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食補養(yǎng)生|銀耳、木耳、苜蓿的食用功效
銀耳
銀耳是一種食用菌,被譽為菌中之冠,既是名貴的營養(yǎng)滋補佳品,又是一味扶正強壯的良藥。銀耳以黃白色、朵大、光澤肉厚者為佳。
營養(yǎng)功效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淡,性平。歸肺、胃、腎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滋陰潤肺:用于肺熱咳嗽,肺燥干咳,痰中帶血,或無痰者,可單用銀耳加糖燉服。
2.益肺生津:用于胃陰不足,咽干口燥,大便秘結(jié)等癥??膳c豬瘦肉、大棗燉服。
3.止血:內(nèi)熱出血,如衄血、咳血、便血等,可食用。
營養(yǎng)效能
銀耳是一種膠質(zhì)真菌,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銀耳多糖等成分。銀耳中的多糖類物質(zhì)能增強人體免疫力,調(diào)動淋巴細胞,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有抗癌作用,可以興奮骨髓造血機能。多糖A具有一定的抗輻射作用,對放療后的貧血有治療作用。
銀耳的粗纖維有助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故有助減肥作用,并有去除臉部黃褐斑的功效。
經(jīng)典指津
治口干肺痿,痰郁咳逆。——《本草問答》
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
——《飲片新參》
食用方法
入湯、入粥、入菜均可。銀耳須發(fā)泡時以米湯浸泡最好,其疏松飽滿,炙嫩味好,感觀也很好。
食用宜忌
1.風(fēng)寒咳嗽,濕熱生痰者,感冒口干者忌用。
2.冰糖銀耳含糖量高,睡前不宜食用,以免血黏度增高。
推薦食譜
1.銀耳粥
用料
銀耳20克,粳米150克,冰糖20克。
做法
銀耳用溫水發(fā)透,除去硬蒂、雜質(zhì),撕成瓣狀;粳米洗凈;將粳米、銀耳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旺火燒沸,再用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攪勻即成。
功效
滋陰潤燥,生津止渴,養(yǎng)肺和血。
2.銀耳益壽鴿蛋湯
用料
銀耳20克,寧夏枸杞10克,龍眼肉10克,黃精10克,鴿蛋10個,冰糖175克。
做法
銀耳用溫水發(fā)透,揀去雜質(zhì),用手反復(fù)揉碎,淘洗后用清水漂凈;枸杞子、龍眼肉用溫水洗凈;黃精洗凈后切成丁。把潔凈沙鍋置火上,注入清水2000毫升,下入銀耳旺火上燒開,改用小火熬3小時,下入黃精,龍眼肉再熬1小時至銀耳熟爛汁稠時,下冰糖、枸杞子,鴿蛋打破后逐個下入鍋內(nèi),10分鐘后裝碗即成。
功效
補肝腎,益氣血,滋陰潤肺。適用氣血虛弱、肺燥咳嗽、智力衰退等癥。
3.銀耳白果湯
用料
干銀耳20克,白果100克,白糖100克,糖桂花少許,清水1000毫升。
做法
將銀耳用溫水浸泡1小時后,取出去根蒂洗凈,用手撕成小塊,放沙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至銀耳熟;白果去外殼,去內(nèi)胚芽,洗凈放鍋內(nèi),煮沸10分鐘后,撈出洗凈,放入銀耳鍋內(nèi);煮至白果熟時,再放入白糖、糖桂花,調(diào)勻后,再煮沸離火。晾涼,分裝小碗即可食用。
功效
滋陰潤肺,清熱補虛,止咳定喘。
木
耳
木耳為寄生于桑、槐、柳、榆等樹上菌屬,其性質(zhì)優(yōu)劣隨其木而異。木耳營養(yǎng)豐富,是滋補強壯之品,補譽為“素中之葷”。
營養(yǎng)功效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補血和血,涼血止痢:用于咯血、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痔瘡出血、便秘帶血等。因其含鐵量高,可以及時為人體補充足夠的鐵質(zhì),所以它是一種天然補血食品。
2.滋養(yǎng)潤燥:用于肺燥肺癆、腸燥及體質(zhì)虛弱的病證。
營養(yǎng)效能
黑木耳主要成分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纖維素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鈣、磷、鉀、鐵、卵磷脂、腦磷脂等。黑木耳中蛋白質(zhì)含量和肉類相當(dāng),鐵比肉類高10倍,鈣是肉類的20倍,維生素B2是蔬菜的10倍以上,黑木耳還含有多種有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如果每人每天食用5~10克黑木耳,它所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與每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的功效相當(dāng),因此人們稱黑木耳為食品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傷胃的副作用,而黑木耳沒有副作用,更受人們青睞。黑木耳具有顯著的抗凝作用,它能阻止血液中的膽固醇在血管上的沉積和凝結(jié)。