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體和腺管的慢性炎癥,以尿頻、排尿不暢,尿后滴尿或滴出白色分泌物,會陰墜脹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大多由細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亦有因自身免疫或其他原因不明的病例,稱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F代醫(yī)學通常給予前列腺按摩、理療及抗菌治療。由于藥物不易透過前列腺上皮的粘膜而進人腺內,故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常常不容易根治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中醫(yī)無慢性前列腺炎病名,但本病的一些重要癥狀,如尿道白色分泌物,尿頻、尿痛、尿急、會陰不適、性功能障礙等,我國古代很早就有記載?!端貑?痿論》說:“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fā)為筋痿,及為白淫?!蓖醣⒅^:“白淫,白物淫衍,如精之狀,因溲而下?!卑滓褪悄虻腊咨置谖铮铕魟t是陽痿。由于具備這兩個典型癥狀,可以認為這是古代對于本病的早期的記載,同時也對本病的病因病機作了分析論述。至于歷代關于淋、濁、腰痛、陽痿、遺精等癥的治療經驗,也部分地涉及到了本病,可挖掘來作為治療本病的借鑒。
可能由于本病臨床表現較不一致,用傳統(tǒng)的辨證論治方法研究本病存在一定難度,現代中醫(yī)對明確診斷為本病的病例進行治療起步較晚,60年代初始有首例報道。60年代中期,出現了對本病數十例的集中臨床觀察。對本病研究發(fā)展較快的時期,則在80年代,除了較多地進行個案報道之外,治療10例以上的臨床觀察報道有60余篇,累計病例1500余例,總有效率在90%以上,個別文章治療病例在100例以上。所報道的治療方法較為多樣,除中醫(yī)藥外,尚有針灸、推拿、氣功、敷貼、灌腸、離子導入等。這顯示了中醫(yī)治療本病有一定優(yōu)勢,從而為征服本病提供了更多的探索途徑。除了增加臨床觀察之外,有些學者還對本病的療效標準和治療機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討論。有人認為,本病有細菌性與非細菌性的不同,患者有已生育與未生育之異,應選擇不同的治愈標準。并指出,對無生育要求的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以選擇傳統(tǒng)的辨證論治的臨床治愈標準更合適,這樣可以避免過多的治療與體檢,以免影響患者情緒,而延緩癥狀的徹底改善。有的學者研究了鋅在維持前列腺正常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中起的重要作用,本病患者前列腺液中鋅含量降低的情況,發(fā)現使用中藥后,促進了前列腺組織對鋅的吸收,肯定了中藥對本病的炎細胞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以及對細菌病毒的抑制作用,從而增強了前列腺局部的抗感染力。
盡管中醫(yī)治療本病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總的來看,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還存在治療周期較長,容易復發(fā)等缺陷。由于療效標準未能完全統(tǒng)一,也妨礙了療效優(yōu)劣的對比。另外,對治療機理的研究,亦處于起始階段。因此,在臨床與理論研究方面均需作大量探索。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機
對于本病的病因病機,除了可以找到少量的古代論述,大部分來自近年來廣太中醫(yī)同行的研究,綜合各地的論述,歸納本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p>
濕熱下泣 忍精不泄,或頻繁手淫,使溢液敗精阻于中道,蘊滯而化熱生濕,或由入房不慎,衣褲不潔,包皮過長,濕熱邪毒由下竅而人,浸淫下焦,或飲食不節(jié),過食甘肥炙賻,飲宴太過,濕濁內生,久而化熱,或濕熱下注,或由肝郁化火,脾虛濕生,肝經濕熱下注等而發(fā)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p>
瘀血阻滯 濕熱毒邪蘊結下焦后,日久不去,則瘀阻脈絡,或感受寒濕之邪,致使厥陰之絡受阻,氣滯血凝,遠行不暢。瘀血阻滯,不通則痛,可引起少腹、會陰、陰器、腰骶等處疼痛?!?/p>
腎氣虧虛 先天稟賦不足,或房事不節(jié),損傷腎精,或精神過用,精血暗耗,或久病傷正,腎氣受損,陰精戕傷,而致本病。
以上三個方面病因病機中,濕熱是本病之標,腎虧乃發(fā)病之本,瘀血是疾病發(fā)展的病理反映。此外,部分醫(yī)家認為尚有陰虛火旺,中氣虛損等病因病機。
慢性前列腺炎分型治療
(1)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解毒,導濕滲濁。
處方:龍膽草10克,山梔10克,黃芩6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木通6克,甘草10克,當歸5克,銀花15克,連翹15克,紅花5克。
加減:滴白甚加芡實;口苦及濕熱甚加敗醬草、蒲公英,并重用龍膽草;前列腺質韌加澤蘭、乳香、桃仁、赤芍;性功能障礙加淫羊藿、萆薢;腰痛去山梔,加杜仲、狗脊、川斷;尿血加槐花、白茅根、仙鶴草;頭昏失眠、夢多加菖蒲、遠志、茯神。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統(tǒng)計用本法治療本病30例以上的文章6篇,共計治療284例,痊愈146例,顯效54例,好轉65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93.3%.
