上是發(fā)動機帶動一半的變速箱的齒輪在轉動。齒輪還是在發(fā)動機上面,你啟動的時候負擔比較重。踩離合器的時候負擔比較輕,這樣比較容易啟動,對車也好。 許建忠:一個是剛才陳老師說的那樣,如果不踩離合著車的話,相當于增大了主發(fā)動機的阻力負荷。另外,有的日本車你不踩離合器這個車是不會著的。這個日系車上獨有的設計,是為了防止有時候掛錯檔了。 秋風:不踩離合的時候著火相當于多帶了一半的變速箱。起動機需要更大的引力來帶動它,就需要更大的電流,這一系列傳導過來,都會浪費能源。 BJ咖啡:不管開什么車,只要是手動擋,不管是否掛在空擋位,發(fā)動著車時我都會踩離合,一個是避免了啟動的阻力過大,第二,我防止車檔位不清楚的時候,一但不是空擋,啟動時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所以我經(jīng)常告訴新的駕駛員,不管你是空檔還是在檔,一定要踩離合器。這也是我們愛車水平的體現(xiàn)。做個量化的比喻吧:比如說我踩著離合器打一次火,只消耗兩安時的電能。如果不踩離合器,就可以是消耗三安時。你用電瓶的電量大,對于電瓶的使用壽命是有影響的。這個一定要注意:不管是什么情況,最好是踩著離合器打。 陳新亞:現(xiàn)在一般正常啟動的時候都會踩離合器。有的時候,比如人在車下維修車輛需要啟動車輛時候,駕駛員是站在車下啟動,這個時候會出現(xiàn)不踩離合器啟動。還有一個安全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不是空檔的話,車就竄出去了,所以著車的時候一定要坐在座位上。另外,像咖啡說的一樣,每一個部件都有一個壽命的限制,電瓶也是這樣,你這個次數(shù)用夠之后就報廢了。 爭議話題六:自動擋車等紅燈時掛N擋、P擋還是D擋? 陳新亞:自動擋我提倡少換檔。自動檔本來就是不讓你來回換檔。你干脆就是記住兩種,要么就是D檔,時間太長了就P檔,等紅燈時間不長就放在D檔,要是看到前面堵車,根本沒有希望,就P檔,不要來回換檔,但是不要放在N檔。 主持人:一般女士比較喜歡自動擋的車??赡苘囍鬟x擇自動擋本身就沒有想過省油觀念的問題。但是現(xiàn)在有一些人需要考慮省油了。咖啡老師怎么看這個問題? BJ咖啡:我開自動檔車時,停車時間長了就是掛在P檔上面了,這時腳可以休息一下。等紅燈的時候,兩三分鐘,可以放在N檔上面,腳踩著剎車。我認為N檔和D檔之間換擋沖擊力很小。但換在P檔教麻煩,需要經(jīng)過R檔,如果換擋動作慢倒車燈會亮起,容易嚇到后面司機。我認為N檔和D檔,一個小時油耗差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為什么我不愿意長期停車時放在D檔那?大家知道,自動擋車在D檔停車時,發(fā)動機轉速比正常怠速還低,這個時候我認為變速箱和剎車在里面較勁,因此不是很短的停車時我覺得放在N檔比D檔好一些,我避免這樣的較勁。根據(jù)發(fā)動機轉速的不同我是這樣認為的,但是我沒有找到理論依據(jù),完全是自己的想象和感覺。我認為放D檔和N檔燃油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計。 許建忠:放在D檔的時候,踩著剎車,相當于把發(fā)動機的轉速轉下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如果用儀器看,它的噴油量是比較大的。但我覺得這種時候的油耗對于整個車來說,是可以忽略的,變速箱油升溫也是一樣都是可以忽略的。