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紅三葉草、三葉草、紅菽草、紅花苜蓿、紅花草翹搖
來源 為豆科車軸草屬植物紅車軸草Trifolium pratense Linn.,以花序及帶花枝葉入藥。
形態(tài)特征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長期2-5(9)年。主根深入土層達1米。莖粗壯,具縱棱,直立或平臥上升,疏生柔毛或禿凈。掌狀3出復(fù)葉;托葉近卵形,膜質(zhì),每側(cè)具脈紋8-9條,基部抱莖,先端離生部分漸尖,具錐刺狀尖頭;葉柄較長,莖上部的葉柄短,被伸展毛或禿凈;小葉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1.5-3.5(5)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兩面疏生褐色長柔毛,葉面上面有V字形白斑,側(cè)脈約15對,作20°角展開在葉邊處分叉隆起,伸出,形成不明顯的鈍齒;小葉柄短,長約1.5毫米?;ㄐ蚯驙罨蚵褷?,頂生;無總花梗或具甚短總花梗,包于頂生葉托葉內(nèi),托葉擴展成焰苞狀,具花30-70朵,密集;花長12-14(18)毫米;幾無花梗;萼鐘形,被長柔毛,具脈紋10條,萼齒絲狀,錐尖,比萼筒長,最下方一齒比其余萼齒長1倍,萼喉開張,具一多毛的加厚環(huán);花冠紫紅色至淡紅色旗瓣匙形,先端圓形,微凹缺,基部狹楔形,明顯比翼瓣和龍骨瓣長,龍骨瓣稍比翼瓣短;子房橢圓形,花柱絲狀細長,胚珠1-2粒。莢果卵形;通常有一粒扁圓形種子。花果期5-9月。
生境與分布 原產(chǎn)歐洲中部,我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并見逸生于林緣、路邊、草地等濕潤處。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曬干備用或鮮用。
性味功能 微甘、平。止咳,止喘,鎮(zhèn)痙。
主治用法 咳喘,痙攣。用量15-30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