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隱在隋代公主墓中的異域珍寶


隱在隋代公主墓中的異域珍寶

2014-08-28 00:00:00

  在今年六月召開的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wǎng)項目”順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隋唐時期展廳里,展出的金項鏈和金手鐲具有異域色彩,顯示了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經(jīng)濟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神秘隋墓出土金手鐲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隋唐時期展廳里,展出有隋代墓葬中發(fā)掘出來的金項鏈和金手鐲,這些具有異域色彩的珍寶,顯示了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經(jīng)濟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57年,全國掀起建設(shè)高潮,古都西安的城市規(guī)模開始逐步向四周延伸。一批施工人員在西安市玉祥門外南約50米的梁家莊附近工地發(fā)現(xiàn)了一座夯土,施工人員猜測這里也許是一處文物遺跡,馬上向文保部門進行匯報。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得到消息后,委派唐金裕、張瑞荃、王屏章等抵達工地,在對夯土下方土質(zhì)進行鉆探時,發(fā)現(xiàn)了一塊堅硬的石質(zhì)物而無法繼續(xù)作業(yè),唐金裕懷疑夯土下有墓葬。繼續(xù)發(fā)掘后,發(fā)現(xiàn)是一座保存完好的隋代墓葬,石質(zhì)物就是墓志。根據(jù)墓志上的篆書“隋左光祿大夫女墓志”九個字,確定墓主人是一位年僅9歲的公主,名叫李靜訓。

  西安在隋時期稱大興城,是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沿著這條路,世界上各種音樂、繪畫、藝術(shù)等文化都在這里出現(xiàn)過,由于李靜訓是北周和隋朝兩代皇親貴族的后裔,她的隨葬器物很多都是來自外部民族,金項鏈和金手鐲就是典型的代表。

  隋唐時期,受到西方習俗的影響,不僅大量使用金銀器,而且吸收了栗特、波斯薩珊等西亞和中亞金銀器發(fā)達地區(qū)的工藝、造型和紋飾,使得隋代的金銀器呈現(xiàn)出了濃郁的異域色彩與前所未有的多樣性。

  凹雕花角鹿寓意長壽

  李靜訓墓中出土的金項鏈長43厘米,重91.25克,分為上、下、左、右四部分。左、右兩部分相同,分別由14個直徑約為1厘米左右的金色珠子組成。令人稱奇的是,在每個金色珠子上各鑲嵌了10顆珍珠,現(xiàn)珍珠已脫落。14顆金色珠子用一條長金鏈串聯(lián)。項鏈的上部分有一個金色的圈,圈里面有一顆像寶石一樣的深藍色的珠子,珠子上面用凹雕的技術(shù)刻有一只花角鹿。雕塑是人們常見的藝術(shù)手法,凹雕是雕塑中的一種,就是指雕的圖案內(nèi)陷于表面的雕塑手法,這種雕塑手法把動物或者別的形象雕刻在石頭或者硬物上,只不過,一般的雕塑形象都是凸出于表面,而凹雕則是陷入表面中??淘趯毷系陌嫉?,大多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鹿紋是一種以自然界中的雄鹿為主要描繪對象,通過夸張、變形等藝術(shù)處理成為一種動物紋樣的圖案。

  鹿作為器物的裝飾紋樣在中國和西方均有,而且歷史悠久。在蔥嶺以西的地區(qū),栗特族人曾生活在此。在栗特文化中常見的鹿為花角鹿?;ń锹辜y飾是栗特銀器中的典型圖案。這種圓圈內(nèi)刻繪動物圖案的裝飾樣式是栗特器物的典型樣式。栗特民族的花角鹿通過金銀器等藝術(shù)載體經(jīng)絲綢之路出現(xiàn)在西安的墓葬里,有表達吉祥長壽的意思,這是對逝者的祈福。

  來自異域的罕見青金石

  在項鏈的上部,還有兩顆青金石。青金石是一種較為罕有的寶石,是僅次于翡翠的名貴玉石,產(chǎn)自阿富汗巴達克山,一般呈藍色,在古時,有上天威嚴崇高的象征,常隨葬墓中。在深藍色的映襯下,青金石閃耀著金黃色的、像小星星一樣的亮點,仿佛夜幕下眾星閃爍,適于女士佩戴。擁有它既是地位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這件項鏈最令人奪目的是下部分的中間有一個大圓形的雞血石,在雞血石之外,嵌著24顆小珍珠。在雞血石的最下部分,用金鏈與紅寶石相連接的是一個心形的金飾,上面還有一顆長達3.1厘米,極為罕見的青金石,堪稱是李靜訓墓出土的珍品。

