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釋中慶 “慎獨”首先必須要依據(jù)自律為前提,自律則必須擁有道德為基石。 道德、自律、慎獨。德不蓄者 ,難能自 律 ,自律若無,慎獨豈有?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怨矣?!?/font> 何為自律?自律就是蓄德者品德的升華、堅強意志。自律的基礎(chǔ)就是人倫道德。 何為人倫道德?五倫十義。 何為五倫十義? 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種人倫關(guān)系。 孟子認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nèi)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nbsp; 父子之間,要注重慈愛與孝順。 夫妻之間,要和睦相處。 兄長必須友愛弟弟。 弟弟應(yīng)該恭敬或者尊敬兄長。 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 朋友相處應(yīng)該相互講究信義。 君主要尊重臣子。 臣子應(yīng)該忠于君主。 這是種恰當(dāng)?shù)男袨闇蕜t,人都應(yīng)該做到。 能履行兌現(xiàn)五倫十義者,凡事以人倫道德的準則規(guī)范約束自己而自律。 自律是自我約束;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才能自覺抵御自私自利的欲念,自律從防微杜漸。自律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自我奉獻;舍小家為大家。沒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就難以做到嚴格自律。 培根說:“保持了自制力,就保持了自己的優(yōu)勢?!?nbsp;
自律者,以人倫道德的準則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人生。知之利他之善而可為,違背倫理道德而不可為。自律是人抵御各種不良行為誘惑和侵蝕的堤壩。能使其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cè)。修己而安家、修己而平天下。自律與他律是調(diào)和當(dāng)今社會時弊最有力的良藥妙方。眾皆從自身做起,以道德為自律。 自律是人類的一種美德,失去自律,就必然消極頹廢,喪失斗志,腐化墮落。 必須知道,自律是蓄德者一種修養(yǎng),是造就高尚人格修養(yǎng)的鋪路石。更是行者必須具備的最根本 基礎(chǔ)。自律者 能言前定 ,事前定,知之善而為之,知之不善而不為。一切言行以道德為自律,一切言行以利益社會大眾為前提。 何為慎獨?“慎獨”一詞,出自秦漢之際儒家著作《禮記"中庸》一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strong>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己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慎,而于此尤加謹焉。所以,遏人欲于將萌,而不使其滋長于隱微之中,以至離道之遠也。” ——《四書集注·中庸注》 “慎獨”語出《中庸》。《中庸》把“誠”看成是道德行為的根本,提出了“慎獨”的修養(yǎng)方法。 《中庸》把“誠”看成是道德行為的根本,提出了“慎獨”的修養(yǎng)方法。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strong> 意思是說君子在人們看不見的時候,總是非常謹慎,在別人聽不到的情況下,也很警惕。再隱蔽的東西沒有不被察覺的,最微茫的東西,也沒有不顯露出來的。所以君子獨自一人,無人監(jiān)督時,總是非常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要“慎其獨”。 《大學(xué)》在“誠意”中提出了慎獨。慎獨是要有堅定的道德信念,不 因他人監(jiān)督而行善,亦不因無人監(jiān)督而做惡。 《中庸》中講的“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是慎獨的基本要求。慎獨要從“隱”和“微”兩方面著手。所謂 “莫見乎隱” 慎獨之人不能在獨自放縱自己,一個人能不能在沒有人聞睹的情況下,自我約束。是衡量自我修養(yǎng)自覺性和堅固性的依據(jù)。不論在明處或暗處,處眾或獨處之時,都能始終如一以道德為自律而“慎獨” ”荀子也提倡“日三省乎已”,主張培養(yǎng)“自省”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他說:“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蔚然必以自惡也。 曾國藩 遺訓(xùn):第一條說到的就是“慎獨”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yǎng)心;養(yǎng)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nèi)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zhì)鬼神。人無一內(nèi)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熳銓捚?,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wù)也。 一個人的慎獨,其前提是心靜,如何心靜?靜必少欲乃至無欲。欲有則欲火熾然,談慎獨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殊知,“慎獨”是先賢倡導(dǎo)的一種自我約束方法。慎獨者是兌現(xiàn)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見證,果能慎獨,則利己、利家、利社會、利天下。能當(dāng)之無愧于自己、無愧于父母、無愧于社會、無愧于利天下。君子慎其獨,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換言之,一個人 獨若不慎,不能以自律作為抵御各種不良行為誘惑和侵蝕的堤壩。將墮入犯罪深淵。所謂一失足成古恨。
音圖框引用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