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對神秘的東西保持著近乎恐懼的敬畏,越是看不透的反而越重視。例如,古人搞不清風雨雷電是怎么回事,就想出各路神仙來嚇唬自己;等到現(xiàn)代人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自然現(xiàn)象,甚至自己也可以呼風喚雨,自然就不再害怕什么雷公電母了。戀愛中的男女彼此保持著一份隱私,才能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到結婚后同住一起了,那份隱私也就沒了,各自在對方眼里越來越透明,各種缺點也都暴露出來了,熱戀時的美也就不存在了,于是就有了“七年之癢”之說。
同樣,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職場處世,都要與人保持一定距離,距離產(chǎn)生美。離得遠了,就看不透,看不透了,就覺得你高明了,即使有不軌的圖謀,也不敢輕舉妄動。如果身處高層或是領導地位,就更不能讓自己成為全透明的“玻璃人”。當你的下屬看不透你時,會拿你當神一樣崇敬,你的命令像圣旨一樣能得到強有力的執(zhí)行??扇绻阍谙聦倜媲霸絹碓酵该?,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話越來越?jīng)]人聽。他們摸清了你的脾氣,掌握了你的性格特點,就會陽奉陰違,就會不再尊重你。而且最重要的是,下屬的能力也會提高,他們會覺得你的能力也不過如此,不比他們強多少,你的位子由他們來坐也未嘗不可,這時的下屬就變成了具有自信的對手,這種自信是你的失誤造成的。作為領導的人,千萬不能被下屬看透,被看得越透,你的話就越?jīng)]分量。
吳總是一家電器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他手下的賀方是一名出色的銷售經(jīng)理,銷售業(yè)績在整個公司都是首屈一指的。有時候,大家都對賀方說,公司的很多業(yè)績都靠他。賀方也逐漸飄飄然起來,他甚至覺得吳總每天也沒干什么,也沒有像自己那樣兢兢業(yè)業(yè)地做業(yè)務,憑什么能穩(wěn)坐總經(jīng)理的位子呢?可是有一次,吳總給賀方好好地上了一課。
當時,賀方接手了一筆重要的業(yè)務,需要很深厚的社會關系才能做成。考慮到困難,賀方做了放棄的打算,但他打算以此來試試吳總的水平。
他向吳總匯報了這筆業(yè)務之后,吳總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于是,賀方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認為吳總的業(yè)務能力和他差不多??墒撬麤]有想到,投標結果是這筆業(yè)務由自己所在公司來負責。他內(nèi)心既慚愧又好奇,慶幸沒說什么不敬的話,不然真不知道如何面對吳總了。他找到吳總,請教有關這筆業(yè)務的情況。
吳總非常平靜地說:“有的業(yè)務需要跑,有的業(yè)務也許需要長期人脈關系的培養(yǎng)。這次招標的負責人我?guī)啄昵熬驼J識,那時候,他只是一個小小辦事員。但是和他打過幾次交道后,我就知道他能力不凡,將來肯定能高升。后來,他只要外出辦事,我就開車送他?!?div style="height:15px;">
聽到吳總的話,賀方額頭頓時冒出汗。他終于見識了吳總的深不可測,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吳總看似每天無所事事,卻還能穩(wěn)坐高位,單就這眼光來說,就不是一般人能匹敵的:每天開車送一位小辦事員,誰能輕易做到?從這以后,賀方乃至全公司員工對吳總無不敬若神明。
皇帝之所以有威信,不是因為他高高在上、手握生殺大權,而是因為圣心難測。當大臣們不知道皇帝會用手中的權力做什么的時候,就是他們最聽話的時候。越是看不透,越有震懾力;凡是被權臣或太監(jiān)們看透了的皇帝,不是丟了國家,就是丟了性命。為人之道與為君之道相似,被別人看透了,就是庶民一個;讓別人看不明白,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鋒芒畢露”,鋒芒本意是刀劍的尖端,后人將之比作一個人的聰明才干。鋒芒原本是好事,是事業(yè)成功的基礎,然而凡事都有利和弊,如果一個人鋒芒太露,自恃有才而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那結果就不盡如人意了。
古人一直告誡我們要大智若愚。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文章做到好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是如此。當智則智,當愚則愚,愚也是一種智。必要時,甚至裝一裝“低能兒”,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舉。明朝劉基云:“智而能愚,則天下之智莫加焉?!币馑际钦f,智者能帶幾分愚,就是天下的大智慧。
可惜很多人都不懂得大智若愚的道理,他們認為自己聰明過人,有才氣、能力強,故而沾沾自喜,看誰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這種人最容易沒飯吃,甚至會為此丟掉性命。古人云:海不辭其水,所以盛其大。大海之所以能夠容納千川百流,就是因為總把自己的位置放最低,所以變得博大而精深。
身處職場中的人也是如此,你可能才華橫溢,工作能力卓越,但只知道一味苦干的你,可能就因為你的出眾表現(xiàn)得罪同事和上司。因此,不管你?力如何,都應該時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低處,以謙虛的態(tài)度應之,這樣才能博采眾長,才能有良好的人緣。櫟樹因為無用,而成為神樹,幸福地生活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楸樹因為有用,而成為刀下之鬼,年復一年地遭受到無情的砍伐。這便是有用帶來的不幸,無用帶來的幸運。
樹如此,人亦如此,往往那些喜好表現(xiàn)、鋒芒太露的人,不是受到別人的排擠和打壓,就是遭到別人的陷害和污蔑,結果事事不順,萬事不成。而那些看似普普通通、對別人構不成威脅的人,常常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受到領導的青睞、同事的信任、下屬的擁戴。低調(diào)和謙恭反而成了制勝的法寶、生存的武器。我們都知道,宋朝的岳飛武功蓋世、用兵如神、功勛卓著,對皇帝忠心耿耿,可謂國之棟梁,但是他并沒有因此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視,最后遭秦檜構陷而死。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任何人都不希望別人比自己更強大,至少表面上應該如此。
真正聰明的人都會掌握“度”。明代大政治家呂坤以他自己豐富的閱歷和對歷史人生的深刻洞察,在《呻吟語》中說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話:“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也?!弊g成今天的話就是:精明還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渾厚”中悄悄地運用。古往今來,得禍的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精明的人,沒有因渾厚而得禍的?,F(xiàn)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極點,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
一個才智出眾的人,應該是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深藏若虛。若自以為了不起,過分炫耀自己,表面上看來像是聰明,其實卻有點兒近乎無知,這樣的人又如何不失敗呢?
感悟: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弊鋈酥甭?、單純本沒有錯,但社會復雜,你不去害人,不代表別人不會害你,所以,做人還是要多個心眼,懂得隱藏自己,不能太“透”了。老于世故的人,絕不會輕易向任何人暴露自己的底細。有才干、有學識不算什么,懂得隱藏才叫真本事。古往今來,我們有如此之多的生存智慧、處世哲學、低調(diào)理論,人們用假裝的愚笨來隱藏自己真正的智慧。不管在什么地方,不會藏巧露拙的人,其境遇大抵不得意,所以說,糊涂些不是什么壞事……文/單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