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塞萊尼亞公司創(chuàng)建于1960年6月,由米克洛拉姆布達和辛特爾兩個電子公司合并而成,塞萊尼亞在創(chuàng)建之初規(guī)模較小,只有大約700名員工,主要生產空中交通管制雷達、氣象雷達和導航雷達。
自80年代以來,塞萊尼亞開啟了急速擴張模式,公司業(yè)務范圍擴大到導彈、防務、通信和自動化領域,是意大利導彈武器系統(tǒng)三大研制公司之一,塞萊尼亞以航天部為基礎成立的塞萊尼亞航天公司是意大利第二大航天工業(yè)公司,是意大利獨立制造衛(wèi)星、特別是通信衛(wèi)星的基干力量,根據一份塞萊尼亞1990年的解密檔案,其在1990年,營業(yè)額既由1987年的6500億意大利里拉,躍升到8903.79億意大利里拉,純利潤達151.67億意大利里拉,發(fā)展到今天,塞萊尼亞的業(yè)務范圍已經涵蓋導彈,空中交通管制系統(tǒng),信息和通信系統(tǒng),空中、地面和海上防衛(wèi)系統(tǒng),電子對抗系統(tǒng),航空電子設備,光電設備,導航設備,小型計算機,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是意大利當之無愧的軍用電子設備制造商中的巨無霸存在。
塞萊尼亞的總部設于意大利首都羅馬,現今約有職工68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約4000人,公司由4個業(yè)務部(防務系統(tǒng)部、海上系統(tǒng)部、雷達與系統(tǒng)部、信息和電信部)、6個工廠、研究發(fā)展實驗室、后勤管理及中央服務部門組成。
本篇檔案所涉及的就是由塞萊尼亞技術人員組成的商業(yè)間諜網。
80年代初,塞萊尼亞和北約共同嘗試設計了一種用于跟蹤飛機的新型三相雷達,這一雷達旨在同各防空火力系統(tǒng)及各主要基地進行聯結,精確的對飛機的類型、身份、速度、位置以及目標意圖進行確定,以對監(jiān)視態(tài)勢進行判決,如目標是否具有威脅等。
這一軍事項目當時位列塞萊尼亞內部的絕密清單,根據國際黑市的判斷,此雷達圖紙價值數十億意大利里拉,財帛動人心,意大利民航的前飛行員法比奧·斯基阿沃尼在獲知這一消息后,立刻對自己的好友,塞萊尼亞公司工程師弗朗切斯科·布拉西進行了游說,布拉西經過幾天的考慮后,被成功說服,不過由于這一項目采取的是分段研制,除總工程師外,其他工作人員僅能獲知自己涉及的部分,布拉西經過審慎的研究,最后選定了八名塞萊尼亞同事,加上他自己,布拉西有把握復原這一雷達的原貌。
意大利情報機構利用VR技術培訓特工
布拉西對八名塞萊尼亞同事進行了長達半個月的游說,最后九人一致同意竊取軍事雷達圖紙進行售賣。
隨后,九人小組根據各自分工,不斷將自己所涉及的部分設計圖紙竊出,在由九人小組進行整體的綜整。
而斯基阿沃尼的任務就是同有意向的國外情報機關取得聯系,進行談判,本來斯基阿沃尼已經通過中間人與捷克的情報機關取得了聯系,但后來不知什么原因,這一渠道中斷了。
軍事安全情報局成立于1978年8月,根據意大利801號法令,由國防情報局改組而成,隸屬國防部,其前身是意大利武裝部隊情報局,冷戰(zhàn)初期,由美國協(xié)助,按中央情報局(CIA)的模式建立的。美國中央情報局負責向其提供技術設備,經費等,對其決策和活動有很大的影響,成立之初,武裝部隊情報局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冷戰(zhàn)服務,傾盡全力的對意大利左派進行打擊, 1964年因卷入政治丑聞而被改組為國防情報局。
但改組后的國防情報局依然受到意大利有關各部門非議,筆者在查閱到的一份意大利情報安全機構執(zhí)行委員會解密報告中發(fā)現,其在1978年向意大利情報安全機構執(zhí)行委員會提供的300份報告受到嚴厲指責,報告中認為,這300多份文件可以說幾乎全部都是無價值的, 更為糟糕的是國防情報局主要領導人與意大利極右勢力互相勾結,為非作歹的丑聞,在70年代仍不斷暴露出來。
而在反間諜領域,國防情報局更是飽受詬病,意大利地處歐洲戰(zhàn)略要沖,世界各國都派遣了大量間諜到意大利活動,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分析,在意大利大約有15000名外國特工及其合作者,僅在羅馬一地就有外國間諜2000人,這也讓其被國際情報界稱為“間諜之都”,而其反間諜工作卻執(zhí)行的很不得力,最后不得不再次對其進行改組,這就是軍事安全情報局的由來。
信息安全部總干事Alessandro Pansa
改組后的軍事安全情報局主管意大利軍事情報和安全工作,同時也搜集政治、經濟和反間諜情報,但該局由于受美國控制,又被稱為“中央情報局(CIA)在意大利的第一分局”,后于2007年8月3日改組為意大利對外情報和安全局。
軍事安全情報局國內防務處(反間諜處)的工作人員在對巴萊斯特萊里上尉匯報的情況及從塞萊尼亞得到相關信息進行研究后認為,這一案件的背后應該還有一個頗為龐大、分工明確的間諜小組,其邏輯就是單憑一兩個人,絕不可能獲得這一軍事雷達的完整圖紙。
對外安全局局長Alberto Manenti
1980年11月21日,按照軍事安全情報局的指示,巴萊斯特萊里上尉同斯基阿沃尼和布拉西在羅馬的一家旅館會面,布拉西拿出圖紙對上尉進行了分享。
而巴萊斯特菜里上尉又以付報酬需要有關人員的名單為借口誘出了全部作案人員的名字,當布拉西將九人間諜小組的成員名字告知上尉后,軍事安全情報局反間諜處的工作人員、意大利軍事憲兵和警察破門而入,當場將斯基阿沃尼和布拉西兩人逮捕。隨后,其他人也相繼被捕。
意大利情報機構所在地
【作者簡介】:楊旭,現供職于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圖片來源及參考文獻:
塞萊尼亞(Selenia)公司解密檔案
意大利信息安全部(DIS)解密檔案
意大利軍事安全情報局(SISMI)解密檔案
意大利對內安全情報局(AISI)解密檔案
意大利對外安全情報局(AISE)解密檔案
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資料中心
《Fundamentals of object tracking》,Subhash Challa、Mark R.Morelande、Darko Musicki、Robin J.Evans,Cambridge Universit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