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

鳥是好鳥??????

接上篇: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的宗教圣殿,被稱為人世間離上帝最近的地方,每年都有數(shù)百萬信徒和游客前來朝圣和參觀。
教堂是免費進入的,但是登頂需要買票:走樓梯 8 歐,搭乘電梯 10 歐。
站在穹頂上可以觀賞大教堂圓頂?shù)鸟R賽克,還可以欣賞羅馬全景:圣彼得廣場和梵蒂岡花園,以及圣天使堡、萬神殿、羅馬角斗場,極具誘惑力。
然而,551 級臺階不是吃素的??,即使搭乘電梯也只能到達穹頂?shù)牡谝粚樱线€要繼續(xù)攀登 320 級臺階??
望而生畏??


于是放棄登頂?shù)哪铑^,安安心心排隊。終于進入教堂的梯形廣場了。
公元326-333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圣彼得的墓地上建造了這座教堂。16世紀初,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決定在年久失修的老教堂地址上重新建造新的大教堂。
重建工程始于1506年,于1626年11月18日宣告落成,歷時120年。布拉曼特、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貝尼尼等多位著名的建筑師和藝術家參與其中。


資料圖里有詳盡的介紹,特意附上。
這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筑呈現(xiàn)出一個拉丁十字架的結(jié)構(gòu)。介紹說,大教堂的建筑風格融合了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的建筑特點, 既有文藝復興的對稱與理性,又有巴洛克的動感與裝飾性……


圣彼得大教堂是天主教的中心,教皇在這里舉行重要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運氣好的話,可以在周日見到為大眾祈福的教皇。


通過安檢進入圣彼得大教堂。
教堂內(nèi)金碧輝煌:頂上地下以及四周,不同顏色的大理石拼接成圖;迎面是貝尼尼所設計的青銅華蓋(Baldacchino),這是大教堂內(nèi)不可錯過的三大珍寶之一。


中央穹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穹頂?shù)捻敻呒s138米,直徑42.3米,比直徑43.2米的萬神殿穹頂少了0.9米;為的是表達對古羅馬文明的敬重。
圣彼得教堂總共有13個穹頂,包括1個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的中央大穹頂和2個中型穹頂。
大穹頂內(nèi)壁被圖案分為16瓣,每瓣又各有6層細石鑲嵌畫,極為精致。


穹頂下面有一圈走道。站在這環(huán)形走道上,可以仰面欣賞圓穹內(nèi)壁的大型鑲嵌畫,也可以低頭俯視教堂的內(nèi)部裝飾。


穹頂下面是覆蓋著主祭壇的青銅華蓋(Baldacchino di San Pietro),由貝尼尼設計并建造于1624—1633年,高達28.74米左右。
華蓋由四根近20米高的螺旋形青銅柱支撐著,柱上裝飾著橄欖枝、月桂葉,以及蜂蜜蜂巢等象征巴貝里尼家族(教皇烏爾班八世家族)的圖案。
青銅華蓋位于教堂的中央:拉丁十字架結(jié)構(gòu)的交叉點,圣彼得墓地(St. Peter’s Tomb)的正上方。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雕塑作品。


華蓋上面有四根鳳尾狀的銅柱,柱頭合攏;頂端支撐著一只鍍金的青銅球體和一枚十字架,四角上雕有守護天使;這些象征著天國的榮耀和基督的勝利。
據(jù)說,華蓋的建材部分來自于萬神殿的屋頂青銅:教皇烏爾班八世下令拆除了萬神殿的頂棚,然后把這些青銅運來打造這座華蓋。還說此舉震驚了當時的羅馬市民。


青銅華蓋下的主祭壇(Papal Altar)~
主祭壇由白色大理石打造而成,表面鑲嵌著金色裝飾。祭壇中央擺放著一塊珍貴的圣壇石(Altar Stone),其中存放著圣彼得遺骨等部分圣物。
這座主祭壇是羅馬天主教最重要的祭壇之一,專屬于教皇,只有教皇本人或其特別授權(quán)的神職人員才可以在這里主持彌撒。
每年復活節(jié)圣誕節(jié)等重大宗教節(jié)日,教皇就會在這里主持彌撒,并為全球信眾祈禱祝福。還有許多朝圣者也會來此跪拜,以表達對圣彼得和天主的敬意。


就在10天前的2023年12月24日晚上,羅馬教宗方濟各在這里主持了圣誕節(jié)平安夜彌撒;那天我們還在佛羅倫薩游覽逛吃??


