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李政濤教授精彩語言錄 |
文章來源: 作者:教師發(fā)展部 添加日期:2012-9-27 23:32:02 瀏覽:320 |
一、為什么要追尋教育實踐智慧 (一)過去的教師形象 形象一: “他們逐漸衰老,但是并不幸福,他們富有愛心但是自身卻得不到愛。他們有需要,卻得不到滿足,他們永遠是把生命奉獻給其他母親的孩子的教育的陌生人,隨著歲月的流逝,他面露倦容,對事物愈加敏銳,感情日漸淡漠。他在課堂上是位獨裁者,而在社區(qū)則是一位隱士。一旦她們接受了作為學校女教師的角色,也就等于接受了老處女的角色,她們默默地為自己所遭受的無法言表也無法理解的痛苦和挫折尋找著答案……在美國小說中,男教師常常是佝僂著身子,骨瘦如柴,面色陰沉……簡言之,他們在成功地作為一個教師的同時,注定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男人和女人。 ——美國十九世紀小說 形象二: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詞
形象三: 師德,一項光彩奪目的高帽 課堂,行走在愛與痛的邊緣 作業(yè),勾叉間細數(shù)著無奈 評價,無法拒絕的教育之重 家長,期望厚重如山 職稱,疼痛的階梯 培訓,花錢買罪受 假期,讀你千遍沒味道 福利,多多益善夢難成 科研,想起來總是那么遙遠 …… 的確,今天做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當教師真難!
假如把犧牲行為看做是只對別人有意義而對自己毫無意義的行為——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自我犧牲
(二)新基礎教育視野下的教師形象 形象一、教師是直面生命成長并迷戀生命生長的人; 形象二、教師是體驗成長幸福的人; 形象三、教師是以研究生命成長為業(yè)的人; 形象四、教師是創(chuàng)造孩子的精神生命的人; 形象五、教師是創(chuàng)造自我生命價值的人,是體驗教師職業(yè)的尊嚴與歡樂的人; 形象六、教師師修煉教育智慧的人。
二、什么是教育智慧? 觀點一、 三流教師用懲罰 二流教師用語言 一流教師用眼神
觀點二、 智慧與快樂——智慧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己快樂,也能給別人快樂的人! 思維的舞蹈——讓思維在課堂上輕舞飛揚 與學生同樂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觀點三、 智慧的老師:把自己當成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把學生當成學生,把自己當成自己。
觀點四、 教育智慧首先是發(fā)現(xiàn)兒童的智慧——發(fā)現(xiàn)他的特殊性、差異性和復雜性——對教育對象的天賦、心靈、一切的特殊的行為奧秘的獨具慧眼的發(fā)現(xiàn)。
學習依據(jù): 一是已經(jīng)有什么? 二是缺什么? 三是困難和障礙是什么?(難點、障礙——發(fā)展點) 四是個體差異是什么?
觀點五、 教育智慧是善于開放生成的智慧
觀點六,充滿教育智慧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于反思的人。 反思方式: 之一:一是目標 高估,低估? 二是轉(zhuǎn)化 三是資源 四是提問 碎片化 五是問題 癥結(jié) 六是對策 重建
方式之二:三關(guān)式反思 一是關(guān)注了沒有——知識 二是關(guān)懷了沒有——生命 三是關(guān)聯(lián)了沒有——聯(lián)結(jié)——內(nèi)化
方式之三 解讀文本否?——知識結(jié)構(gòu)、邏輯 解讀學生否 達到目標否 節(jié)奏把握否 后續(xù)研究否
方式之四 我知道自己教什么嗎 肯定自己教對了嗎 學生學會了嗎 我明白為什么教這些嗎
觀點七 教育智慧的類型——硬智慧(教師必備的文化素養(yǎng)和學科技能、技巧) 軟智慧(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情感)——自主自覺的心態(tài)、思維品質(zhì) 硬件:淵博的學識,豐厚的文化底蘊 軟件:對學生要有愛心
觀點八 教師實踐智慧就是指教師對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對當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別與頓悟以及對教育道德品行的彰顯。
觀點九 葉瀾:教育智慧是教師通過實踐探索積累而形成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級階段,形成教育智慧的教師,具有敏銳感受、準確判斷生成和變動著的教育實踐中最有價值的新鮮信息的能力,具有敢于抓住時機,根據(jù)實際態(tài)勢及時做出抉擇的魄力,具有善于轉(zhuǎn)化教育矛盾和沖突,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教育行為以求最佳效果的機智,具有吸引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熱愛學習和創(chuàng)造,并愿意與教育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魅力,達到如此境界的教師的教育勞動,必然進入到科學和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境界。
三、教師怎樣才能擁有實踐智慧 (一)生命自覺 獵頭——優(yōu)秀人才、頂尖人才的特點:自覺、自主 時代——八十年代,跑馬圈地的時代 九十年代,拳擊手的時代 本世紀,角斗士的時代 面對挑戰(zhàn)——逃避、迎接、主動尋求
(二)文化自覺——價值自覺 知難而上,執(zhí)著追求,滴水穿石,持之以恒 教育——啟迪人的智慧和培育人的人格——慢成的 培訓——速成的 團隊合作、共同創(chuàng)造、實踐反思、自我更新(自我固化)
——工作著、學習著、享受著 ——人人在研究狀態(tài)下工作
(三)方法論自覺 適合意識、視角意識——聽出方法、觀點、視角來 基于教學方法的視角: 先怎么教,后怎么教,再怎么教 基于教學內(nèi)容的視角: 先交什么,后教什么,再教什么 分析框架——教和學如何互動生成
(四)學習自覺 敏感之心 細心 耐心——“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不是其學問”——牟宗三 轉(zhuǎn)化自覺——把聽出來的上出來,把上出來的說出來,把說出來的寫出來……實現(xiàn)對外來資源的創(chuàng)生性占有!記憶性占有,背誦性占有,模仿性占有!
昆蟲學家和商人的故事 ——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