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麥地那,每寸肌膚都能感受得到,來自周遭的那種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強大到要融化掉你匆匆的步履。
據說,突尼斯有一句諺語:“當你有了,你就沒有了;當你沒有了,你卻有了”。這便是突尼斯人的哲理。
在突尼斯老城的巷子里,漫無目的地東張西望,捏捏這個翻翻那個,觸摸著當地人千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
看著突尼斯人在街邊喝茶,抽水煙,消磨時光,絲毫感受不到什么叫孤獨與寂寞。似乎一切本該這樣。
走累了,不妨模仿突式的放松,或喝上一杯,或抽上一袋,恨不得時光靜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據說“麥地那(medina)”在阿拉伯語中有“老城”的意思,特指阿拉伯人傳統(tǒng)聚居的城區(qū)。
突尼斯至今仍有7個保存相對完整的麥地那,而我們今天去的是保存最完整且被列入《世遺》名錄的那一個。
工人師傅有一搭無一搭地維修著“凱旋門”前的噴水池,
孩子們依然在噴濺的水花中嬉戲。
警察叔叔在指揮著這里的交通,盡管看似指不指揮都差不多的路況:)
城門前,人頭攢動,來往車輛如梭。
通過這里,可以看到一扇土褐色的拱門-凱旋門,拱門便是新城與老城的分界線。
穿過這座大門,就穿越了時間......
被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突尼斯麥地那老城,便是拱門內的那半邊,跟我進去看看唄!
拱門內卻還完整的保留著當年那些風貌,
甚至可以聽到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喧囂的人流聲、手工匠人的干活聲,甚至虔誠的伊斯蘭誦經聲。
一千多年過去了,風采依舊,連綿不斷不絕。
突尼斯的飲食是比較健康的。
因為靠了地中海,有豐富的海產品,當地飲食里,種類繁多的蔬菜也很誘人!
經常在國外游玩,不知不覺對淘購旅游紀念品的興致減少許多。
有時,即便相機就掛在脖子上,都會懶得打開,倒是用手機拍了不少,紀念即可。
突尼斯的老城麥地那,總是給人撲朔迷離的感覺。古城里的道路如迷宮一般,稍不注意就要迷路。
對于我這個喜愛穿街走巷,又的確是個超級大迷糊來說,不能不說是個悲哀。
還好,我身旁有個美麗的向導,幸虧有你
最受歡迎的突尼斯紀念品,是毛質的突尼斯毛,
這些手工編織的掛毯,色彩艷麗的阿拉伯長衫,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累了,街頭找家咖啡館坐下來,隨便點些什么,看看來來往往,讓時光靜止就好。
感覺突尼斯人都是這般閑適,歲月靜好
扯天扯地的色彩商品,琳瑯滿目。
金屬盤子是當地的一種旅游紀念品,有美麗的駱駝、風光、國旗等等圖案。
還可以當場為你刻上名字作為紀念。所以,商店門口總是丁丁當當響個不停。
北非魅影,有如一千零一夜
你中有我,我中......
大叔特別可愛,追著我的小伙伴倒茶,你越擺手,他越“步步緊逼”。
雖然都是在穆斯林國家里,但感覺突尼斯沒有迪拜的款式那般“土豪”:)
總擔心迪拜金飾店的那些夸張飾品,會壓彎美女修長的脖頸。
尋著香味兒來到一家小吃店門口,一種貌似油炸大餃子的東東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商家賣勁地吆喝聲不絕于耳,“你好,你好嗎....”聲把我吸到柜臺前。
卻見,一張薄薄的面皮上抹上一層肉末、魚末什么的,再打一只雞蛋,撒上一些蔥末、香菜、鹽粉等,
然后卷起來,放進油鍋里煎炸,熟后色澤金黃,吃時擠些檸檬汁在上面,一個第納爾一份。
這種小吃烹制時使用的可是地道的橄欖油,色香味俱佳,且營養(yǎng)豐富。
偶爾,一米陽光灑下,溫暖而明亮
據說,水煙不僅是突尼斯男人們的嗜好,也是社交和休閑的一種方式。
常常會是幾個朋友共用一個煙筒,輪流吸上幾口。這可不是我們四川的水煙袋喲!這里都是水果味的。
水煙有草莓﹑橙子﹑桃子﹑蘋果等不同風味的,連不喜歡一般香煙的人都可以吸上幾口的。
我素來對煙草沒有任何興趣,但也有心嘗嘗的,只是一個人旅行,真心不方便,真心不好看。
在當地導游的引領下,我們在麥地那老城七拐八繞,來到一家白年餐廳,據說有400多年歷史了。
餐廳大門口很是平常,如果不是當地人帶路,哪怕是衛(wèi)星定位都很難找到這里。
而且這里居然沒有空調,好神奇啊!您知道為什么嗎?
答案是,超厚的墻壁可以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太佩服突尼斯人的聰明才智了!
餐廳里雖然只有我們一桌客人,然而,突尼斯人無論何時何況,做事都是慢慢來,不慌不忙的那種。
但在如此溫馨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中就餐,我倒是希望多等等。我一點點也不急噠。嘿嘿!
突尼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區(qū)位于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城,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12至16世紀,突尼斯處在阿爾摩哈維斯和哈斯底斯王朝的統(tǒng)治下,是當時伊斯蘭世界中最強大、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宮殿、清真寺、陵墓、伊斯蘭學校和噴泉等700多處標志性建筑展示著它昔日的輝煌。
菜依然是一道道的,上了湯+前菜+牛排飯+甜品....服務生依然是得體而周到的
來張飯后甜品吧,亦算是珍存那難忘的甜蜜之旅好了。
只記得小伙伴用手機一旁補著光,我才勉強用手機湊合記錄下來這張模糊的PP。果然很迷失,哈哈
完美的麥地那老城,完美的午餐,完美的夏日,迷失其中,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