走過青銅華蓋來到正殿后部的半圓型大殿,這里擺放著圣彼得大教堂里的第二件珍寶:圣彼得寶座(Cathedra Petri)。
寶座由寬大的包銅木椅和背后的青銅雕塑組成,這是貝尼尼設計并完成于1666年的作品。


寶座上方是彩色玻璃圣靈窗:光芒四射的太陽中間是代表圣靈的鴿子,四周圍繞著許多小天使。
這太陽其實是用12片彩色玻璃和黃金組合打造出來的效果,寓意 12 門徒和天使簇擁著圣靈;寶座下面是釘在十字架上受難的耶穌。


椅背上的兩位小天使拿著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的三重冠,扶手邊是倆手持燭臺的人物雕像。


寶座兩側(cè)是四位教會圣師的雕像,他們是圣安布羅斯(St. Ambrose)、圣奧古斯?。⊿t. Augustine)(代表拉丁教會)、金口圣約翰·若望( St. John Chrysostom,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和圣阿塔納修斯(St. Athanasius)(代表希臘教會)。


大教堂占地23,000平方米,內(nèi)部面積達15,16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6萬多人做彌撒。


主祭壇區(qū)域的右側(cè)(南側(cè))是利奧一世祭壇(Altar of St. Leo the Great)。利奧一世 (440年9月29日–461年11月10日在位) 是少數(shù)被授予“大帝”頭銜的教皇之一。
祭壇上方的浮雕名為 《圣利奧大帝阻止阿提拉》(Leo the Great Stops Attila),是雕塑家彼得羅·布拉奇·布拉奇(Pietro Bracci,1700年6月16日-1773年2月13日)的作品。


在圣彼得教堂中,這是唯一采用大理石浮雕形式的祭壇畫:描繪了公元 452 年,羅馬教皇利奧一世請求圣彼得和圣保羅出面干預,在羅馬城外阻止匈奴王阿提拉攻入羅馬的場景。
畫面上,當阿提拉看到圣彼得和圣保羅的神圣顯現(xiàn)時,便選擇了撤退,從而避免了對羅馬的劫掠。


教堂大門右側(cè)的小禮拜堂里有另一件珍寶: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哀悼基督》(也譯為“圣殤”或“圣母憐子”):圣母瑪利亞抱著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后的耶穌基督,悲痛但順從……
這是米開朗基羅在24歲那年的成名作。1499年,米開朗基羅為圣彼得大教堂創(chuàng)作這座雕塑,他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圣母的衣襟帶上,這是他唯一署名的雕刻作品。
游客只能隔著欄桿和玻璃罩來觀賞,因為這件作品曾經(jīng)被一個精神病患者破壞過……


除了這三大珍品以外,大教堂里還有很多值得觀賞的教皇墓龕紀念碑~
卡米洛·魯斯科尼·格雷戈里十三世(Camillo rusconi Gregory XIII )紀念碑。
教宗格雷戈里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1502年1月7日-1585年4月10日),又譯格雷戈里十三世、格列高列十三世,他是第227任教宗(在位1572年5月13日—1585年4月10日)。公元1582年,他改革歷法,從而形成了如今的公歷。


教皇利奧十一世紀念碑(LEO.XI),由 Algardi 創(chuàng)作于1644年:教皇坐著伸出祝福之手,旁邊的雕塑象征著堅韌與慷慨。
利奧十一世(1535年6月2日-1605年4月27日,1605年4月1日-1605年4月27日在位)。他在位僅僅只有二十七天,但在天主教歷史上不算最短的,而是排行第九短。