常用成方:龍膽瀉肝湯、萆薢分清飲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瘀血阻滯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導滯。
處方:丹參1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紅花6克,澤蘭12克,王不留行子10克,敗醬草20克,生龍牡各30克,牛膝10克,丹皮15克,山甲15克,皂角刺15克。
加減:見肉眼血精加蒲黃、五靈脂;小腹、會陰部刺痛或脹痛加川楝子、延胡索、乳香、沒藥;睪丸、精索或陰莖疼痛加青皮、烏藥、橘核、茴香;小便滴瀝澀痛,排尿不暢加益母草、馬鞭草;腎陰虛選加女貞子、龜版、枸杞子、柏子仁、酸棗仁、遠志、五味子;腎陽虛選加杜仲、補骨月旨、鎖陽、菟絲子、肉蓯蓉、巴戟天、桑寄生;氣虛加黨參;血尿加仙鶴草、大小薊。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統(tǒng)計用本法治療本病30例以上的文章5篇,共治療318例,痊愈47例,顯效106例,好轉139例,無效26例,總有效率為91.8%.
常用成方:活絡效靈丹、抵當湯。
(3)腎氣虧虛
治法:益腎填精,固攝導濁。
處方:菟絲子10克,茯苓12克,山藥12克,沙苑子12克,車前子12克,生熟地各15克,川斷12克,益智仁12克,枸杞子12克,芡實15克,金櫻子15克,黃芪15克,當歸6克。
加減:尿黃、尿道灼熱加碧玉散或導赤散;小腹、會陰、睪丸精索脹痛加川楝子、延胡、荔枝核;腰骶疼痛加杜仲;遺精不止力口煅龍骨、煅牡蠣;性功能減退加五味子、仙靈脾、制黃精;口渴便秘加天花粉、生山梔;口渴小便不利加滋腎丸;會陰睪丸墜脹明顯加補中益氣丸;前列腺液中膿細胞多加蒲公英、馬鞭草;前列腺或精液中有紅細胞加女貞子、旱蓮草;前列腺偏硬,高低不平,或有結節(jié)加三棱、莪術、山甲。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統(tǒng)計用本法治療本病10例以上文章6篇,共治療199例,痊愈63例顯效74例,好轉45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91%.
常用成方:程氏菟絲子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三才封髓丹。
慢性前列腺炎針灸療法
①芒針
取穴:主穴:a.前列腺穴;b.會陰、腎俞。配穴:氣海、中極、關元、秩邊透歸來。
前列腺穴位置:會陰至肛門中點,或距肛門下緣1~2厘米之正中線上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操作:每次取主穴一組,配穴2~3個。前列腺穴用3寸28~30號芒針,直刺1.5~2.5寸深,留針20分鐘,留針期間,間隙用針以加強針感。會陰穴用4寸芒針,直刺2~3寸,至出現酸脹感為度,提插結合小幅度捻轉,反復3~5次后取針。腎俞用28號2寸針,斜向脊柱方向刺入1~1.5寸,待局部酸脹后取針。氣海、中極、關元用4寸芒針,直刺3~4寸(針前宜排空尿),使針感直達尿道。秩邊穴用7寸芒針,刺5~6寸,透向同側歸來穴,使有強烈竄麻感到達尿道,平補平瀉手法1分鐘,即去針。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療效:共治療200例,痊愈70例,顯效60例,有效38例,無效32例,總有效率為84%.
②針灸
取穴:主穴:中極、太沖、會陰、太溪。配穴:a.大椎、尺澤、合谷;b.次糝、天樞、足三里;c.秩邊、三陰交;d.腎俞、關元;e.膀胱俞、陰陵泉、行間。
操作:每次輪取主穴2~3穴,配穴1組。中極、關元深刺,使針感向會陰部放射;次黲宜刺人糝孔,深進針,使會陰及小腹部有針感;余穴得氣后,均采取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0分鐘。關元、太溪針后,各加灸黃豆大艾炷3壯,為無疤痕著膚灸法。會陰穴采取點穴
按摩和艾條懸灸交替進行,每次約15~30分鐘。針灸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一療程。滿一療程后,停針灸1周,再繼續(xù)針灸。
療效:共治療91例,痊愈66例,好轉1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9%.
③穴住激光照射
取穴:主穴:a.前列腺穴(會陰至肛門連線的中點)、次髎、白環(huán)俞;b.會陰穴。配穴:腎俞、三陰交、中極、關元。
操作:每次輪取主穴1組(第1組選1~2穴,前列腺穴必取),配穴1~2穴。應用刺入式氦氖激光儀,波長6328A,末端輸出功率0.5~1.8毫瓦,通過特制光導纖維,把激光束引到穴位上,先取主穴,消毒后,用特制的空心針,將光纖維插入針芯,左食指插人肛內作引導,針自會陰穴刺人前列腺內,末端輸出功率為1.8毫瓦,照射20分鐘。在其余穴位,針刺入后接通激光束,末端輸出功率為0.5毫瓦,照射15~30分鐘。每日1次,4次為一療程,不愈者停1周后再照射。
療效:共治療184例,痊愈97例,顯效55例,好轉2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