擱在D檔踩著剎車,相當于車的自動片、離合器片在較勁,如果長遠的看,會對車有一定的損害,但是因為是日常等紅綠燈停車也可以忽略不計。選用什么檔位,看個人的習慣,我如果紅綠燈等得長,我就是放在P檔,如果時間不是很長,就是在N檔上面。不經(jīng)常采用P檔的原因,就像咖啡老師說的,存在一個問題是:中間始終要經(jīng)過R檔,而且沖擊很大。不是很適合駕駛技術相對弱一些的女司機。 爭議話題七:手動擋車換擋時是否一定要看發(fā)動機轉速?在什么轉速換擋比較好? 秋風:我試過新愛麗舍,4S店上來就告訴我,這個車的特點是一萬五千公里一保養(yǎng),三千公里換檔。 BJ咖啡:通常的手動擋車在轉速一千五到兩千換就沒有問題。如果想提速快、著急趕路,就提高轉速到2500以上再換檔。這時加速比較迅猛。而富康等法系車換檔時要高一點的轉速,也就是三千轉左右換擋才不感覺到肉。 許建忠:跟發(fā)動機的設計有非常大的關系。一般發(fā)動機是1500到2000轉換擋。也有一些法系車的是高轉速發(fā)動機。包括QQ也是高轉速發(fā)動機。也是在3000轉的時候換檔。他會在車主使用手冊上告訴你。 秋風:一般在最大扭矩80%左右。算是一個黃金轉速。 陳新亞:我覺得換擋時,沒有必要看轉速表。根據(jù)轉速表換擋就很容易出現(xiàn)許老師出的問題。我開別的車兩千轉,到雪鐵龍的車就是三千轉。我換檔的時候根本不考慮這個問題,對這個車比較熟悉以后,感覺應該換檔,這就是最好的狀態(tài)。聲音比較和諧的時候就行。如果聲音已經(jīng)暴躁了,還不換,那肯定是有問題。換檔的時候的轉速跟你這個車主、行車習慣都有關系。過去的車根本沒有轉速表,老司機一樣開著。轉速表是從賽車上引進過來的。是讓賽手在最大扭矩的轉速時換檔這樣保證車輛最快。 主持人:現(xiàn)在都說出租車司機比較有經(jīng)驗,轉速把握得好,油耗特低,很多新車主會問怎我們駕駛省油? BJ咖啡:同樣速度下,轉速越低越省油。但長期低于1500轉速行駛,容易產(chǎn)生積碳。省下來的油耗錢多洗一次節(jié)氣門,也是扯平了。平時駕駛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不慌不忙地駕駛,避免急加速和急減速,有利于節(jié)油。 陳新亞:要看油是怎么噴出來的。它與很多因素有關,主要還是與轉速有關。 許建忠:一個是節(jié)氣門開度,一個是轉速,這是噴油量最基本的兩個信號。 陳新亞:轉速低的時候檔位檔位較高,相對來說就省,但是有時候如果要走極端,或者是掌握不好。是省油了,但是費車。 主持人:陳老師能給新車主簡單說一換檔的時候怎么就算是比較協(xié)調一些? 陳新亞:要回歸在駕校的時候教練是怎么教的。教練是教你盡量的熟悉這個車的發(fā)動機聲音,對這個車進一步了解以后,掌握它的規(guī)律,這是最好的辦法。 BJ咖啡:我感覺在2000-2500轉換擋就可以了。車又不肉,又不是很耗油。除了富康之外,其他的都可以。 秋風:我的車就是2000到2500的時候換擋感覺比較有力量,換檔的時候感覺也比較順。低一點的時候就是需要慢慢開了。 主持人:陳老師說的感覺能描述一下嗎? 許建忠:發(fā)動機轉速最好的時候,你聽那個聲音是非常好聽的。一但超過那個的時候,那是嘯叫,是聲嘶力竭。 陳新亞:對車的各方面,包括安全都算上,你要讓汽車是一個和諧運行狀態(tài)。要是各個部件運行特別和諧,別到極限。拉高速為什么不提倡?那肯定不是很和諧的。汽車各部件、駕駛員、都應該融入和諧的車流中。