羅馬天主教史上239位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紀念碑(Monument to Pope Alexander VII 1655-1667在位),由貝尼尼于1678年在80歲高齡時創(chuàng)作,被視為圣彼得大教堂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亞歷山大七世是宗教信仰方式的改革家和天主教本土化的先驅(qū),他是最開明的教皇之一。
有介紹這樣描述這座紀念碑:教皇亞歷山大七世跪于頂端祈禱,四周環(huán)繞象征“慈愛”、“真理”、“謹慎”和“正義”的四位美德化身。下方的骷髏手持沙漏,從紅色大理石帷幕下探出,象征時間的流逝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意大利籍教皇克雷芒十二世紀念碑(Papa Clemens. XII,1652年4月7日—1740年2月6日在世)。設計者卡迪納爾·科斯蒂(Carlo Marchionni),由弗朗切斯科·莫內(nèi)斯(Francesco Maini)完成。
雕塑中央是教皇克雷芒十二世,兩旁分別為象征宗教與力量的女性雕像,頂部裝飾有天使和教皇徽章。


意大利人本篤十四世教皇的墓龕(拉丁語:Benedictus PP. XIV;1675年3月31日—1758年5月3日),他的原名為波羅斯貝·蘭貝爾蒂尼(Prospero Lambertini)。


教皇英諾森十二世墓碑(Monument to Pope Innocent XII),他是意大利籍教皇(1691~1700年在位),原名安東尼奧·皮尼亞泰利(Antonio Pignatelli)。
雕塑作者是菲利波·德拉·瓦萊(Filippo della Valle):教皇坐在寶座上,兩側(cè)分別是象征慈善和正義的女性形象。


教皇庇護七世紀念碑(Monument to Pope Pius VII,1742年8月14日~1823年8月20日)。他是意大利籍教皇(1800~1823年在位),原名巴爾納巴·尼可羅·瑪麗亞·路易·基亞拉蒙蒂(Count Barnaba Niccolò Maria Luigi Chiaramonti)。紀念碑由丹麥雕塑家貝特爾·托瓦爾森(Bertel Thorvaldsen)于1831年完成。
庇護七世面帶倦容,雙手合十,正在為所有人祈禱。雕像兩側(cè)的天使分別象征“歷史”和“時間”,下方的兩位女性雕像代表“堅毅”和“智慧”。


格雷戈里十六世紀念碑(Pope Gregory XVI,1765年9月18日~1846年6月1日)。他是意大利籍教皇(1831~1846年在位),原名桑巴特魯姆·阿爾貝托·卡佩拉里(Bartolomeo Alberto Cappellari)。
在庇護六世掌權(quán)時,他擔任司鐸,當時法國大革命正在進行之中。1796年,拿破侖率軍占領羅馬勢如燎原,他在1799年發(fā)表《教廷反擊革新派獲勝》一文,鼓吹絕對的教皇極權(quán)主義。


被這兩位可愛的小天使吸引住了??。上方有天使陪伴的雕像似乎是一位教皇,這應該也是一座紀念碑,是誰的呢?拍下銘文求助翻譯軟件,然無果??
BASES · PILARV(柱基)
EX· LAPIDE TIBVRTINO · MAR MOREAE(由提沃利石和大理石制成)
IX · PONTIFICATVS · AN · XII(第九任教皇,在位十三年)
沒有標明這位教皇的姓名??


前面說過,主祭壇位于圣彼得的墓穴之上。
這是通往地下墓穴(Vatican Necropolis)的樓梯:下面的禮拜堂里除了圣彼得,還葬有91個教皇以及羅馬國王奧托二世~
不想下去了……


返身向門口走去,兩邊還有一些小祭壇和禮拜堂,就不一一拍攝了~


入口處等候進入的隊伍依然很長,大家安安靜靜沒有喧嘩聲~


圣彼得大教堂門外的寬大走廊


站在圣彼得大教堂門口看圣彼得廣場,方尖碑刺破藍天~


圣彼得大教堂旁邊的梵蒂岡博物館~


穿過圣彼得廣場,從協(xié)和街出來;街上的衛(wèi)兵增加到了3位~


已經(jīng)是下午3點多了,趁太陽正好,去納沃納廣場走一遭??
看地圖:從翁貝托一世橋(Ponte Umberto I)過去,這樣的路程比較近,基本是直線距離。

待下篇再續(x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世界最小國家的世界最大教堂
2016年9月歐洲行-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之一
【原創(chuàng)】永恒羅馬(之十):觀圣彼得大教堂
【尋星】神圣之圣彼得大教堂
歐洲郵輪七國游(第十天,羅馬)
神秘國度里的神秘——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