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人體以臟腑為本,以氣血為陰。補血,一般使用性味甘平、具有補血性質的藥膳,通過養(yǎng)肝、護心等滋補臟腑的方法治療血虛證。血虛主要反映為全身性的血液虧損,或血液對人體某一部位的營養(yǎng)或滋潤作用減弱,以致出現(xiàn)面色萎黃、唇舌淡白等癥。
如果你覺得自己臉色不好,氣力虛弱,那么就嘗試吃點粥吧。
阿膠粥
【原料】阿膠15克、糯米100克
【制作】
1.將阿膠搗碎。
2.將糯米煮粥,候熟,入阿膠,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養(yǎng)血止血,滋陰潤肺,安胎。適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虛、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等多種血癥。
菠菜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一下,切段;粳米淘凈置鋁鍋內,加水適量,煎熬至粳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中,繼續(xù)煎熬直至成粥時停火;再放入食鹽、味精即成。
【用法】當飯吃,吃飽。
【功效】養(yǎng)血潤燥。適用于貧血、大便秘結及高血壓等。
【來源】《濟生方》
羊肉羹
【原料】當歸25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羊肉500克;蔥、姜、料酒、味精;、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羊肉洗凈,將當歸、黃芪、黨參裝入紗布袋內,扎好口,一同放入鋁鍋內,再加蔥、生姜、食鹽、料酒和適量的水,然后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煨燉,直到羊肉爛即成。
【用法】食用時,加入味精,吃肉,喝湯。
【功效】適用于血虛及病后氣血不足和各種貧血。
落花生粥
【來源】《粥譜》
【原料】落花生米45克(不去紅衣),懷山藥30克,粳米100克 冰糖適量
【制作】分別將花生米及山藥搗碎,再與粳米相和,同煮為粥,候熟,入冰糖調勻即可。
【用法】當飯吃,吃飽。
【功效】益氣養(yǎng)血,健脾潤肺,通乳。適用于氣虛、血虛諸證以及產(chǎn)后乳汁不足者。
血與氣的關系密切,不僅血的生成與氣有關,而且血的運行也需要靠氣來推動;氣虛常常會導致血虛,血虛亦有氣虛存在,因此,補血時也要兼顧到補氣。另外,補血類食物多味甘質膩,容易形成胃滯,故食用時應多配用砂仁、蘿卜等行氣健脾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