對車也一樣,變速器已經(jīng)聽著聲音很暴躁了,你還在那里不換檔,那肯定不是和諧的狀態(tài),你的油耗不會太低,你的磨損不會小。 爭議話題八:空擋滑行能省油嗎? 正方觀點:空擋滑行可以省油。帶擋的話發(fā)動機轉數(shù)明顯高,空擋只是怠速的轉數(shù)。 秋風:我不用空檔滑行。我是帶檔滑行,據(jù)我所知,電噴車帶檔滑行就自動轉油了。 BJ咖啡:靠空檔滑行省油的觀點是不全面的,是否空檔,要牽扯到你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比如車輛前面20米是紅燈,老手就能根據(jù)當時的速度判斷出來是空檔滑過去還是帶檔滑過去省油。如果帶檔了,可能沒有到這個紅燈車速很慢,還需要加點油門才可以,這時空擋就比帶檔省油了。電噴車是這樣供油的,如果帶檔的話松開油門時,氣缸的動作作是靠車的速度的牽制反過來驅動發(fā)動機的,這個時候是不噴油就能夠運轉的,如果這時要放在空檔以后,為了維持它的怠速,發(fā)動機還是要主動噴油。這時帶檔滑行就比空擋省油。 許建忠:許多車主都認為空擋滑行省油。其實恰恰空檔滑行是不省油。發(fā)動機有一個減速斷油模式,只要腳離開油門踏板,電噴就會發(fā)生變化,發(fā)動機收到這個信號,就知道了我是屬于減速斷油模式,我可能會采用逐步斷油模式來運行?,F(xiàn)在很多高端車,斷油模式在標定的時候都做得很好。 陳新亞:空檔滑行不一定省油。根據(jù)行駛情況靈活掌握?;袛嘤陀幸粋€前提,轉速必須高到1500。比如說你看到前面有紅燈了,就松開油門,發(fā)動機的轉速高于1500,就斷油,如果低于這個轉速的話,就噴油。 爭議話題九:高擋位一定比低擋位省油嗎?? 正方觀點:同樣的速度檔位高一點的話發(fā)動機轉速就低,使用得當確實會稍微省油一些。 許建忠:還是要談和諧。如果在這種和諧的狀態(tài)下,根本沒有必要用高檔,你掛在高檔,也不會省。 BJ咖啡:對于新手來說,可以這樣簡單量化一下。我們在不著急加速,不急著要速度的時候,轉速在1500到2000轉,勻速的走的時候是比較省油的。在平路行駛的情況下。不追求時間和速度平路的情況下,如果掛在三檔,轉速是2200到2500,那掛在四檔,轉速大約是1500-2000,這是四檔肯定是比三檔省油的。和諧狀態(tài)下,盡量的把轉速壓低的檔位是合適的。但低于1500轉速時,會出現(xiàn)加半天油都不起速度,會更廢油。 陳新亞:不要強調高檔位,需要很多綜合因素。我覺得作為新手來講,最好的辦法就是拋棄轉速,車和諧就是省油。如果緊盯著轉速,那樣以后你可能就總看轉速了,永遠提高不了自己的車技。 秋風:最初的時候還是量化到1500到2000倒是不錯。因為新手不會知道什么情況下車是在和諧狀態(tài)的感覺。 爭議話題十:機油添加劑、節(jié)油器等管用嗎? 正方觀點:比較節(jié)油。 主持人:關于節(jié)油產(chǎn)品,似乎網(wǎng)友的傾向性很明顯,大部分車主都認為節(jié)油產(chǎn)品沒有效果,但是還是有車主會想去嘗試,畢竟真能省油的話,節(jié)省下來的是真金白銀。幾位老車主有誰用過節(jié)油產(chǎn)品么?怎么看待這類產(chǎn)品? BJ咖啡:免費試用機油添加保護劑,好像還是有點效果的,但之后,我沒有花錢買過這個產(chǎn)品。 秋風:我有一個同學是代理韓國的一款節(jié)油產(chǎn)品的,最后他不做這個了,那個東西實在是騙人的。 許建忠:對于想節(jié)油的車主,我很能理解,但是購買節(jié)油產(chǎn)品對自己有沒有收益是否值得?