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朗讀訓練的現(xiàn)實意義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必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聽、說、讀、寫訓練。這里的讀指的是閱讀,它可分為朗讀和默讀兩種形式。初級階段的閱讀主要靠朗讀訓練,朗讀兼有聽和說兩種能力的訓練,是提高閱讀和口語水平的重要樞紐。它有助于鞏固聽讀訓練的效果,提高學生掌握語言的準確性,為聽說和寫作提供豐富的材料,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和寫作能力。朗讀訓練不僅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而且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對朗讀訓練、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予以足夠的重視。因為初中英語教學是整個中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初中階段的朗讀訓練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會直接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效果。為此,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必要的語言、詞匯、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學生只有在掌握了閱讀技能以后,才能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朗讀訓練的語言材料朗讀訓練應以朗讀課文為主。課文是教材的中心內容,它又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的綜合材料。朗讀訓練的語言材料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年級而有所不同。初一學生主要以課本上不同類型的文章進行朗讀練習。初二、初三的學生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可以有計劃地朗讀一些課外閱讀材料。
三、指導學生朗讀訓練的方法朗讀是閱讀的一種形式,朗讀時要求語音、語調正確,聲音清晰、響亮,能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思想感情表達出來。朗讀的方式可分為集體朗讀和個別朗讀兩種。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時,可采用集體朗讀和個別朗讀相結合的方法。集體朗讀適合低年級學生使用,其優(yōu)點是能使全體學生都參加朗讀練習,使學生敢于開口;其缺點是容易掩蓋個別學生語音、語調上的錯誤,還會造成唱讀。集體朗讀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要指導學生按意群進行朗讀,要有輕重之分,讀出感情。個別朗讀在各年級都適用,它不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開口說英語,而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正音、正調。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教師還可采用點將式、對話式或者表演式的朗讀方法,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初中階段,教師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具體指導學生朗讀練習的步驟如下:
1. 教師范讀與借助錄音機進行范讀交替進行。低年級學生還不具有朗讀技能,因此應以教師范讀為主,同時借助錄音機范讀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又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錄音帶的讀音較為規(guī)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教師范讀時要求學生在書上標注句子重音、連讀、停頓等符號,這便于教師給學生講解朗讀規(guī)則,便于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朗讀技能,進一步理解課文。
2. 教師要簡明扼要地講述朗讀技能,給學生講解朗讀規(guī)則,包括句子的重音、意群、連讀和停頓等知識。學生只有掌握了朗讀的規(guī)則,才有可能獨自進行合乎規(guī)則的朗讀。
3. 指導學生朗讀練習時,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個別朗讀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要及時中止學生的朗讀,讓其再讀一遍,如果仍然不對,教師再度示范,讓其反復練習。集體朗讀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要等學生們朗讀完畢后再歸納學生所犯的錯誤,逐一進行糾正,由教師示范,學生反復練習,直到學生模仿正確為止。
4. 訓練以短語(詞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提高朗讀能力必須從一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朗讀短語(詞組)的能力,若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不但速度慢,而且也影響了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訓練以詞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時,可按意群劃分句子成分。
5. 詞句的理解只是朗讀的基礎,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才是朗讀的目的。在初中階段,提高學生朗讀整篇文章的能力,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教師可根據(jù)文章主要內容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在朗讀后回答問題,以引導學生抓住全文的主要內容;復述全文主要內容,一般由教師列出文章的主要詞句,讓學生根據(jù)這些詞句進行復述,也可由學生自己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進行復述。這樣的練習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檢查學生對文章理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