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長遠才有大成就
今天放下長線,明天才能釣得大魚。有些東西暫時失去了,不必覺得惋惜,屬于你的東西,永遠逃不出你的視線。眼睛不要老是盯著腳底下,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人生無非如此。
人生并非只有一處風景,不要為眼下的錯過而遺憾。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就卸下來歇一歇,目光盯著遠處,人生才能盼頭。
人這一輩子最愁的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時間一大把,腦中卻空空如也,毫無想法。凡事過于執(zhí)拗,刻意堅持,是蠢笨之人的人生哲學。
報紙上曾經(jīng)刊登過這樣一幅漫畫:一個面容青澀的放牛娃,騎在牛背上,聚精會神地朗讀著語文書上的課文,牛角上掛著書包,鉛筆和牛皮紙擱在籠頭上。標題為:爸爸不讓我上學了。
放羊娃的勤奮好學,讓人欽佩,這種精神也值得贊賞,但漫畫的深意不在于此。它從側(cè)面批評了只顧眼前利益而毀掉兒子前途的父親,諷刺了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對貧苦人家不幸生活的同情,從而引發(fā)觀者的深思。在經(jīng)濟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即便是在農(nóng)村,很多人也在渴望改變貧困落后的現(xiàn)狀,然而,有些自以為“聰明”的家長,鼠目寸光,為了維持眼下艱難的生活,竟忍心犧牲孩子的前途。
他們以為:孩子的輟學,既可以節(jié)省家庭的開支,還可以增加勞動的效度,可謂一舉兩得??伤麄冇肋h都不會明白,人之所以貧窮,原因根本不在于缺乏勞動力,而在于缺乏走出去、立足長遠的思想。
別太迷戀眼前的風景,或許走到盡頭,你會發(fā)覺:觸及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當挫折和不幸無情襲來時,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消極懈怠,一定要淡定,目光堅定,立足長遠,邁向苦難這道坎兒,前面很可能就是一條康莊大道。
孟子小的時候,不學無術(shù),十分頑皮。母親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沒少花心血。父親去世那幾年,他們就住在一座墓園的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大人跪拜、學大人哭嚎,惹得旁人只罵“沒教養(yǎng)的野孩子”。母親看到了,心中十分愁苦:“不行!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于是,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的附近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孩子扮起了闊商,學人家做生意。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母親知道了,十分難過,心想: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一所學堂附近。母親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yīng)該住的地方呀!”果然不出母親所料,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三五年后,就成了當?shù)刈钣袑W問的年輕人。
這是一個教育的成功范例,孟母長遠的眼光讓人拜服。人只有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受到有益的熏染,真正地成長起來!
很多人面對紛繁復(fù)雜的生活,常常情不能自已。時間久了,麻木了,墮落了,工作和生活難免要受到影響。眼前的得失,不要介意,目光放長遠些,問題出現(xiàn)了,及時調(diào)整。生活中的事,永遠有解決的辦法。即使一時半會,沒什么好的招兒,也不必慌張,從容不迫,及時變通,才能在彌漫的黑暗中找到出口。
從前,有一個秀才,手里掬著一捧豆子,哼著歌兒往回走。這時,幾粒豆子從手縫里掉出來,落到了泥里。秀才有些傻眼,嘆了口氣,把那一大捧豆子放到了一塊石板上,趴到泥里去撿那幾粒掉了的豆子,每撿一粒,就覺得后面不遠處還有幾粒,于是他不停地回頭去撿,一直撿到剛才買豆子的商鋪,這才作罷。然而等他回來,石板上的一大捧豆子,已被一只老母雞一啄而空了?;氐郊液螅掷镏贿恍哪嗬锇浅鰜淼亩棺?。
這是一個很可笑的故事,如果他放棄掉了的那些豆子,就不會失去那一大捧豆子了。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目光不長遠,早晚因小失大。人無論出于何種境地,無論眼前的利益多么誘人,都要時刻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眼界要寬,眼光要遠,放下小我,才能成就大我。
不甘心承受小的失敗,就無法忍受更大的困境;不甘心于渺小的犧牲,就不配享有巨大的成功。要知道,每一棟大廈都是由一塊又一塊墊腳的磚累積起來的,眼光長遠,才能越過溝坎,收獲人生的財富。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未來的生活仍是白紙一張,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對未來有信心。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坎坷的過去讓人痛苦,也不要過分沉溺,迎著希望,步步邁進,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
感悟:老人言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草根智慧書。老人言從生活中來,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種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謂之最純粹的智慧。句句散發(fā)著泥土的芬芳,散發(fā)著自然的清新氣息。古往今來,大凡有能耐的人,都是以“學生”的姿態(tài)出道,然后才一步步成為大師的。為人處世,既要一分為二地看自己,也要一分為二地看別人。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在人生路上有所作為。人生短促,不可能從頭來過。聆聽老祖宗的教誨,會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老人的智慧,不只體現(xiàn)在對人生的描述和認識,更體現(xiàn)在對一種古老智慧的參透。老人言好比陳年佳釀,歷久彌新,能夠為今天的人們在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鑒。老人言教你怎樣開闊自己的心胸、怎樣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怎樣創(chuàng)造快樂、怎樣把平凡的日子過得生機勃勃、怎樣從容地思考人生。聆聽“老人言”,會讓人受益一生…..文/單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