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一個詩人,你能不中止地寫作,我寫到60歲,已經(jīng)寫了38年了,這就是一種恩惠。跟我同代的很多有才華的人出于種種原因放棄了寫作,因此我覺得我已經(jīng)很幸運了。還有,對我而言,詩歌寫作并不是多寫一首詩,少寫一首詩的問題,而是精神向度的提升,因此寫作成為我必需和更為本質(zhì)的生命和生活,它對我的意義早已樹立,不可更改。
2.詩人要保持的是永不滿足的心,他不滿意,對現(xiàn)實的空缺持一種悲哀的態(tài)度,因此他一定要去尋求,尋求不能說是完美但是高于我們存在的東西,這就是理想。
在任何時期,任何人,有詩心,想進(jìn)行詩歌寫作,都是好事,都值得支持。官員為什么不能寫詩?一個寫詩的官員比不懂詩歌的人更有趣味。有詩心的人是不一樣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人寫詩不以詩歌為目的,通過詩歌去獲取其他的東西,這在詩人社會里也有人這樣在做,這樣就被自動開除出去了。詩歌不可以作為等價物去交換,無論怎樣的時代,無論多少人在進(jìn)行集體交易,仍然會有一些有個性的詩人,歷代都如此。
3.詩人社會中有鬧劇,但還有人在安安靜靜寫作,有很多向道之人。更廣義上講,有些人可能沒有用筆去書寫形式上的詩歌,但它是詩。我憑什么說他是詩人?因為他有那顆心,還有他有自己的話語。實際上,向道的境界,是語言無法呈現(xiàn)的。詩人的作用是什么?他就是要通過語言,通過建立語言的存在,接近這個境界,難處就在這里。
4.詩歌的本源是創(chuàng)造性,詩歌是無中生有的東西,該來的就來了。詩歌具有神秘性,從心靈來,是非說不可,就這樣出來了。可以說容易,也可以說很難。
5.詩歌的本意是自由和開闊,每寫一首詩都是定義一首詩,但沒有終極性的對詩歌的定義。如果把詩歌捕捉到概念里,那是死的、假的詩歌。
6.詩歌,要求的是破壞我們的慣性思維和心理慣性。人形成慣性,創(chuàng)造力就被扼殺?,F(xiàn)代主義詩歌,真正意思是斷裂。詩歌實際上就是語言更新,但并非刻意求新。我們詩人就是不太滿足于那種四平八穩(wěn)的邏輯,就是打破它,因為這不真實。
7.我上課做講座,最普遍的問題就是,我怎么讀不懂,那就對了。懂是理解。我做個比喻:戀愛,男孩、女孩、情人,不管多長時間,理解是最后的事情,理解完就分手了。愛情需要盲目,需要想象,需要理想的投射,無論最后怎么樣。這是一種價值,詩歌同樣如此。理解是最后的事情,當(dāng)然理解非常重要。但如果一開始就先理解然后寫,從觀念出發(fā)寫作,寫出來的東西就非常干澀,這不是寫詩歌了。已經(jīng)有那么多哲學(xué)家了,需要你這么寫干嗎?
8.對詩人來說,沖動、感受、直覺非常重要。思想、邏輯、觀念全都源于感覺之中。艾略特說,沒有不帶情感的思想,也沒有不帶思想的情感。兩者密不可分,剝離就是自殺。創(chuàng)造力的延續(xù)靠什么?我有40多年一直寫作。我要說的真話是,藝術(shù)是治療。一正常就寫不了,有病的就非得寫。
9.語言是詩歌的材料,人人都有詩心。但成為詩人的很少,你能受這苦嗎?詩人是苦行僧。“病人”不是有病,是找病。有志于當(dāng)詩人,不是自己的選擇,是被選中的。但人人都去寫詩、讀詩,終身受益,這是人生價值。但不要說自己要成為偉大詩人,這是無知。
10.1968年我就開始嘗試寫古體詩,一寫就發(fā)現(xiàn)這不是我們今天的人可以駕馭的,古典詩詞的高峰已經(jīng)確立,不缺你這一磚一瓦。沒有選擇,我必須投入現(xiàn)代詩歌的寫作。38年過去,不息的創(chuàng)造力從何而來,如何保持?我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克服這種困難過來的,我已經(jīng)得到很好的訓(xùn)練。
(根據(jù)多多訪談?wù)矶茫?/span>
改變閱讀,由我們開始
傳播詩意生活 展示品質(zhì)文化
做文化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
不做網(wǎng)絡(luò)信息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