  而該墓出土的另一對金手鐲呈橢圓形,像一對金環(huán),共分為4節(jié)。每一節(jié)的兩端端點與另一節(jié)的端點處相連接,上面鑲嵌著珠子。珠子呈半圓形、透明無色,像是玻璃珠的樣子,表面有白銹。各節(jié)以方形的青綠色的玻璃珠來連接。金手鐲開口處的一端是像花瓣形的扣環(huán),另一端是一

  個小鉤。鉤可以活動,扣在環(huán)上可自由開合。金手鐲在古代并不多見,類似于李靜訓墓出土的此類形制更是絕無僅有。

  文物見證中外文化融合

  李靜訓,年僅9歲,卻為何在她的墓葬里出土了如此奢華的隨葬品呢?這還要從她的身世談起。李靜訓的外祖母是隋文帝楊堅的女兒楊麗華,而她的外祖父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因此,無論在北周,還是隋朝,她都是皇親國戚。李靜訓的父輩家族也是家世顯赫。她的曾祖父李賢曾經(jīng)在北魏、西魏和北周三朝當官,是西魏和北周時的顯貴人物,《周史》和《北史》都有他的傳記。祖父李崇,年輕時追隨周武帝打天下,后來,又追隨隋文帝打天下,擔任中央最高武官,公元583年,在抗擊突厥人侵擾的戰(zhàn)爭中以身殉國,當年才48歲。

  由于李崇為國捐軀,隋文帝非常感恩,所以非常關(guān)愛他的兒子李敏。從小就把李敏養(yǎng)在宮里。開皇初年,隋文帝為自己的孫女,也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和皇后楊麗華的獨女宇文娥英選女婿,于是選中了李敏。李敏被封為中央武官,后來升任岐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李敏就是李靜訓的父親。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的寵愛,生活在宮里,大業(yè)四年(608年),楊麗華與李靜訓來到山西省寧武縣西南的汾源宮避暑。不幸的是,她病死于此地。楊麗華十分悲痛,將其葬于離西安不遠的萬善尼寺中。正是由于她的顯赫身份,所以在她的隨葬品中有這樣精美的金器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件金項鏈的珠子在巴基斯坦、印度東部海岸及越南南部海岸都有發(fā)現(xiàn)。金項鏈上的凹雕技法并非中國固有,其淵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在巴基斯坦的比爾丘區(qū)曾發(fā)現(xiàn)兩件瑪瑙、一件碧玉,這三件寶石上均有用凹雕技法制出的花角鹿,而這件金項鏈也用到此法,可以想象這件金項鏈也許源自中亞地區(qū)。金項鏈上的青金石也是國內(nèi)很少見的外來品。在古代,阿富汗巴達克山是這種青金石的主要產(chǎn)地。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寧夏固原發(fā)掘了李賢墓,李賢是李靜訓的曾祖父,李氏家族由北周至隋一直經(jīng)營西北,而他們所任職的地區(qū)正是守衛(wèi)絲綢之路的要地,可以肯定的是有家族聯(lián)系的李賢、李靜訓兩座墓都出土了中亞的物品。著名學者熊存瑞先生從金項鏈及其焊接工藝、凹雕工藝、青金石和珍珠垂飾等方面進行研究,認為其源自巴基斯坦或中亞地區(qū)。

  公元前138年,一位名叫張騫的使者受漢武帝派遣出使月氏,足跡遍布中亞西亞,他曾見到過汗血寶馬,從李靜訓墓出土的金項鏈和金手鐲,也可以見證通過絲綢之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融合。

  李靜訓墓還出土了金銀高足杯,屬于羅馬拜占庭的造型,李賢墓出土的鎏金銀壺、玻璃碗也都來自于域外。這些器物,有的是直接得到的,也有的是皇帝賞賜的,可見當時李氏家族經(jīng)營的地區(qū)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這里商業(yè)貿(mào)易繁榮,唐代與國外的交流頻繁,出土這樣精美的金器也就不足為奇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果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隋代首飾(以李靜訓墓為例)——云想衣裳系列
李靜訓:早逝的隋朝皇女,棺中鋪陳各國珍品、墓葬不按常規(guī)出牌
國家寶藏之李靜訓墓出土的“嵌珍珠寶石金項鏈”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秘寶
考古界:金枝玉葉的早殤—隋·李靜訓墓出土嵌寶石金項鏈
李靜訓之四:隋代李靜訓墓出土玉器研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