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風光(2760)巴中南龕坡
巴中地處大巴山麓的深丘地帶,過去交通不便,與外地聯(lián)系不多,但因此也使這里保存了純樸、自然的民風,說到自然風景,更可以說舉目皆是。起伏的丘陵,蜿蜒的路道,遠山近樹,梯田相連,農(nóng)舍籠煙,瓜果垂枝,處處可以人畫。巴中南龕風景區(qū)位于巴中縣城南郊2公里的南龕山上,占地3000畝,古今文明匯一園。南龕公園蒼松挺拔,翠柏長青,近20多年來,在園內(nèi)陸續(xù)建成的飛霞亭、麓陰亭、懷古亭、吟會亭和云間閣、丹梯閣以及玉佛寺、大雄寶殿、觀音殿、釋迦牟尼殿十分雄偉壯觀。要說巴城一天人流量最集中的是哪里,毫無疑問,早上的南龕坡,由于早上門票免費,南龕坡地理交通方便以及人們早晨晨練的習慣,我一早也隨著巴中市民同走進南龕坡旅游風景區(qū)游覽,看看那里松柏蔥綠,百花盛開的南龕坡。
烏木水井:唐代乾三年<760>巴州刺史嚴武率眾僧所掘,井底用烏木架上用規(guī)則的條石砌成六邊形直至井口。井深18.6米,井水質(zhì)優(yōu),冬暖夏涼,常年不枯,被稱為南拿神泉。
張曙祖籍河南南陽人。唐大順三年891進士,官至拾遺,工詩善詞,才名籍甚。唐僖宗時,黃巢農(nóng)民起義軍破潼關(guān),進兵長安,隨僖宗奔蜀避難巴州,在此南龕游玩攻書著<<擊歐樓賦>>,后人為懷念張公于此刻張曙狀元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