其實判斷起來很簡單。你算一下添加劑加進去以后的成本和省下來油的成本。你花了50塊錢購買的添加劑,省下來的油還沒有10升,最后省的油還不夠60塊錢的,那節(jié)油產(chǎn)品就沒有任何意義。 主持人:我們幾位老師都是老車主了,咱們總結的節(jié)油的關鍵是什么? BJ咖啡:主要是開車的心態(tài)。你不急不慌就能省油。 陳新亞:心態(tài)和諧、人車和諧、車的部件和諧。 秋風:陳老師的兩個字特好:和諧。 許建忠:真的是陳老師總結的和諧。開車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開的過程中不要急加速、急減速,要的是車輛本身的和諧,技術的和諧,輪胎的氣壓、其他運動部件等等,最后車輛就真的能夠省油。 主持人: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
正方認為:所有車輛在早晨發(fā)動車時都應該熱車。發(fā)動機的正常工作溫度應該在90℃左右,冬天早晨的溫度只有幾度甚至是零下幾十度,夏天早晨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溫度,不進行適當?shù)念A熱,對發(fā)動機的損傷是比較大的。
反方認為:沒必要熱車。早起原地熱車3分鐘,那都是化油器時代的事了?,F(xiàn)在都是電噴車,汽車使用手冊上也說明了不用熱車,打著車就可以走車。熱車不僅會白白浪費燃料。
主持人:先要請教一下咖啡老師、秋風老師,二位早上著車的時候都熱不熱車? 爭議話題二:新車磨合后要不要拉高速?
正方認為:新車磨合后必須拉高速。按照老司機們的說法,拉高速的時速決定了車子今后的最高時速,所以拉高速是很必要的,不拉高速的車子永遠跑不快。
反方認為:不需要拉高速,以前的化油器汽車是機械控制噴油量,不拉高速就無法獲得最高效率的噴油量。而現(xiàn)在普遍的是電腦傳感器控制噴油量的,所以不需要。
主持人:對于新車磨合后要不要拉高速,通過網(wǎng)友的辯論,我們看到爭議很大,現(xiàn)在普遍有一種說法,就是新車磨合后拉高速的最高速度決定了車以后的極限值也就是最高時速,很多新車主也會在老司機的指引下在磨合期之后去拉高速。
咖啡老師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
BJ咖啡:這是我是堅決反對磨合期后拉高速的。很多人認為新車磨合后要拉高速,假如車的極限速度是200,就恨不得拉190,覺得這樣車才能跑出速度來,拉高速不拉到最高時速,以后車輛永遠也不可能達到這樣高的速度了。我比較反對這種說法,機器并不是跟人體一樣有那種潛能,機器永遠是機器。在機器狀況同樣情況下,它永遠會有這個儲備能力,并不是以前是否能達到過這個能力才會達到。那種在磨合期后拉極限高速時,發(fā)動機轉速非常高,往往超過5000轉,這對于發(fā)動機是一個損傷。拉高速跟以后車的速度極限值是沒有關系的。
BJ咖啡:在網(wǎng)上,大家經(jīng)常談論的磨合期過后拉高速的概念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同一款車跑的速度不一樣,為什么?很多人都說是因為你磨合期以后沒有拉高速。我覺得這是一種訛傳,磨合期之后的極限值跟我們這個車能不能達到極限值完全沒有關聯(lián)的。
許多車主都有這樣的疑問,車主手冊上說1萬公里換機油就成,4S店卻說5000公里首保的時候就該換機油機濾。孰對孰錯??