由于黑木耳的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凝作用,可以減少血液凝塊,防止血栓形成,對延緩中年人動脈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十分有益,不僅對冠心病,對其他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動脈硬化癥也具有較好的防治和保健的作用。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原成分,它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對無意食下的難以消化的頭發(fā)、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也具有溶解與氧化作用。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滌腸的作用。特別是對從事礦石開采、冶金、水泥制造、理發(fā)、面粉加工、棉紡毛紡等空氣污染嚴(yán)重工種的工人,經(jīng)常食用黑木耳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經(jīng)典指津
利五臟,寬腸胃,不可多食。
——《飲膳正要》
補氣耐饑,活血,治跌打仆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fēng),常食可廖。
——《隨息居飲食譜》
食用方法
炒、涼拌均可。干木耳烹調(diào)前宜用溫水泡發(fā),泡發(fā)后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鮮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
食用宜忌
腹瀉病人不宜食用。
推薦食譜
1.木耳海蜇
用料
海蜇皮150克,黑木耳50克,白蘿卜500克,素油50克,糖15克,細鹽10克,蔥10克,味精2克,香油少許。
做法
海蜇皮用清水浸泡半天,把黑衣剝下,洗凈,切成細絲;黑木耳用清水泡3小時,撈出后用開水略燙一下,瀝盡水分備用;白蘿卜去皮,切成細絲,用鹽腌2小時后,把水?dāng)D干與海蜇、木耳一起盛碗內(nèi),再撒少許鹽拌勻;蔥切末,撒在菜上面。鍋內(nèi)放油燒至八成熱,澆在菜上,再加糖、味精拌勻裝盆。
功效
利肺平喘。
2.木耳炒白菜
用料
水發(fā)木耳100克,大白萊250克,醬油、細鹽、味精、花椒粉、蔥花、濕淀粉、豆油各適量。
做法
把發(fā)好的木耳摘洗干凈,選白菜的中段或菜心去菜葉,切成小片;炒鍋內(nèi)放油燒熱,下花椒粉、蔥花,隨即下入白菜片煸炒,炒至白菜片油潤明亮?xí)r放入木耳,加醬油、細鹽、味精,炒拌均勻;炒至白菜片、木耳入味,用濕淀粉勾芡,即可出鍋裝盤食用。
功效
益氣止血。
苜
蓿
苜蓿為豆科植物紫苜蓿的嫩莖葉,苜蓿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
營養(yǎng)功效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涼。歸胃、小腸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清熱利濕,排石:用于膀胱結(jié)石,可單食苜蓿汁。民間常用來治療胃病或痔瘡出血。
營養(yǎng)效能
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其他成份有苜蓿素和苜蓿酚及粗纖維。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因而可作為治療貧血的輔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維生素成分,可治療惡性貧血。
苜蓿中含有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結(jié)和腸癌。
苜蓿中還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質(zhì),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
經(jīng)典指津
利五臟,洗脾胃間邪氣,諸惡熱毒。
——《食療本草》
食用方法
炒用或做湯用。苜蓿炒煮時放少量白酒,味清香鮮美。
食用宜忌
大便薄薄者慎食。
推薦食譜
1.苜蓿子蛋
用料
雞蛋150克,苜蓿子5克。
做法
雞蛋煮熟,去殼;將苜蓿子研碎,置瓦罐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 再用小火煮20分鐘,加去殼雞蛋,再煨30分鐘即可。
功效
養(yǎng)血益氣,補腎安胎,常用于治療先兆流產(chǎn)以及腎虛與跌打引起的胎動不安,一般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每日1次,早晨空腹時服用,吃蛋飲湯。
2.苜蓿粥
用料
粳米100克,苜蓿200克,鹽2克,味精15克,豬油(煉制)10克。
做法
嫩黃花苜蓿摘洗干凈,切細;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取炒鍋上火,放入豬油燒熱,下黃花苜蓿略煸炒,起鍋裝入碗內(nèi)。取鍋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煮開;再改用小火煮至粥將成時,加入炒黃花苜蓿、鹽、味精攪勻;再略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
有助胃腸蠕動,止血,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