正方認為:聽車主手冊的,《車主手冊》是經(jīng)過大量的車輛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有科學依據(jù)。4S店在很大程度上會誘導車主消費,一些建議會因此有傾向性。
反方認為:聽4S店的。車輛實際使用情況都各不相同。4S店的建議一般是根據(jù)車輛具體使用情況而來,更具有針對性,比盲目聽《車主手冊》科學多了。
主持人:聽4S店的還是聽車主手冊的,這也是我們在征集問題過程中,許多網(wǎng)友反映的讓他們疑惑的事情??Х群颓镲L老師在這個問題上怎么選擇?
《汽車知識》雜志主編 陳新亞
正方認為: 要去4S店。4S店服務比較正規(guī),配件質量也有保障。雖然價格比較高,但花錢買安心值得。
反方認為:不去4S店。4S店價格高服務也不見得好??梢匀テ嚲S修廠、專業(yè)美容店,小問題可以自己修或者去路邊店。
主持人:出了保修期以后,還要不要繼續(xù)去4S店保養(yǎng)?
汽車維修高級工程師 許建忠
但是類似防盜等等安全的東西還是去原廠做。有兩種考慮,第一建議你到4S店修,手續(xù)的交接一定要明確。第二,你到專業(yè)的店里修,你也要注意汽車鑰匙的交接。因為修理廠的老板可能沒有這個想法,下面的人要是給你多配一把鑰匙,你的車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所以,常規(guī)的保養(yǎng)還是到專業(yè)的養(yǎng)護店去做。那么,一些出了故障,發(fā)動機故障你到一些專業(yè)的店修,差異性也不是很大。但是涉及到安全方面,防盜等等,你還是回到4S店做,做完了以后要做手續(xù)的保管。
正方認為:必須踩離合。不把離合踩下去,沒法掛檔。車能不能動起來關鍵就是送抬離合器。
反方認為:可以不踩。只要是停車滅車時沒有掛上檔,再次著車時就可以不踩離合。踩離合打火主要是防止車掛著檔,著車時往前躥。
主持人:說這個問題之前,先請兩位老師解釋一下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正方認為:放P檔。因為放N檔對變速箱會有一次沖擊,放D發(fā)動機和剎車較勁,對發(fā)動機不好。
反方認為:反對放P檔。放在P檔很麻煩,換擋經(jīng)過R檔時倒車燈會閃,容易嚇到后面司機。
許建忠:最好不要掛P檔,要掛也是掛在D、N檔。比如說前面就是一個紅綠燈,就放在D檔,踩剎車?,F(xiàn)在北京紅綠燈時間很長。而且前面又有車的時候,建議你掛在空檔。特別是女司機,別擱在P檔上,萬一在掛檔時掛錯了檔位,一踩油就往后倒了。我也是親眼看見過這樣交通事故的案例。要是等的時間長,從節(jié)油方面考慮可以掛在N檔上。有人說如果掛在D檔,再踩剎車,變速箱油會升溫過快,其實那個升溫對車輛沒有太大的影響。
許建忠:換擋最佳轉速跟車型有關系。開始我最初幫挑選購買看富康的時候,我就老覺得這個車有問題,實際上他的換檔要求轉速比別人高。
從節(jié)油的角度來講,假如說我們玩手動擋玩得比較好??梢杂幂^高檔位較低轉速行駛,車輛不能急加速,慢慢地悠起來,當然是以犧牲時間為代價了。
反方觀點:滑行省油與否要看不同的情況。對化油器的車來說,空擋滑省油。對電噴發(fā)動機來說,帶擋滑行省。
主持人:關于滑行是否省油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我們怎么做?
反方觀點:并不一定是最高檔才最省油,要速度比剛好合適才是最好的。
反方觀點:不管用。節(jié)油產(chǎn)品就是騙人的把戲,如果能節(jié)油,早在汽車研發(fā)階段就用了
陳新亞:從大的方面分析,如果真有節(jié)油產(chǎn)品、節(jié)油器,還用得著我們來買嗎?汽車廠家首先都裝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